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三位大咖共话区块链性能:侧链、分片和架构,下次别忘了到场

简介:

4月7日,CSDN区块链大本营、PDJ以及极客帮创投联合举办了第六期区块链技术开发者沙龙。旨在聚焦高性能区块链技术,共同探讨提升区块链性能的方法。虽然正值清明小长假期间,但仍然有大量关注区块链的技术开发人员早早就来到了会场,小小的会场很快就坐了个满满当当。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新一代可扩展高吞吐量公有链平台


Zilliqa技术总监、联合创始人贾瑶琪首先做了《新一代可扩展高吞吐量公有链平台》的演讲。贾瑶琪表示: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其他公有链提供了区块链技术很多好的特性,比如去中心化、透明性、以及不可篡改性。但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个基础系统或者一个帐本系统,公有链的低吞吐量,即性能的低下,是技术落地中,当下项目应用严峻的问题。


640?wx_fmt=jpeg


公有链的低吞吐量带来了高手续费、网络拥塞等诸多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直接制约了在区块链技术领域,没有杀手级应用出现。因为只有公有链具备了可满足于当前商业应用的高吞吐量需求,才能吸引更多开发人员,更多大企业参与进来,为区块链技术创建杀手级应用。


而解决低吞吐量的问题,目前有几种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增加区块的大小。可以把区块大小从一兆升级到两兆或者十兆,甚至1GB,可以提高一定的吞吐量。但本方案会有很大的限制,即,如果把区块升级到1GB,受制于计算性能,带宽的限制,会导致整个网络,在工作量证明广播时,效率非常低下。


第二种方案,就是目前业界较多的链下交易。这种方案需要提前支付一些数字货币作为押金,之后通过线下手段来跟其他人进行支付,最后把结算放在链上。链下交易的方案,因为可以使用强大的服务器来进行处理。因此,每秒可以提供上万或几十万的高吞吐量。但链下交易方案,由于缺乏对线下节点的有效监督,从而将失去开放性、透明性,以及去中心化的优势。


第三种方案,是代理人共识协议。这种方案通过权益证明或者官方验证,选出若干代理人。之后通过某种协议,形成一个共识,产生区块。再将这个区块广播给整个网络,从而达成整个网络的共识。好处是,可以很快达成共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即代理人是否能够公正的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待考证。


Zilliqa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案,即网络分片技术,来实现高吞吐量。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每秒1200-2480MB交易的高吞吐量。网络分片,简而言之就是并行化的分而治之,例如整个网络如果有1万个节点,则可以把1万节点,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超过600个节点,称做一个划分。划分之后,在每一个分片里面,对应不同的交易进行一个处理。之后在每个分片里面形成共识,其中有一个单独的分片,会将这些共识的结果进行归总,之后传递给整个网络。通过这种并行的方式,Zilliqa实现了数百倍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高性能。



区块链性能结构分析


井通科技CTO、CallChain项目创始人杨建新第二个演讲。杨建新表示,目前,区块链系统性能的指标是指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和吞吐量(Throughput)。响应时间,是提交请求和返回请求的响应之间使用的时间,区块链里以共识时间为响应时间度量。吞度量,是对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度量,区块链里以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执行的交易数量,为吞度量度量。


640?wx_fmt=jpeg


这些性能指标和分布式异步环境、 共识机制、交易功能复杂度、链式复杂度、 硬件条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以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来看,要提升区块链性能的现状面临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可信环境与非可信环境、链上性能与链下性能、全局性能与局部性能、结构化方案与优化方案的选择等诸多困境。而要跳出这些困境来对区块链进行性能优化,则相应的有多链优化方案、中心化优化方案、 局部化优化方案、结构性优化方案等几个方向。


多链优化方案可以通过侧链机制、主从双链、 树链、闪电网络、雷电网络、分叉等技术来解决性能问题。中心优化方案,通过节点计算中心化、节点功能微服务化、 单节点交易缓存、节点数量限制等手段来提升性能。局部化优化方案则可以通过可信验证节点、区块链网络分区、分片技术来实现性能的优化。至于结构性优化方案,是通过层级共识机制以及无共识机制,DAG网络来对性能进行优化。此外,也有人采用合约异步化来解决区块链的性能问题。


这些优化方案都能够对区块链的性能提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井通区块链是基于有效去中心设计理念的分层架构区块链信任栈。在这个基础上井通区块链通过三方面优化方案来实现区块链性能的优化。第一方面是银关优化方案,这个方案通过银关中心化方案、双重签名交易账号锁定、银关账号体系优化,主要解决单节点交易缓存的问题。第二方面是共识机制的优化,这种优化是通过无支持人的共识机制,多PBFT以及周期性共识机制的建立来解决共识效率的问题。第三方面是层级共识机制,层次共识机制解决的其实也是共识机制的效率问题,通过合约异步化处理、以及下层固定共识机制,上层可定制共识机制的双层共识机制来进一步提升共识机制的效率。通过这些措施,井通将区块链的性能获得了显著提升。



阿希 侧链架构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


Asch阿希链创始人单青峰最后登场,他以阿希这种侧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侧链解决区块链性能问题。


