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类中的方法

简介: python 类中的方法

上一篇中讲到 创建了类,并且重点讲述了构造函数以及类实例,特别是对那个self,描述了不少。在讲述构造函数的时候特别提到,init()是一个函数,只不过在类中有一点特殊的作用罢了,每个类,首先要运行它,它规定了类的基本结构。

数据流转过程

除了在类中可以写这种函数之外,在类中还可以写别的函数,延续上一个例子: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return self.name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

#运行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Author name from info: h

这段代码比多了一个函数author(self),这个我们先不管,稍后会详细分解。首先看看数据是如何在这个代码中流转的。

定义类Person,然后创建实例hiekay=Person("hiekay")。hiekay这个实例和Person类中的self对应,它们都是引用了实例对象(很多时候简化说成是实例对象)。"hiekay"是一个具体的数据,通过构造函数中的name参数,传给实例的属性self.name,在类Person中的另外一个方法author的参数列表中第一个就是self,表示要承接self对象,return self.name,就是在类内部通过self对象,把它的属性self.name的数据传导如author。

当运行hiekay.author()的时候,就是告诉上面的代码,调用hiekay实例对象,并得到author()方法的结果,hiekay这个实例就自动被告诉了author()(注意,self参数在这里不用写,这个告诉过程是python自动完成的,不用我们操心了),author方法就返回hiekay实例的属性,因为前面已经完成了hiekay与self的对应过程,所以这时候author里面的self就是hiekay,自然self.name=hiekay.name。

再做一个实验,那就是在author中,return hiekay.name,看看什么效果。因为既然hiekay和self是同一个实例对象,直接写成hiekay.name是不是也可以呢?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return self.name
        return hiekay.name       #返回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

#输出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hiekay实例输出结果
Author name from info: hiekay    #info实例输出结果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没有报错。但是,info这个实例输出的结果和hiekay实例输出的结果一样。原来,当调用了info实例之后,运行到author(),返回的是hiekay.name。所以,这里一定要用self实例。在调用不同的实例时,self会自动的进行匹配,当然,匹配过程是python完成,仍然不用我们操心。

为什么要用到方法

在类里面,可以用def语句来编写函数,但是,通常这个函数的样子是这样的:

class ClassName:
    def __init__(self,*args):
        ...
    def method(self,*args):     #是一个在类里面的函数
        ...

在类ClassName里面,除了前面那个具有初始化功能的构造函数之外,还有一个函数method,这个函数和以前学习过的函数一样,函数里面要写什么,也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或者说,可以没有别的参数,但是self是必须写上并且是第一个。这个self参数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样看来,类里面的这个函数还有点跟以前函数不同的地方。

类里面的这个函数,我们就称之为方法

之所以用方法,也是用类的原因,也是用函数的原因,都是为了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代码的重用性,这也是OOP的原因。

方法怎样被重用呢?看本最开始的那段代码,里面有一个author方法,不管是hiekay还是info实例,都用这个方法返回实例导入的名字。这就是体现了重用。

编写和操作方法

编写方法的过程和编写一个函数的过程一样,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参数列表中第一个写上self,即使没有其它的参数。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address):
        #return self.name
        return hiekay.name+" in "+address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China")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SH")

#运行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in China
Author name from info: hiekay in SH

这段代码中,对author方法增加了一个参数address,当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hiekay.author("China"),要对这个参数赋值,在类中,这个方法显示是有两个参数(self,address),但是在调用的时候,第一个参数是自动将实例hiekay与之对应起来,不需要显化赋值,可以理解成是隐含完成的(其实,也可以将hiekay看做隐藏的主体,偷偷地跟self勾搭上了)。

