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鹰派紧盯中国AI、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内专家:中国制造2025遭误解

简介: 本周,美国代表团将访华谈论贸易问题。代表团中包括了对话最强硬的三个鹰派人物,瞄准的是被中国寄予厚望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产业则是重点。而半导体是中国的“阿克琉斯之踵”,伴随物联网(IoT)市场规模的扩大,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究竟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4月的最后一天,美国公布了访华贸易代表团名单。

代表团的7人中,鹰派占3人,其中包括三十年前美日贸易战的主力、这次中美贸易的对华强硬派莱特希泽。

而另据《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在美国谈判代表团本周抵达中国时,中国将拒绝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最强硬的贸易要求。包括:

1、中国在每年对美国出口3750亿美元的商品顺差中,削弱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2、限制中国政府的3000亿美元产业计划(即中国制造2025),这些投入将用于人工智能、半导体、电动汽车、商用飞机等先进技术。

不过,在4月30日当晚,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双方将讨论知识产权、合资技术和外资企业市场准入等问题,他对即将展开的中美会谈持“谨慎乐观态度”。

具体讨论结果如何,只有本周揭晓。

白宫三个鹰派人物悉数参加,瞄准中国制造2025

在白宫公布的访华代表团名单中,一共有7人: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财政部长姆努钦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商务部长罗斯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

d47e62d2b349aca45e42305ed6714efbe5ed61d9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幕僚艾森斯塔。

c8085b2c911fb67fc78bba318fb39d3d0bcdf4f5

美国前往中国代表团名单(图据观察者网)

而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则被认为是此次谈判的美方核心人物。

24c44287884e256617ab946bfb767d11e85ef4c7

Robert Lighthizer

莱特希泽曾任里根总统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他一直主张对海外公司征收惩罚性关税。他本人也是一名强硬派贸易代表,他在担任里根总统的美国贸易代表时期,见证了里根对进口钢铁实行配额制,并限制了半导体和汽车的进口,以保护国内企业免受日本的竞争。

或许在莱特希泽看来,特朗普政府的这次“301调查”更像是30年前的翻版,只不过这次的压制对象从日本的制造业变成了中国的科技公司。

除了莱特希泽,另外还有两名鹰派人物: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他是对华贸易鹰派代表人物,301调查的主要推动者。纳瓦罗毕业于哈佛,经济学家,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他在加入特朗普竞选团队之前,就写有《致命中国》、《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等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书籍。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2018年3月,库德洛成为首席经济顾问后,对中国的态度转向鹰派。在钢铝关税上,他曾说“只有中国不会被豁免”。在301调查上,他认为问题的核心是科技,不否认美国制造业和农业会遭到伤害,但是不能让中国扼杀美国的未来。

至于代表团讨论的内容,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双方将讨论知识产权、合资技术和外资企业市场准入等问题。

而另据纽约时报报道称,代表团还将讨论让中国从37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削减1000亿美元,并且限制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中国政府将投入3000亿美元。

力挺人工智能、半导体的“中国制造2025”或被误解:半导体是中国的“阿克琉斯之踵”

另据报道,在周一上午结束的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六位中国高级官员和20多位有影响力的顾问详细讨论了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代表访问。

研讨会还重申了之前提出的可以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和汽车行业的贸易政策提议,以及收紧知识产权规则,以促进中国的创新,保护外国技术免受假冒和其他非法复制。

特朗普的商人背景意味着他有可能同意达成协议。

但对于削减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限制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投入是完全反对的

中国是希望通过从美国购买更多高科技商品来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阻止这类交易,因为担心这些高科技产品可能具有军事价值。中国也愿意从美国购买更多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他商品,以及资助建设运输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

同时,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很担心经济集中于低端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强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是摆脱这种低端制造的路径,因此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在飞机制造、计算机芯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研讨会的其他与会者说,美国误解了中国制造2025。

他们说,中国政府并不是简单地把钱、土地和其他资源扔给像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飞机制造业这样的行业。他们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该计划衡量每一美元投资的潜在利润。他们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更好地解释该计划来消除分歧。

在上周,马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时的演讲,代表了大部分国内商人的观点。

bb163e9fa7669fee16b8d841b0c24010637ba952

他在演讲中提到,伴随物联网(IoT)市场规模的扩大,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美国是早期的半导体制造商,芯片市场的百分之百是由美国人控制的。”马云告诉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和企业家们,“如果他们不再卖给我们,那意味着什么……你明白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需要核心技术。”

半导体是中国的“阿克琉斯之踵”。

尽管不断有关于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的头条新闻,美国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据Natixis称,未来几年中国将不会出现排名前十的半导体厂商。

