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并行了吗?POLARDB for MySQL并行查询加速全程详解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在刚刚结束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云自研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当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POLARDB既融合了商业数据库稳定可靠、高性能、可扩展的特征,又具有开源云数据库简单开放、自我迭代的优势。

01、概述

日前,POLARDB for MySQL 8.0版本重磅推出并行查询框架,当您打开并行查询开关后并且查询数据量到达一定阈值,就会自动启动并行查询框架,从而使查询耗时指数级下降。

在存储层将数据分片到不同的线程上,多个线程并行计算,将结果流水线汇总到总线程,最后总线程做些简单归并返回给用户,提高查询效率。并行查询(Parallel Query)利用多核CPU的并行处理能力,以8核 32G 配置为例,示意图如下所示:

01.png

在基于POLARDB 32核256G的环境下,我们进行TPCH 40G的性能测试,设置并行度为32时,TPCH中超过70%的SQL可以得到加速,超过40%的SQL加速比超过10.
2.png

图2: 并行查询加速比

02、背景

无论是MySQL资深DBA还是MySQL小白用户,都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随着MySQL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查询的响应时间都是指数级的增长。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表统计行数语句,当表数据达到6亿后,即使在一个32核的空闲MySQL上,查询依旧耗时100多秒。
3.png

图3: 表统计耗时
为什么最简单查询,当数据量大了过后,就会如此之慢。究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MySQL一直以来都是一个OLTP的数据库,追求的是更高的并发,更短的时延。MySQL的命令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4.png
图4: MySQL 执行模式
当来了一个请求后,就会分配一个线程服务这个请求。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完成解析,优化,数据读取,执行等等一些操作,中间无多线程间的切换和同步,尤其是等待。

这种设计,在数据量小的时候,系统的效率是最高的。当高并发时, 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是最短的。但这种设计,当系统有一定资源空闲时并且数据量大的时候,只有一个线程处理大数据的请求,而其他线程却无法参与其中,无法进行加速。

为了减少查询耗时,无数DBA绞尽各种脑汁,通过各种分库分表,增加索引,大幅增加查询条件等等各种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减少数据的计算量,从而达到加速查询, 但都回避了一个问题,如何提高数据库的计算能力?

在今天的商业数据库中, 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多线程,对一个大的复杂查询,同时启动多个线程进行查询, 从而达到加速的效果。

03、设计与实现

架构设计

设计思路:在解析完SQL生成执行plan之前,增加一个hook, 进行判断是否可以并行加速, 如果可以进行并行查询, 则生成并行执行plan, 否则生成串行执行plan。

在并行执行plan中,启动2种线程,一种是worker 线程,负责做各种计算,另外一种是leader 线程,负责将worker 线程的计算结果收集起来,然后做一些不能并行的计算,并最终返回给用户。如下图所示:

5.png

图5: 并行执行框架
从架构图中可以看到,并行查询主要包含四部分:

【1】Leader线程就是传统POLARDB的连接线程,它负责生成并行查询计划,协调并行执行过程的其他组件。

【2】Message queue是leader线程和worker线程的通讯层,worker线程通过message queue向leader线程发送数据,而leader线程也会通过message queue向worker线程发送控制信息。

【3】Worker线程负责真正的执行任务。Leader线程解析查询语句生成并行计划,然后同时启动多个worker线程进行并行任务处理。worker线程在进行扫描,聚集,排序等操作后将中间结果集返回给leader,leader负责收集来自worker的所有数据集,然后进行适当的二次处理(比如merge sort,二次group by 等操作),最后将最终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4】Parallel Scan层是存储引擎要实现并行执行,需要将扫描数据划分成多个分区。如何能够让所有的workers尽可能的均匀的工作是数据分区划分的目标。

并行执行判断:

优化器生成串行执行计划后, 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并行执行, 如果可进行并行加速, 我们在串行计划的基础上生成并行计划:
(1)是否打开了强制并行,或者关闭了并行查询开关。
(2)表数据量是否大与20000行
(3)是否有足够的资源, 线程池中还有足够的计算资源, 并且当前内存还有一定的盈余
(4)语法判断, 当前SQL 语法是否可以支持并行, 比如subquery 目前还无法支持

并行读取

在并行查询计算之前, 必须先解决第一个先决条件, 并行扫描, 只有让数据并行读取出来,才能够并行计算。

因此POLARDB 首先制定一个原则, 将表数据进行分片, 分成很多分片, 一个worker线程一个时刻只处理一个分片, worker线程和worker线程之间相互独立, 不会处理相同的分片, 也不会漏掉分片, 另外分片和分片之间不会有重叠。

