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统一运维智能化平台演进之路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简介: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阿里巴巴实时计算平台运维架构演进》。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阿里巴巴实时计算平台运维架构演进》。一共分四个部分:

实时计算平台的运维挑战

统一的运维自动化平台

主动出击,消除隐患

走向智能化

实时计算平台的运维挑战


image

大家知道最近两年随着AlphaGo的兴起,算法成为各个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重金投入的场景。实时计算平台包括实时计算、流计算。

它在搜索、推荐、广告、监控方面,对于实时的反馈效果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实时计算最近两年火起来,其面临着与在线服务和离线计算不一样的一些挑战。

在去年双十一时,阿里的实时计算平台服务了20多个BU、有1K多的 Job、近万台机器,其计算峰值达到了4.72亿QPS,大家在双十一当天看到的阿里巴巴对外提供不断滚动的大屏,其计算峰值达到1.8亿QPS。

image

关于实时计算、离线计算和在线服务的差异。离线计算对 SLA 的要求不高,分钟甚至小时的延时都是可以接受的。

实时计算就要求必须达到秒级,不得出现一分钟卡顿的情况。大家比较熟悉的在线服务必须是毫秒级或者微秒级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情况,容灾方式也不一样。在线服务需要有异地双备或者多地单元化部署,保证能随时互切。对于实时计算,它只会针对个别核心业务做双备,大部分业务只有一个运行实例。

离线计算几乎没有双备。针对这种容灾方式造成资源利用率的不同。在线服务要保障随时互切,资源利用率,比如CPU不能超过40%。

实时计算和离线计算对资源利用率有更高的要求,必须达到70%-80%以上,甚至达到90%以上。


image

现在实时计算面临几个挑战:

第一,集群异构情况。我们的机器每年在更新换代,今年的机器和去年的机器相比,CPU和内存的提升,会导致集群机型的异构;

第二,热点的情况。在离线计算的挑战不大,可以接受一个小时或者几分钟的延时。对于实时计算来说,一旦出现热点,必须能够马上进行实时自动化处理,否则会影响整个服务;

第三,软硬件故障导致服务的可用性;

第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对于稳定性的挑战非常大。实时计算和离线计算对于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几乎一致,要达到80-90%的利用率。

统一的运维自动化平台

image


image

这是阿里巴巴实时计算的平台和运维架构的情况。

最下层是运行环境的管理,我们主要通过阿里自研的IDC系统以及大数据平台自己做的代码系统,做物理机和Docker的硬件管理,包括硬件的运行。往上一层对应存储层、调度层、引擎。

我们的存储主要有HDFS、HBase、Pangu。在调度层主要是Yarn和我们自研的Fuxi。在引擎层是阿里巴巴基于开源的Blink打造的引擎。

在运行层的管理,我们通过 Aquila 做了管理。Aquila 是我们基于社区开源做的企业版服务。之所以叫Aquila,因为类似像Hadoop、HBase等,是以动物的形象展现给大家。Aquila是我们在网上搜索到的非洲野生动物园,我们想通过Aquila 把类似Hadoop、Blink 的生态系统,将其全部管理起来。

阿里巴巴的开发平台目前主要是StreamCompute 和 Porsche。

StreamCompute已经在阿里云公开对外输出,如果大家对实时计算感兴趣,可以到阿里云的官网做试用或者采购。

最上面一层实时计算支撑整个阿里的业务,包括搜索、推荐、广告、大屏。整个的开发和应用层是通过阿里计算平台事业部开发的 Tesla 系统做业务的管理和运营。以上是目前阿里实时计算的平台架构和运维体系。

image

DAM 主要做的包括四部分:

硬件检查。

故障预测。我们依赖很多底层算法及大数据相关的技术。

故障修复。机器自动化故障处理,自动化的提交报修单,囊括提报修单、现场维修、重新交付。

硬件运营。对于底层硬件运营情况的展示,包括资源利用率、机器上线情况,同时另一部分的工作是做多种机型故障率、维修时长等运营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每种机型或者同机型不同厂商之间的硬件故障率,对我们后续硬件的采购产生影响。

image

Aquila,目标是把Aquila从工具到产品的升级。我们需要提供对运维自动化有帮助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点:

运维操作百屏化;

服务统一的运维规范和模式;

可持续集成能力;

对自动化操作的支持能力。它能提供完整的API供外部接口做调用,支持自动化的操作。


image

Aquila:概念和功能需求的划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Stack管理。一组特定版本的服务集合,它本身有版本的概念,比如1.0-1.1中间的差异可以是其中某一个 Service 版本的变化或者多个Service版本的变化,通过Stack管理来做整个集群的升级管理。

第二,配置管理。我们面对的是集群管理异构的情况,所以它必须支持机器配置分组管理。配置代码化,通过Git管理,有版本概念,支持Review和回滚。

第三,自动化方案。一是要支持完善的API,能够做自动化的扩容,机器从故障预测、下线、机器修复和重新上线的自动化流程;二是支持服务的自动拉起和维持,现在集群会出现一些异常,它要保证随时把停掉的进程拉起来。