通过上面的讲述,看官可以试试类了。提醒,一定要对类的数据流通过程清晰。

目录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JSON 数据可视化 API
Python 中调用 DeepSeek-R1 API的方法介绍,图文教程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Python 调用 DeepSeek 的 R1 大模型 API,适合编程新手。首先登录 DeepSeek 控制台获取 API Key,安装 Python 和 requests 库后,编写基础调用代码并运行。文末包含常见问题解答和更简单的可视化调用方法,建议收藏备用。 原文链接:[如何使用 Python 调用 DeepSeek-R1 API?](https://apifox.com/apiskills/how-to-call-the-deepseek-r1-api-using-python/)
|
26天前
|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开发者
Python3 自定义排序详解:方法与示例
Python的排序功能强大且灵活,主要通过`sorted()`函数和列表的`sort()`方法实现。两者均支持`key`参数自定义排序规则。本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排序、按字符串长度或元组元素排序、降序排序、多条件排序及使用`lambda`表达式和`functools.cmp_to_key`进行复杂排序。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对简单数据类型、字典、类对象及复杂数据结构(如列车信息)进行排序。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编程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32 10
|
2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随机的暴力美学蒙特卡洛方法 | python小知识
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采样的计算算法,广泛应用于物理学、金融、工程等领域。它通过重复随机采样来解决复杂问题,尤其适用于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情况。该方法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由斯坦尼斯拉夫·乌拉姆等人提出。核心思想是通过大量随机样本来近似真实结果,如估算π值的经典示例。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是其高级应用,常用于游戏AI和决策优化。Python中可通过简单代码实现蒙特卡洛方法,展示其在文本生成等领域的潜力。随着计算能力提升,蒙特卡洛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
69 21
|
28天前
|
测试技术 Python
【03】做一个精美的打飞机小游戏,规划游戏项目目录-分门别类所有的资源-库-类-逻辑-打包为可玩的exe-练习python打包为可执行exe-优雅草卓伊凡-持续更新-分享源代码和游戏包供游玩-1.0.2版本
【03】做一个精美的打飞机小游戏,规划游戏项目目录-分门别类所有的资源-库-类-逻辑-打包为可玩的exe-练习python打包为可执行exe-优雅草卓伊凡-持续更新-分享源代码和游戏包供游玩-1.0.2版本
106 31
【03】做一个精美的打飞机小游戏,规划游戏项目目录-分门别类所有的资源-库-类-逻辑-打包为可玩的exe-练习python打包为可执行exe-优雅草卓伊凡-持续更新-分享源代码和游戏包供游玩-1.0.2版本
|
2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XML
python实战——使用代理IP批量获取手机类电商数据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代理IP批量获取华为荣耀Magic7 Pro手机在电商网站的商品数据,包括名称、价格、销量和用户评价等。通过Python实现自动化采集,并存储到本地文件中。使用青果网络的代理IP服务,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数据的多样性和准确性。文中详细描述了准备工作、API鉴权、代理授权及获取接口的过程,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手机数据来源为京东(item.jd.com),代理IP资源来自青果网络(qg.net)。
|
2月前
|
安全
Python-打印99乘法表的两种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实现99乘法表的方法:使用`while`循环和`for`循环。每种方法都包括了步骤解析、代码演示及优缺点分析。文章旨在帮助编程初学者理解和掌握循环结构的应用,内容通俗易懂,适合编程新手阅读。博主表示欢迎读者反馈,共同进步。
|
2月前
|
JSON 安全 API
Python调用API接口的方法
Python调用API接口的方法
410 5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堆叠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基础模型训练、新训练集构建及元学习器训练,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165 3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强化学习在游戏AI中的应用,从基本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到具体实现方法,以及Python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强化学习在游戏AI中的应用,从基本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到具体实现方法,以及Python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潜力,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强化学习正为游戏AI带来新的可能性。
216 4
|
3月前
|
算法 决策智能 Python
Python中解决TSP的方法
旅行商问题(TSP)是寻找最短路径,使旅行商能访问每个城市一次并返回起点的经典优化问题。本文介绍使用Python的`ortools`库解决TSP的方法,通过定义城市间的距离矩阵,调用库函数计算最优路径,并打印结果。此方法适用于小规模问题,对于大规模或特定需求,需深入了解算法原理及定制策略。
71 1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