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类中的方法

简介: python 类中的方法

上一篇中讲到 创建了类,并且重点讲述了构造函数以及类实例,特别是对那个self,描述了不少。在讲述构造函数的时候特别提到,init()是一个函数,只不过在类中有一点特殊的作用罢了,每个类,首先要运行它,它规定了类的基本结构。

数据流转过程

除了在类中可以写这种函数之外,在类中还可以写别的函数,延续上一个例子: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return self.name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

#运行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Author name from info: h

这段代码比多了一个函数author(self),这个我们先不管,稍后会详细分解。首先看看数据是如何在这个代码中流转的。

定义类Person,然后创建实例hiekay=Person("hiekay")。hiekay这个实例和Person类中的self对应,它们都是引用了实例对象(很多时候简化说成是实例对象)。"hiekay"是一个具体的数据,通过构造函数中的name参数,传给实例的属性self.name,在类Person中的另外一个方法author的参数列表中第一个就是self,表示要承接self对象,return self.name,就是在类内部通过self对象,把它的属性self.name的数据传导如author。

当运行hiekay.author()的时候,就是告诉上面的代码,调用hiekay实例对象,并得到author()方法的结果,hiekay这个实例就自动被告诉了author()(注意,self参数在这里不用写,这个告诉过程是python自动完成的,不用我们操心了),author方法就返回hiekay实例的属性,因为前面已经完成了hiekay与self的对应过程,所以这时候author里面的self就是hiekay,自然self.name=hiekay.name。

再做一个实验,那就是在author中,return hiekay.name,看看什么效果。因为既然hiekay和self是同一个实例对象,直接写成hiekay.name是不是也可以呢?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return self.name
        return hiekay.name       #返回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

#输出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hiekay实例输出结果
Author name from info: hiekay    #info实例输出结果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没有报错。但是,info这个实例输出的结果和hiekay实例输出的结果一样。原来,当调用了info实例之后,运行到author(),返回的是hiekay.name。所以,这里一定要用self实例。在调用不同的实例时,self会自动的进行匹配,当然,匹配过程是python完成,仍然不用我们操心。

为什么要用到方法

在类里面,可以用def语句来编写函数,但是,通常这个函数的样子是这样的:

class ClassName:
    def __init__(self,*args):
        ...
    def method(self,*args):     #是一个在类里面的函数
        ...

在类ClassName里面,除了前面那个具有初始化功能的构造函数之外,还有一个函数method,这个函数和以前学习过的函数一样,函数里面要写什么,也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或者说,可以没有别的参数,但是self是必须写上并且是第一个。这个self参数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样看来,类里面的这个函数还有点跟以前函数不同的地方。

类里面的这个函数,我们就称之为方法

之所以用方法,也是用类的原因,也是用函数的原因,都是为了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代码的重用性,这也是OOP的原因。

方法怎样被重用呢?看本最开始的那段代码,里面有一个author方法,不管是hiekay还是info实例,都用这个方法返回实例导入的名字。这就是体现了重用。

编写和操作方法

编写方法的过程和编写一个函数的过程一样,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参数列表中第一个写上self,即使没有其它的参数。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lang="golang", website="www.google.com"):
        self.name = name
        self.lang = lang
        self.website = website
        self.email = "hiekay@gmail.com"

    def author(self, address):
        #return self.name
        return hiekay.name+" in "+address

hiekay = Person("hiekay")
info = Person("h",lang="python",website="hiekay.github.io")

print "Author name from hiekay:",hiekay.author("China")
print "Author name from info:",info.author("SH")

#运行结果

Author name from hiekay: hiekay in China
Author name from info: hiekay in SH

这段代码中,对author方法增加了一个参数address,当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hiekay.author("China"),要对这个参数赋值,在类中,这个方法显示是有两个参数(self,address),但是在调用的时候,第一个参数是自动将实例hiekay与之对应起来,不需要显化赋值,可以理解成是隐含完成的(其实,也可以将hiekay看做隐藏的主体,偷偷地跟self勾搭上了)。

通过上面的讲述,看官可以试试类了。提醒,一定要对类的数据流通过程清晰。

目录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调度 Python
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经济调度方法(Python代码实现)
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经济调度方法(Python代码实现)
|
1月前
|
Python
Python字符串center()方法详解 - 实现字符串居中对齐的完整指南
Python的`center()`方法用于将字符串居中,并通过指定宽度和填充字符美化输出格式,常用于文本对齐、标题及表格设计。
|
2月前
|
安全 Python
Python语言中常用的文件操作方法探讨
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我们可以构筑出强大并且可靠的文件操作逻辑,切实解决日常编程中遇到的文件处理问题。
152 72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CNN-BiLSTM-attention】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方法(Python&matlab代码实现)
【CNN-BiLSTM-attention】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方法(Python&matlab代码实现)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数值方法在工程和科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Python数值方法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及Python的优势,如易学易用、丰富的库支持和跨平台性。接着分析了Python在有限元分析、信号处理、优化问题求解和控制系统设计等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模拟建模和深度学习等科学问题中的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Python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总结展望了Python在未来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发展潜力。
100 0
|
3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稀疏矩阵存储模型比较与在Python中的实现方法探讨
本文探讨了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模型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方法,涵盖COO、CSR、CSC等常见格式。通过`scipy.sparse`等工具,分析了稀疏矩阵在高效运算中的应用,如矩阵乘法和图结构分析。文章还结合实际场景(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提供了优化建议及性能评估,并展望了稀疏计算与AI硬件协同的未来趋势。掌握稀疏矩阵技术,可显著提升大规模数据处理效率,为工程实践带来重要价值。
142 58
|
2月前
|
数据管理 开发工具 索引
在Python中借助Everything工具实现高效文件搜索的方法
使用上述方法,你就能在Python中利用Everything的强大搜索能力实现快速的文件搜索,这对于需要在大量文件中进行快速查找的场景尤其有用。此外,利用Python脚本可以灵活地将这一功能集成到更复杂的应用程序中,增强了自动化处理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115 0
|
4月前
|
Python
Python技术解析:了解数字类型及数据类型转换的方法。
在Python的世界里,数字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学符号,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用来表达我们的思维和创意。希望你从这个小小的讲解中学到了有趣的内容,用Python的魔法揭示数字的奥秘。
105 26
|
4月前
|
Python
在VScode环境下配置Python环境的方法
经过上述步骤,你的VSCode环境就已经配置好了。请尽情享受这扇你为自己开启的知识之窗。如同你在冒险世界中前行,你的探索之路只有越走越广,你获得的知识只会越来越丰富,你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强。
361 37
|
3月前
|
JSON 数据格式 Python
解决Python requests库POST请求参数顺序问题的方法。
总之,想要在Python的requests库里保持POST参数顺序,你要像捋顺头发一样捋顺它们,在向服务器炫耀你那有条不紊的数据前。抓紧手中的 `OrderedDict`与 `json`这两把钥匙,就能向服务端展示你的请求参数就像经过高端配置的快递包裹,里面的商品摆放井井有条,任何时候开箱都是一种享受。
81 1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