那如何进行合理并高效的分片呢,Innodb 表是基于B+ 树索引, 可以根据B+ 的节点所指定的范围,进行切分, 如下图所示:
6.png

图6: 智能数据分片
在上图中, 如果切片数设置为6(切片数大于等于并行度), B+ 树自顶向下逐层分析,在第一层中, 只有一个节点, 节点数小于切片数, 因此,不能在这一层进行切片, 向下走一层。

当走到第二层时, 第二层,有4个节点, 节点数小于切片数6, 因此再向下走一层。

当走到第三层时, 有11个节点, 大于切片数, 因此,可以对这一层,进行切分, 每个切片含1个或2个节点。

POLARDB做了一个优化, 为了让线程间工作更加均衡, 切片数会远大于并行度,因此每个切片的数据量会更小, 切片和切片之间不均衡性得到削弱, 另外,当一个线程处理完一个切片后, 会从池子中再取出一个切片进行计算, 从而让每个worker 都处于饱和状态工作。

并行执行

今天并行计算有一点点类似大数据中的MapReduce, 将尽可能多的工作下放到worker线程中进行执行,将汇总的工作留给leader线程。

LEADER

  1. 在optimizer生成串行计划之后,我们在串行计划的基础上生成并行计划,包含两部分:

    1. Leader上需要生成包含Gather(汇总)操作符的执行计划。
    2. 为Workers生成属于worker自身的执行计划,该计划是从串行的执行计划拷贝而来。

下面对并行执行执行进行简单的描述:
并行聚集
并行查询执行聚集函数下推到worker上并行执行。并行聚集是通过两次聚集来完成的, 比如, 我们最常见的“SELECT count(*) FROM production.product;”操作中:第一次,参与并行查询部分的每个worker执行聚集步骤(count操作)。
第二次,Gather或Gather Merge节点将每个worker产生的结果汇总到leader(进行sum操作)。Leader会将所有worker的结果再次进行聚集,得到最终的结果。
7.png

图7: 并行聚集
多表并行连接
并行查询会将多表连接操作完整的下推到worker上去执行。POLARDB优化器只会选择一个自认为最优的表进行并行扫描,而除了该表外,其他表都是一般扫描。每个worker会将连接后的结果集返回给leader线程,leader线程通过Gather操作进行汇总,最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比如,我们在最常见的join操作中, “SELECT * FROM t1 JOIN t3 ON t1.id = t3. id;”, 我们会对满足分片的表进行筛选, 选择其中较小的表进行切分, 每个worker 负责一个分片,在worker 线程中, 这个分片负责和其他表进行join。
8.png

图8: 并行连接

并行排序
POLARDB优化器会根据查询情况,将Order By下推到每个worker里执行,每个worker将排序后的结果返回给leader,leader通过Gather Merge Sort操作进行归并排序,最后将排序后的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比如在最常见的 “SELECT col1, col2, col3 FROM t1 ORDER BY 1,2;”

IMG_2755.PNG

图9: 并行排序
并行分组
POLARDB优化器会根据查询情况,将Group By下推到worker上去并行执行。每个worker负责部分数据的Group By。Worker会将Group By的中间结果返回给leader,leader通过Gather操作汇总所有数据。

这里POLARDB优化器会根据查询计划情况来自动识别是否需要再次在leader上进行Group By,例如,如果Group By使用了Loose index scan,leader上将不会进行再次Group By。否则Leader会再次进行Group By操作,然后把最终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比如在我们常见的“SELECT col1, col2, SUM(col3) FROM t1 GROUP BY 1,2;”

IMG_2756.PNG

图十:并行分组

MESSAGE QUEUE

Leader和Workers之间需要通信,Message queue就是为了两者的通信而设计的,它可以实现Leader和Workers之间的信息交换。Message queue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10.jpg

图10: 无锁队列
Leader通过调用GatherIterator::Read接口来与Message queue进行通信。Message queue分装了多个无锁队列,每个worker会对应一个队列;worker会将返回结果存放到自己对应Message queue中,当Message queue中的结果未能被Leader及时消费打满时,worker将等待。

WORKERS

Workers上需要实现调用执行器的流程,将需要的结果集返回给Message queue。为了高效的执行查询,Worker上的执行不需要进行再次优化,而是直接从Leader上来拷贝生成好的计划分片。这需要实现POLARDB执行计划树上所有节点的拷贝。
拷贝完成后,需要workers进行执行前的所有准备,比如打开表,初始化所有数据结构,比如让拷贝过来的执行计划树种的节点包含的列重新指到对应的新打开表的列等操作。
为了能让Worker执行拷贝过来的执行计划,也需要准备好官方POLARDB在优化阶段生成的数据结构,比如对GROUP BY操作创建的临时表等逻辑。

性能对比

以TPC-H为例,为您介绍并行查询使用示例。案例中所有示例,使用的数据量是TPC-H中SF=100GB ,使用POLARDB节点规格为88 核 710G的配置在主节点进行测试。