第四,是通用接口。

image

Aquila设计和实现。其底层依赖DB,Server层包括几部分,一是Heartbeat Handler,它负责和Agent通信;FSM是状态机的管理。在Aquila里,各种服务的管理是通过状态机进行的。

Action Manager、Coordinator、Stage Pianner 负责从请求到生成对应的操作流程。 Agent和Server通信方式是由Agent主动发起,Server 端的命令下发、监控是通过 Heartbeat respond 方式完成,包括 Agent 监控的信息、动作执行情况,全部以主动向Server汇报的方式进行。

image

相比于开源社区,Aquila提供以下优势:

服务更稳定

支持Server的HA架构,保障server的高可用。开源社区【英文】是单点服务,包括DB、Server。我们在此之上做了一个改造,就是HA的架构。保证我在一个Server挂掉的情况下,不影响整个集群的操作。

DB采用阿里云数据库,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增加配置Review流程。该流程可以保证我们的配置经过对应的开发、QA,做Review后的配置,才能分发到整个集群里。

Bugfix达到100+。


image

这是我们改造后HA的情况。我们的后台是RDS,RDS可以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做无缝迁移。在Server端,我们支持两个Server,这两个 Server 通过Zookeeper 保证一致性,保证只有一台 Server 在运行状态,另一台准备状态。

Agent的通信类似Hadoop的工作方式,当它向其中一台Server发起通信受阻情况下,它会主动去另一台做重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障Aquila的高可用。

image

这是改造后的配置管理情况。我们通过Aquila WebUI或Json IDE发起配置变更,我们的配置保存在Git上。不管你是通过Aquila WebUI还是Json IDE,都会生成Review Borad。

这个Review是通过Facebook提供的开源工具来做,它已经集成到阿里的系统上。生成Review后,我们可以通过对应的开发和QA Review后,才可能进到Git。

只有进入Git才有可能被Aquila Server接受,下发到计算平台的集群里。大家看到的不是特别大或者特别复杂的改造,这对于生产环境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Aquila优势:管理更高效。
我们做了很多管理上的改造,让整个集群的管理变得更高效。

Stack的管理。我们对Stack依赖管理重新设计,整体更加简洁。我们原来会做得【英文】非常复杂,1.0有一个基础,1.1某一个服务做了改动,其他的都会改为对1.0的依赖。这对于整个服务管理非常复杂,我们要对其中一个服务做操作上的改动,所有的Stack1.0、1.1要重新升级。改造后,Stack1.1-1.0的依赖类似拷贝的过程,从1.0-1.1做升级,对应做版本变更、操作变更,使整个依赖变得更加简洁,对于我们的操作更加友好。

比较大的改动是我们的集群管理,支持多集群管理功能。Aquila Server的部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它的依赖情况。我们在此情况下做了多集群管理功能,一台Aquila可以管理整个生产的多个集群。

我们增加配置导入导出的流程,方便我们做新集群部署,我们所有已经Review好的配置可以从GitLab上直接导入集群,做配置的复用,直接配置新集群。

支持机器自动注册和服务自动部署,支持Docker服务自动部署。这是针对阿里现在的大环境做的,阿里在做统一调度系统,阿里所有的业务都要进容器。我们如何做服务扩容,我们要向一层调度,申请一部分资源。它反馈给我们的是Docker容器。我们做自动注册服务,Docker只要把Aquila拉起来,我可以通过Server中的配置自动把服务拉起。

流程优化达到30+,包括部署向导、Batch升级、Rack信息导入等。

image

这是服务自动注册和拉起的情况。Tesla是我们的大数据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它可以探测我们集群的水位情况,水位是否超过我们预定的80%,如果超过,我们可以主动向阿里资源管理一层调度平台 Sigma做资源申请。

申请下发后,如果Sigma可以满足我们的资源申请,它会主动把容器拉起来交给我们。

我们拉起时做了一个动作,把对应的 Aquila Agent 拉起来。拉起来后,Aquila agent 会自动向 Server 做汇报,完成汇报后,Aquila Server 可以根据自己在服务端的配置,比如针对Docker需要部署的服务有哪些,它属于哪些配置分组。

在这种情况下,Aquila Server 会下发部署和配置更新的命令,把 Agent 和容器内的服务部署好后,向 Sigma 返回,Sigma 知晓情况后,会向运营管理平台做最后的确认。完成从水位检测到资源扩容的整个自动化流程。


image

Aquila的优势:服务接入更开放。

Stack 和 Server 做打包分离,加快 Stack的迭代,让服务接入更方便。

我们对 Service 的 Meta 文件进行拆分,将版本信息、操作信息、依赖信息分离,Stack升级更加灵活。如果我们要对服务做操作方面的改造或者升级,它不需要专门做Stack的升级便能完成。

