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智能+”重要战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如何把握从“互联网+”向“智能+”的演进?如何理解智能经济的经济学含义?如何感知“智能+”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各大产业的扩散进程?如何想象智能时代的就业与生活?智能化又将给经济治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2019年3月12日,阿里巴巴研究团队协力发布了国内首份关于“智能+”的重磅报告——《从连接到赋能:“智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后,智能经济系列报告也陆续推出。
今天,我们推出【图说报告】栏目之“智能+”系列解读第三篇,说说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路径,数字化水平领先世界的消费端倒逼拉动供给端的发展。
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微观层面的智能商业的发展、演化、扩散,进而带动中观层面的智能产业和产业的智能化,最终让宏观层面的智能经济的形貌显现。中国互联网的产业融合趋势揭示了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揭示了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路径。
一、中国消费端高度数字化领先世界
中国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习惯已经推动中国消费侧高度数字化。以生活场景为例,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的数字化水平已经赶超美国,领先世界。
如图所示,BCG2015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数据库,针对中国200个家庭的消费者调研显示,沿着消费行为路径,中国消费者从发现、研究,到购买、付款、配送,再到售后的每个环节,都已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多触点全面融合的现象。同时,中国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的触点进一步融合,在不同触点间的切换转化也更加频繁。
二、中国供给端数字化水平较低
消费端数字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但供给端(企业)的数字化,仍远远落后于消费端(个人)的数字化。以制造业为例,虽然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迅速,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追赶全球领先水平的阶段,行业的数字化能力仍待加强。
以数字化工厂为例,根据Capgemini数字化转型研究院《数字化工厂发展程度调研》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现有数字化工厂所占比例为25%,仅为美国(54%)与德国(46%)的一半左右。
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仍处于发展阶段,在追赶全球领先水平。
三、中国智能经济的独特路径
过去 20 多年是消费互联网壮丽成长的时段,智能商业在这一领域中,得到了孕育和成长。中国消费端的数字化习惯推进了前端消费侧的数字化进程,并在消费者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个场景里不断提高数字化的程度。后端的产业互联网在设计、供应、制造、流通等领域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智能互联、信息整合、数据决策和人机协作四个核心方面。
前端消费互联网的数字化程度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和后端产业互联网仍就在追赶全球领先水平并存的状态,造就了中国智能经济的独特路径:消费端倒逼拉动供给端。消费互联网应用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沿着价值链牵引后端生产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协同,进而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