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联手机器学习,如何检测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简介: 塑料制品往往色彩多样,不同尺寸,不同类型,大多数由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更糟糕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区域广阔无垠,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吨塑料很快就会四散蔓延,这种“大塑料”会逐渐分解成细小的塑料块,难以循迹,给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威胁。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科技行者 5月18日 北京消息: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塑料垃圾对于海洋生物一直是种可怕的威胁,然而目前为止,我们依然很难检测到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状况。

塑料制品往往色彩多样,不同尺寸,不同类型,大多数由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更糟糕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区域广阔无垠,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吨塑料很快就会四散蔓延,这种“大塑料”会逐渐分解成细小的塑料块,难以循迹,给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威胁。

而只有确定海洋区域内哪些位置的塑料制品最多,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清洁与污染预防举措。

根据近期《自然通讯(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以机器学习为基础的气象卫星,可以搞定海洋环境塑料污染的追踪任务。

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的一支科学家小组就此进行测试,利用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由欧洲航天局运行的两颗卫星发回的数据,从而找出与塑料垃圾相关的蛛丝马迹。

livu73gh9bVs_600

图:气象卫星的主责,本是立足环地球轨道,观察威力强大的雷暴与龙卷风。图片来源/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两颗Sentinel-2卫星,均配备有12波段多光谱仪(MSI)传感器,能够以10米为基本像素单位,收集海面上的高分辨率图像。在两颗卫星的协同努力下,系统每隔2-5天,即可从世界各地的沿海区域内重复收集数据。换句话说,这套系统每个月能够对地球上所有邻海位置进行6-15次全景图像收集——这可是一大批数据!

卫星会收集包括光信号在内的多种数据类型,并根据对象反射的光信号波长,区分目标的具体材质。从原理层面来看,清澈的海水能够高效吸收近红外(NIR)到短波红外(SWIR)光谱范围内的光波,而塑料及天然碎屑等漂浮物则会大量反射近红外光波。这种光吸收水平层面的差异,也让卫星在理论上获得了检测海面漂浮物的能力。

不同漂浮物的近红外信号也有所区别。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数据,训练出一种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地从卫星捕捉到的光信号数据中,识别出漂浮塑料的光信号,进而发现了希腊海岸周边存在的塑料漂浮区。研究人员们还利用这类光数据,教会了算法将某些近红外光信号与漂浮的塑料碎片关联起来。同样的,算法也逐步学会了如何区分塑料与天然物质(例如海藻,浮木,以及泡沫塑料等)。

liRmYO3eYe6Ro_600

图:卫星每2-5天对世界范围内各沿海地区进行重复拍摄,借此收集大量可用于跟踪海洋内塑料污染状况的数据。

在算法开始运行之后,研究人员开始利用来自全球四大沿海水域的卫星数据进行测试,分别为:阿克拉(加纳)、圣克安群岛(加拿大)、达南(越南)以及苏格兰(英国)。总体而言,该算法能够以86%的准确度识别出塑料污染,该算法在分析圣胡安群岛的数据时带来了100%准确度。

此外,该算法还能根据卫星数据,定位尺寸≥5毫米的塑料碎片,正是这类“大塑料” 逐渐分解成细小的塑料块,给海洋生物造成了致命威胁。上述结果也表明,将卫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确实能帮助人类跟踪并清理全球塑料污染难题。

【云栖号在线课堂】每天都有产品技术专家分享!
课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与专家面对面,及时了解课程最新动态!
【云栖号在线课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发布时间:2020-05-18
本文来自:“科技行者”,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科技行者

相关文章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系统优化策略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趋复杂,传统的安全防御机制在应对日益狡猾的网络攻击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行为分析的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系统的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对先进持续威胁(APT)和零日攻击的识别能力。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特征提取框架,并引入自适应学习算法,该系统能够实时学习网络行为模式,有效区分正常行为与潜在威胁。同时,文中探讨了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数据增强、对抗性样本生成以及模型蒸馏等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探索机器学习在金融欺诈检测中的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金融交易的复杂网络中,欺诈行为日益猖獗,传统的检测方法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因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能力成为打击金融欺诈的新利器。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器学习在金融欺诈检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利用机器学习优化网络安全威胁检测
【9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成为企业和个人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的安全措施往往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手段。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来提升威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创新的视角,以理解和实施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侵害。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如何在机器学习中检测异常值
如何在机器学习中检测异常值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网络安全
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与防御中有广泛的应用
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与防御中有广泛的应用
58 1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安全
【机器学习】安全领域:突破威胁检测的边界
【机器学习】安全领域:突破威胁检测的边界
113 1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运维
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系统
【6月更文挑战第7天】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系统,通过收集和预处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然后选择SVM、随机森林等算法训练模型。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旨在识别安全威胁、系统故障等异常,保障系统稳定。未来将持续优化性能并探索新技术。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怎样检测到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过拟合?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机器学习】怎样检测到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过拟合?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检测的技术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16天】本文探讨了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检测的技术实践,强调了在大数据时代异常检测的重要性。机器学习通过无监督、有监督和半监督学习方法自动识别异常,常见算法包括KNN、LOF、K-means和GMM等。异常检测流程包括数据准备、特征工程、选择算法、训练模型、评估优化及部署。机器学习为异常检测提供了灵活性和准确性,但需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适方法。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机器学习在金融欺诈检测中的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3天】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学习作为其核心推动力之一,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金融服务安全与效率的理解。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器学习技术在金融欺诈检测领域内的应用现状与前景。通过分析多种算法和实际案例,我们揭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提高识别欺诈行为的准确率,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同时,文章还将讨论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