我们支持更灵活的安装方式和源,如Rpm、Tar、Git、Oss等。

image

Aquila优势:性能更高。
我们在性能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造,目前从 Aquila 社区看到,单集群支持2500+机器。现在我们通过对数据库表结构的优化及Host管理优化,单集群可以支持 5000+ 机器和单 Server 支持 50+ 集群。其他性能优化 20+,包括锁优化、事件管理优化及前端框架的优化。从整个平台看来,有了 Aquila后,我们可以依赖这个产品做很多自动化的工作。


image

这是Tesla在业务运营层面的,统一的大数据运营平台,包括业务中心、平台运营和工具服务。

image

运维运营平台提供分站开发框架、资源整合相关管理、运维数据化的支撑、智能分析工具,它的功能涵盖业务中心、服务管控、平台运营、工具服务、运营中心和运筹优化。

从运维/运营业务场景来看,它提供故障处理场景、监控分析场景、变更保障场景和值班、大促的场景。Tesla 面向的客户包括业务开发、一线运维、IDC、财务,它涵盖资源账单情况。

主动出击,消除隐患

image


image

这是我们在此平台上做的自动化保障。对于实时计算平台来说,机器出现故障,影响业务后再进行处理有比较大的风险。

我们通过引入DAM做硬件预测,在预测到故障时,主动通过 Aquila 完成服务的下线,把机器交还给 DAM,做硬件自愈,自愈完成后重新加入到集群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现在在运营工作中,我们不再需要主动做硬件故障管理的工作。

image

资源自动化扩容,Tesla 探测资源水位,在水位紧张的情况下启动向 Sigma 的资源申请。通过容器做自动注册,完成服务部署,最后加入集群,进行调度作业。

走向智能化

image


image

我们现在在做智能化的探索,实时计算对故障的要求比较敏感,我们在做异常分析。可以看到 Metrics 是时间序列的数据,像 ETS、EWMA 做预测,通过Sigma 做模型的生成。在模型生成中有参数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不停的做校验。

下面是无监督机器学习的过程,包括特征工程、基于密度和树做LOF、DBSCAN,通过异常报警和人工反馈情况调整参数。

具体场景是机器热点分析,我们通过 Metrics 的采集,做密度聚类,最后生成三个结果,一是 PCA 降维后的分组图,它会归类哪些机器可以归到一个分组,另外的是不太正常的状态;二是数据化的归一,哪些分组的指标不一样;三是指标明细,哪些分组发生哪些数据。


image

这种情况对我们的应用场景,在集群异构的情况下,由于配置的原因,我们难以发现机器积累的问题。比如一台 64 核 256 G的机器,我在配置资源时出现配置错误,如配了10 核 128 G。

我们通过传统的监控不太容易发现其问题。传统监控,我们会配置这台机器的CPU 超过多少,再做报警。

这不太适用我刚才所说的,我们可以通过聚类的分析,发现离群组的情况,它是因为CPU使用过低而被分在不太正常的组里,我们可以根据分析发现问题。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7-19
本文作者:杨乾坤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高效运维”,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 高效运维”。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监控
智能监控系统在运维中的应用与优势
传统的运维管理方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IT系统时显得力不从心,智能监控系统的出现为运维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将探讨智能监控系统在运维中的应用与优势,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
47 2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Java
java乡镇卫生院、二甲医院云HIS运维平台源码
运营管理是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由运营商和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使用,运营管理包括:机构管理、药品目录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字典管理、模板管理、参数设置、消息管理、售后服务、运营配置、外部系统11个子模块,实现机构、用户、角色管理、药品目录管理以及通用的字典管理;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为各医疗机构定制病历模板和报表模板;可以对医疗机构收费外接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对业务进行配置;可以管理消息及售后信息等。
41 3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什么是AIOps智能运维?
AIOps(智能运维)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软件,用于实时分析和处理业务和运营数据,以提供规范性和预测性答案。它通过收集和汇总大量数据,并使用智能筛选和识别重要事件和模式,帮助团队快速解决问题并避免事件发生。AIOps不依赖于人为指定规则,而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学习和提炼规则。它可以分析异常告警、故障分析、趋势预测等,并在某些情况下自动解决问题。AIOps的团队包括SRE团队、开发工程师团队和算法工程师团队,他们在AIOps相关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
4月前
|
运维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应用智能运维实践(试读版)》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应用智能运维实践(试读版)》
63 1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未来智能运维:AI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运维正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运维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智能运维的发展前景。
90 1
|
3月前
|
运维 算法 Java
springboot医院信息化云HIS运维平台源码
1、门诊部分 挂号及预约、划价及收费、门诊处方及病历、医生排班... 2、住院部分 入院及出院登记、住院收费、住院清单、出院结算、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 3、电子病历 医嘱管理、护嘱管理、电子病历、护理病历、病历质控...
44 0
|
2天前
|
运维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与学习心得
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与学习心得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运维
提升数据中心效能:智能运维策略与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6天】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作为企业信息架构的核心,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业务连续性和客户满意度。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数据中心运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效、智能化的需求。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智能运维(AIOps)策略,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故障预测及快速响应,以提升整体效能并降低运营成本。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未来智能运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运维作为关键的技术领域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未来智能运维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从人工智能、自动化运维、数据分析等方面展望了未来智能运维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了在实践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54 1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未来智能运维:人工智能在云计算运维中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系统需求。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云计算运维中的应用,介绍了未来智能运维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