崮德好文连载 - 个人如何成长?

简介: 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工程师,对技术一定是充满热情的,也是非常专注的投入工作。但是工作3,4年然后跳槽一两家公司后,渐渐的就迷失了,感觉技术有了一定提升,比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有点优越感,但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感觉差距很大,关键是单纯提高技术能力,似乎永远赶不上优秀的前辈,这样的困惑完全可以理解。我想聊聊这个阶段的工程师,该如何成长。

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工程师,对技术一定是充满热情的,也是非常专注的投入工作。但是工作3,4年然后跳槽一两家公司后,渐渐的就迷失了,感觉技术有了一定提升,比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有点优越感,但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感觉差距很大,关键是单纯提高技术能力,似乎永远赶不上优秀的前辈,这样的困惑完全可以理解。我想聊聊这个阶段的工程师,该如何成长。

我觉得,一定要遵循一条重要原则:“构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重要原则指导下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如果你只想走技术路线,那么就立志未来20年,就做一个方向,做到全国,乃至全球最牛逼。我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对岗位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比如一个技术做了3年,就厌烦了,或者刚搞1年就已经转变方向了,然后就很轻易的放弃这个岗位,重新寻找热点技术,然后投入这些“新”技术的怀抱中,其实这些所谓的新技术很多和老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本质上并没有特别飞跃性的优势。但是由于新的岗位新的需求,年轻的工程师们只能重新学习,重新积累经验。等于很多之前积累的优势都不存在了。更有甚者,还有直接就更换工作性质,从工程师直接跳入市场部,然后过两年厌倦了,又换个FAE岗位试试,每一次换行都是一次清零,每次清零,都是重新开始。这样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因此不太建议年轻人频繁更换公司,特别是频繁更换岗位。

除了专注一个技术方向深挖,还有些人可以走复合路线,开个玩笑,比如某某人是编程界最会唱歌的,那谁谁谁是产品经理里面最会讲相声的。其实技术+管理,技术+市场,技术+产品的复合路线都不错,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方面,比如“技术”作为依托,而不是技术,管理,市场,产品都懂一点,又都不精通,那这个复合路线就不容易成功了。扎根技术,有自己80分的技术积累,同时跨界哪怕做到60分,那你在技术+XX的领域就有92分(1-(1-0.8)*(1-0.6))了,那也是top10的狠角色。

综上所述,深挖技术实力,或者技术+XX,都可以实现我说的 “构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原则,那还怕没有下一个机会吗?

相关文章
|
6月前
|
C++ 容器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关于空间配置器你知道多少?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关于空间配置器你知道多少?
50 2
|
8月前
|
算法 安全 编译器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四)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四)
59 0
|
8月前
|
存储 安全 程序员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一)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一)
59 0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一)
|
8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二)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二)
60 0
|
8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三)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C++11(三)
47 0
|
9月前
|
分布式计算 算法 安全
2023年图灵奖揭晓,你怎么看?
2023年图灵奖揭晓,你怎么看?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
定位技术 开发者
阿里资深技术专家崮德: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希望团队里的同学好好想一想,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902 10
阿里资深技术专家崮德: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崮德好文连载 - 方法比决心重要
我们很多工程师,平时不喜欢读书,突然有一天,听到某几个行业领袖说读书怎么怎么好,本着对行业领袖的绝对信任,这些工程师就急冲冲的跑去买来一堆推荐的书,然后也就试着每天阅读起来,但是不到一周时间,他们就慢慢放弃了。然后他们下次在听到有人推荐书,就会说,瞧,又是一个卖心灵鸡汤的人来了。
崮德好文连载 - 关于危机感
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我不得不思考自己是如何在打工和创业的环境中一直存活下来,最近也和自己的一个下属聊他手头一个重要项目,谈到了其中一个issue该如何解决,突然让我很有感想,我和他说,我觉得自己一直能够存活下来,应该归功于自己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不是无病呻吟地焦虑,而是一种未雨绸缪,是一种全局观的思考方式,一种能在万花丛中找到那点绿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