  • GROUP BY & ORDER BY支持
  • AGGREGATE函数支持(SUM/AVG/COUNT)
  • JOIN支持
  • BETWEEN函数 & IN函数支持
  • LIMIT支持
  • INTERVAL函数支持
  • CASE WHEN支持
  • LIKE支持

GROUP BY & ORDER BY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1563.32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只用49.65秒,提升31.48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Sum(l_quantity)                                       AS sum_qty, 
         Sum(l_extendedprice)                                  AS sum_base_price,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AS sum_disc_price,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 (1 + l_tax)) AS sum_charge, 
         Avg(l_quantity)                                       AS avg_qty, 
         Avg(l_extendedprice)                                  AS avg_price, 
         Avg(l_discount)                                       AS avg_disc, 
         Count(*)                                              AS count_order 
FROM     lineitem
WHERE    l_shipdate <= date '1998-12-01' - INTERVAL '93' day 
GROUP BY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ORDER BY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1563.32秒。
10.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只用49.65秒,提升31.48 倍。
11.png

AGGREGATE函数支持(SUM/AVG/COUNT)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1563.32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只用49.65秒,提升31.48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Sum(l_quantity)                                       AS sum_qty, 
         Sum(l_extendedprice)                                  AS sum_base_price,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AS sum_disc_price,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 (1 + l_tax)) AS sum_charge, 
         Avg(l_quantity)                                       AS avg_qty, 
         Avg(l_extendedprice)                                  AS avg_price, 
         Avg(l_discount)                                       AS avg_disc, 
         Count(*)                                              AS count_order 
FROM     lineitem
WHERE    l_shipdate <= date '1998-12-01' - INTERVAL '93' day 
GROUP BY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ORDER BY l_returnflag, 
         l_linestatus ;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1563.32秒
12.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只用49.65秒,提升31.48 倍
13.png

JOIN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1.73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1.37秒,提升15.86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sum(l_extendedprice* (1 - l_discount)) as revenue 
from   lineitem,   part 
where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12'
        and p_container in ('SM CASE', 'SM BOX', 'SM PACK', 'SM PKG') 
        and l_quantity >= 6 and l_quantity <= 6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5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or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13'
        and p_container in ('MED BAG', 'MED BOX', 'MED PKG', 'MED PACK') 
        and l_quantity >= 10 and l_quantity <= 10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10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or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24'
        and p_container in ('LG CASE', 'LG BOX', 'LG PACK', 'LG PKG') 
        and l_quantity >= 21 and l_quantity <= 21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15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1.73秒
14.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1.37秒,提升15.86倍
15.png

BETWEEN函数 & IN函数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1.73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1.37秒,提升15.86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sum(l_extendedprice* (1 - l_discount)) as revenue 
from   lineitem,   part 
where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12'
        and p_container in ('SM CASE', 'SM BOX', 'SM PACK', 'SM PKG') 
        and l_quantity >= 6 and l_quantity <= 6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5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or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13'
        and p_container in ('MED BAG', 'MED BOX', 'MED PKG', 'MED PACK') 
        and l_quantity >= 10 and l_quantity <= 10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10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or ( p_partkey = l_partkey and p_brand = 'Brand#24'
        and p_container in ('LG CASE', 'LG BOX', 'LG PACK', 'LG PKG') 
        and l_quantity >= 21 and l_quantity <= 21 + 10 
        and p_size between 1 and 15 
        and l_shipmode in ('AIR', 'AIR REG') 
        and l_shipinstruct = 'DELIVER IN PERSON' );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1.73秒
16.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1.37秒,提升15.86倍
17.png

LIMIT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339.22 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29.31秒,提升11.57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l_shipmode, sum(case when o_orderpriority = '1-URGENT' or o_orderpriority = '2-HIGH' then 1 
    else 0 
end) as high_line_count, sum(case when o_orderpriority <> '1-URGENT' and o_orderpriority <> '2-HIGH' then 1 
else 0 
end) as low_line_count 
from   orders,   lineitem 
where o_orderkey = l_orderkey 
and l_shipmode in ('MAIL', 'TRUCK') 
and l_commitdate < l_receiptdate 
and l_shipdate < l_commitdate 
and l_receiptdate >= date '1996-01-01' 
and l_receiptdate < date '1996-01-01' + interval '1' year 
group by l_shipmode 
order by l_shipmode limit 10;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20.87秒。
18.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7.75秒,提升28.5倍
19.png

INTERVAL函数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20.87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7.75秒,提升28.5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100.00 * sum(case when p_type like 'PROMO%' then 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else 0 
end) /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as promo_revenue 
from   lineitem,   part 
where l_partkey = p_partkey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6-01-01'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6-01-01' + interval '1' month limit 10;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20.87秒。
20.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7.75秒,提升28.5倍。
21.png