南华早报在一份报道中认为,中国的中兴通讯公司依赖美国的高通、英特尔和微米技术的供应、来自Maynard、Acacia、Oclaro和Lumentum的光学元件,以及微软和甲骨文的软件。美国制裁中兴通讯事件表明,中国仍然需要发达经济体,远远超过它们需要中国。

正如马云所说,美国几乎完全主宰了这一领域,中国需要在当地建立自己的芯片制造商。中国目前缺乏能够与西方知识产权相匹敌的决定性技术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注意到高通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相信,如果高通和NXP联合起来,它们将收取更多的费用,形成市场垄断,挤压新兴的内地半导体企业。

中国科技出海亦可能受阻:美财政部与10个行业组织会谈讨论投资立法

除了对国内产业投资外,中国制造2025规划还提出加强海外并购。其目标是系统性的获得尖端技术和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转让。长期来看,中国想要控制全球产业链和生产体系中利润最为丰厚的那部分。

不过,中国的科技出海可能在美国遇到阻力。

路透社称,美国财政部官员周一与大约10个行业组织进行会谈,讨论最新的立法草案。该立法将收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以限制中国收购美国先进科技的努力。

收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程序,是特朗普政府支持的几项努力之一,旨在建立一种更加保护主义的立场,以打压中国的进口,同时提高监管机构对交易获得批准的限制。

知情人士称,与会者包括美国最强大的商业游说团体——商会。

这名财政部官员表示,参众两院最终将如何修改这项立法案仍有待观察。该立法将扩大CFIUS的审查范围。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5-1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新智元,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AI_era”。

原文链接:美国鹰派紧盯中国AI、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内专家:中国制造2025遭误解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辛顿、姚期智等中外专家签署“北京共识”:禁止AI自行复制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顶尖AI专家在北京会议上签署《北京 AI 安全国际共识》,聚焦风险红线与安全发展。共识强调禁止AI自我复制、增强自身权力、参与违法活动及使用欺骗手段,提出治理、评估和国际合作的指导方针。该文件标志国际社会对AI安全的重视,但实施挑战犹存,需全球共同努力。
55 1
辛顿、姚期智等中外专家签署“北京共识”:禁止AI自行复制
|
1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监控
AI汽车制造
AI融入汽车制造,涉及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等环节。AI助设计师精准建模与仿真,提升设计效率;自动化装配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机器视觉检测保障生产稳定性;AI优化生产计划与资源分配,增强灵活性。在质量控制上,AI实现全过程监控,预测设备维护需求,防止故障影响。此外,AI还助力个性化生产与智能供应链管理,满足市场需求。尽管面临数据安全等挑战,但AI将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创新与发展。
36 3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人工智能
AI电子制造
AI正深入电子制造,提升自动化生产与智能排产,预测维护减少中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智能工厂与供应链管理受益于AI,预测故障、优化库存,强化竞争力。AI在质量控制中的图像识别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加速研发。物联网发展拓宽AI应用,但需面对准确性、安全性和人才培养挑战。AI将持续推动电子制造创新与行业发展。
18 1
|
2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阿里云DAS-您的专属AI专家,引领数据库自治驾驶
阿里云数据库自治服务(DAS)可以被誉为“您的专属AI专家”,它确实在引领数据库进入自治驾驶的时代。 DAS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结合了多年大规模数据库集群运维调优的专家经验与机器学习等智能化技术。这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恶意AI将开始泛滥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恶意AI将开始泛滥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数据挖掘
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李鹏:AI基础设施的演进与挑战 | GenAICon 2024
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阿里云异构计算AI推理团队负责人李鹏将在主会场第二日上午的AI Infra专场带来演讲,主题为《AI基础设施的演进与挑战》。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AI制造流程优化
AI在制造流程优化中涉及数据收集与处理、特征工程、模型选择与训练、系统集成及员工培训。通过这些步骤,AI能改善生产线效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允许在虚拟环境中测试和改进制造过程,提高效率和质量。企业需综合考虑技术、数据和人员,以实现制造的高效智能化。
31 3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美国200 名专家编写报告:AI 发展可能对人类构成“灭绝级威胁”
【2月更文挑战第24天】美国200 名专家编写报告:AI 发展可能对人类构成“灭绝级威胁”
21 1
美国200 名专家编写报告:AI 发展可能对人类构成“灭绝级威胁”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英伟达推出”生成式AI专业认证“,帮你成为大模型开发专家!
【2月更文挑战第18天】英伟达推出”生成式AI专业认证“,帮你成为大模型开发专家!
250 2
英伟达推出”生成式AI专业认证“,帮你成为大模型开发专家!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自动驾驶
AI日报: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呼吁扩大人工智能治理和监管
AI日报: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呼吁扩大人工智能治理和监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