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后盾。中国高科技企业积极投身于自主创新,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但是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却面临着很多痛点难点。时间点对知识产权管理来讲特别重要,每一种知识产权都有时间限制,每一种纠纷也都会涉及时间的问题;操作性也必不可少,管理工作需要简便可行,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省时间和费用成本。
阿里巴巴集团在研发领域始终保持高水平投入,近几年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每年都超过1000亿元。作为一家以创新为生命线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里巴巴知识产权系统
程序员小王正坐在电脑前写代码,屏幕跳出一条提醒:“亲,你于2019年6月5日提交的创新提案,已经通过专利审批。”这是来自阿里巴巴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通知,当公司权利库内的某项权利(比如专利)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自动触发系统提醒。基于“宜搭”低代码平台快速搭建应用的优势,该系统仅花1周时间就顺利上线,相比传统的开发模式,效率提升100%。
在这套系统上线前,公司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人工完成。尤其是随着阿里经济体的快速壮大,Lazada,银泰商业、饿了么、考拉海购等纷纷加入,带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管理诉求,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场景痛点
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比如集团/部门法务、业务、市场、设计、研发、财务等),彼此之间的业务息息相关。可是,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无法彼此连接和共享,这就增加了部门之间的协作难度。一旦公司的权利被侵犯,集团法务需要凭经验找对应的部门核对信息,而被问询的部门也要进行内部核对。这样一来,整个处理过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很容易错过舆情处理的最佳时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阿里巴巴企业智能事业部的法务研发团队决定打造一套全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通过在线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对集团知识产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首先,法务研发团队评估了外购和内部开发两种方案:如果选择外购,成本高而且市面上并没有贴合实际业务的专项管理系统;如果走内部开发,由于公司研发和测试资源紧张,短时间内申请不到相应资源。
这时,法务开发团队想到了“宜搭”,一款由阿里巴巴企业智能事业部自研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借助宜搭平台强大的配置能力,可以自动生成数据模型和关系图,辅以少量的代码开发工作就可以快速搭建功能完善、带有流程体系的线上系统,并且对未来系统数据的变化(数据模型的扩展)也有很好的支持。
短短1周时间,基于宜搭开发的全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上线了。它快速、低成本地实现了企业对商标权、版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全流程管理,有效支撑了业务的数字化升级。
业务在线
新系统借助“宜搭”高度配置化的表单能力,彻底告别了以往用EXCEL登记表格的“土”办法,实现了知识产权数据线上化、标准化管理。系统不仅详细记录了知识产权的产生、申请、核准、使用、变更、转让、纠纷、消亡、维护等方面,并且还能实时查看每项权利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法律文书对该项权利的规范要求,以及后续对侵权和维权操作的处理等。
数据连接
新系统建立了个人之间、系统之间、数据之间的连接。同时,它打通了集团在法务层面的权利系统大盘,把从原来的单点法务工作、分散的管理模式、个人的智慧与知识变成整个团队的能力。当公司权利被侵犯时,集团法务无需逐一问询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就能快速响应并定位问题,不给侵权者有可乘之机。
智能管理
宜搭强大的接口能力为系统预留了接入数据化分析、AI算法、神经网络等智能化提效工具的入口。例如,系统通过相似度分析算法对阿里巴巴内部提交的创新提案和现有文章、专利做分析,帮助法务专利审核人员快速理解提案所描述的领域以及筛选相似的参考资料,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另外,在审批环节,系统对所需要审批的事项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实现高风险案件优先处理,低风险案件智能辅助审批,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
新系统借助“宜搭”平台,打破了原先的数据孤岛,把业务人员从大量简单、繁琐的法务工作中释放了出来,实现了集团知识产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据统计,系统上线7天即实现上万数据入库,累计承载数十万权利数据的管理和运营。
未来,宜搭作为阿里巴巴“云钉一体”战略的重要一环,将无缝连接钉钉底座,更快速地构建钉原生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像阿里巴巴一样,利用低代码平台在企业内部快速搭建出符合实际业务需求的个性化应用,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取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