CASE WHEN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20.87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7.75秒,提升28.5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100.00 * sum(case when p_type like 'PROMO%' then 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else 0 
end) / sum(l_extendedprice * (1 - l_discount)) as promo_revenue 
from   lineitem,   part 
where l_partkey = p_partkey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6-01-01'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6-01-01' + interval '1' month limit 10;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220.87秒。
22.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7.75秒,提升28.5倍。
23.png

LIKE支持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427.46秒,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33.72秒,提升12.68倍。
原始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s_name, s_address from
 supplier,  nation where
s_suppkey in 
    ( select ps_suppkey from  partsupp where
             ps_partkey in ( select p_partkey from  part where p_name like 'dark%')
            and ps_availqty>(select 0.0005 * sum(l_quantity) as col1
     from   lineitem,   partsupp
     where l_partkey = ps_partkey and l_suppkey = ps_suppkey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3-01-01' and l_shipdate < date '1993-01-01' + interval '1' year)
    )
and s_nationkey = n_nationkey and n_name = 'JORDAN'
order by s_name limit 10;

未开启并行查询,耗时427.46秒
24.png

开启并行查询后,耗时33.72秒,提升12.68倍
25.png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
本场景介绍如何通过阿里云数据管理服务DMS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然后进行数据表的CRUD操作。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nbsp;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索引策略与查询性能调优实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查询模式,综合运用索引策略和查询性能调优方法,不断地测试和优化,以提高MySQL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405 66
|
22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客户说|乐檬零售引入PolarDB:查询性能百倍提升,稳定支撑超10万家门店
客户说|乐檬零售引入PolarDB:查询性能百倍提升,稳定支撑超10万家门店
客户说|乐檬零售引入PolarDB:查询性能百倍提升,稳定支撑超10万家门店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利用 PolarDB PG 版向量化引擎,加速复杂 SQL 查询!完成任务领发财新年抱枕!
利用 PolarDB PG 版向量化引擎,加速复杂 SQL 查询!完成任务领发财新年抱枕!
|
26天前
|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join查询可以⽆限叠加吗?MySQL对join查询有什么限制吗?
大家好,我是 V 哥。本文详细探讨了 MySQL 中 `JOIN` 查询的限制及其优化方法。首先,`JOIN` 查询不能无限叠加,存在资源(CPU、内存、磁盘 I/O)、性能和语法等方面的限制。过多的 `JOIN` 操作会导致数据库性能急剧下降。其次,介绍了三种常见的 `JOIN` 查询算法:嵌套循环连接(NLJ)、索引嵌套连接(INL)和基于块的嵌套循环连接(BNL),并分析了它们的触发条件和性能特点。最后,分享了优化 `JOIN` 查询的方法,包括 SQL 语句优化、索引优化、数据库配置调整等。关注 V 哥,了解更多技术干货,点赞👍支持,一起进步!
|
22天前
|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100%兼容MySQL!手把手教你基于PolarDB搭建RAG系统
100%兼容MySQL!手把手教你基于PolarDB搭建RAG系统
|
3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基础篇】多表查询(隐式/显式内连接、左/右外连接、自连接查询、联合查询、标量/列/行/表子查询)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中的多表查询,包括多表关系、隐式/显式内连接、左/右外连接、自连接查询、联合查询、标量/列/行/表子查询及其实现方式,一文全面读懂多表联查!
【MySQL基础篇】多表查询(隐式/显式内连接、左/右外连接、自连接查询、联合查询、标量/列/行/表子查询)
|
3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索引在手,查询无忧:MySQL索引简介
MySQL 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2024年5月的DB-Engines排名中得分1084,仅次于Oracle。本文介绍MySQL索引的工作原理和类型,包括B+Tree、Hash、Full-text索引,以及主键、唯一、普通索引等,帮助开发者优化查询性能。索引类似于图书馆的分类系统,能快速定位数据行,极大提高检索效率。
93 8
|
3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窗口函数详解:分析性查询的强大工具
MySQL 窗口函数从 8.0 版本开始支持,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处理 SQL 查询中的数据。无需分组即可对行集进行分析,常用于计算排名、累计和、移动平均值等。基本语法包括 `function_name([arguments])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s] [ORDER BY columns] [frame_clause])`,常见函数有 `ROW_NUMBER()`, `RANK()`, `DENSE_RANK()`, `SUM()`, `AVG()` 等。窗口框架定义了计算聚合值时应包含的行。适用于复杂数据操作和分析报告。
203 11
|
2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深入了解MySQL】优化查询性能与数据库设计的深度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查询优化和数据库设计技巧,涵盖基础优化、高级技巧及性能监控。
555 0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怎么查询longblob类型数据的大小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您能深入理解如何查询MySQL中 `LONG BLOB`类型数据的大小,并结合优化技术提升查询性能,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236 6

相关产品

  • 云数据库 RDS MySQL 版
  •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