单青峰介绍说: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成本较高,吞吐量非常低,还有智能合约的安全性问题,而侧链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640?wx_fmt=jpeg


侧链是他们在2014年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当时目的是为了解决比特币的上述问题。侧链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进行各种大胆的创新和实验。另一方面,侧链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个隔离环境,即使内部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原有的系统。此外,在一个侧链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的业务逻辑。比如在侧链里面,添加智能合约,可以设置更大的区块,更低的确认时间。


目前的侧链也在发展。一开始侧链一般是比特币的侧链,而目前,侧链概念已经拓展。理论上任何一个链都可以有他自己的侧链。侧链是相对一个主链而言的,比如说比特币的侧链,相对是说以比特币为主,目前侧链和主链之间的通信,主要是资产的互通。一个主链可以有多个侧链,每一个侧链,都可以承载不同的业务。其实侧链也是一种分片技术,只不过侧链是按应用来分片,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链去承载不同的业务。


而Asch,就是一个基于侧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同时,Asch还是一个多链的解决方案。Asch有一个主链,在主链的协议层,添加了资产,在协议底层,增加了一个资产的协议。通过这个资产及协议,Asch可以实现在主链和侧链之间资产互通的协议保障,即所谓的资产跨链。在共识算法方面,Asch采用的是基于DPOS+PBFT的共识算法。


Asch实际上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开发应用平台,它允许开发者定义非常复杂的数据模型,并提供了一系列SDK和API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基于JavaScript和侧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应用。并发布到系统内置的应用商店中,供平台中的分布式节点下载执行。同时,由Asch侧链共识网络来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性。



区块链热点问题探讨


640?wx_fmt=jpeg


在本期区块链开发者沙龙的最后环节,三位嘉宾就区块链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区块链性能指标,三位嘉宾一致认为,以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来说,能够将TPS提升至上千级别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上万或者十万级别基本不靠谱;同时,单青峰认为脱离应用场景单独谈性能没有意义,只有与场景结合的性能指标才是应该关注的。


在讨论区块链为何没有通用协议时,三位嘉宾普遍认为现在还处于区块链技术的早期,谈通用协议还为时过早,贾瑶琪认为区块链尚在婴儿阶段,很多算法协议只有雏形,目前比较稳定的算法协议只有比特币,以太坊,但两者都不太适合未来使用。目前很多区块链问题没法解决,制作标准的必要性没有那么大,随着市场扩大以及区块链技术在性能和安全性上的大幅提升,标准的制定才会搬上议程。


三位嘉宾也一致认为:区块链确实是一个颠覆性技术。杨建新表示,区块链最颠覆的地方是它不是增强式工具,而是自成体系,这是目前任何其他技术都做不到的,它是类似于电的通用型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它必将改变行业、改变世界。


在圆桌论坛之后,本期区块链技术开发者沙龙落下了帷幕。但众多参会者仍然久久不愿离去,现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由此再次佐证了区块链技术的强烈热度。而极客帮创投也将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区块链技术,持续为大家奉献精彩的区块链技术相关活动分享,为广大开发者们打造一个为区块链开发者及创业者服务的社区和生态!



640?wx_fmt=gif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年04月10日
本文作者:区块链大本营
本文来源:CSDN区块链大本营,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物联网
NeurIPS 2024 Oral:小参数,大作为!揭秘非对称 LoRA 架构的高效性能
近期,一篇题为《\model~: 非对称LoRA架构实现高效微调》的论文被NeurIPS 2024接收为口头报告,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非对称LoRA架构,旨在解决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提高训练和部署效率的问题。通过引入共享A矩阵和多个B矩阵,\model~不仅提高了参数效率,还在多个数据集上展示了超越现有PEFT方法的性能,尤其是在多任务域和复杂数据集上的表现尤为突出。此架构还有效减少了训练能耗和延迟,为LLMs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4 4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算法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笔记+踩坑汇总】Java基础+JavaWeb+SSM+SpringBoot+SpringCloud+瑞吉外卖/谷粒商城/学成在线+设计模式+面试题汇总+性能调优/架构设计+源码解析
本文是“Java学习路线”专栏的导航文章,目标是为Java初学者和初中高级工程师提供一套完整的Java学习路线。
477 37
|
2月前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UED
优化用户体验:前后端分离架构下Python WebSocket实时通信的性能考量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前后端分离架构已然成为主流趋势,它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也优化了用户体验。然而,在这种架构模式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实时通信,特别是利用WebSocket协议,成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使用Python进行WebSocket实时通信时的性能考量,以及与传统轮询方式的比较。
73 2
|
3月前
|
缓存 运维 NoSQL
二级缓存架构极致提升系统性能
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二级缓存架构设计提升高并发下的系统性能。
131 12
|
3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如何利用Go语言提升微服务架构的性能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主流选择,它通过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服务来提升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然而,如何确保这些微服务高效且稳定地运行是一个关键问题。Go语言,以其高效的并发处理能力和简洁的语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工具。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Go语言优化微服务架构的性能,包括高效的并发编程、内存管理技巧以及如何利用Go生态系统中的工具来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Java
如何优化大型Java后端系统的性能:从代码到架构
当面对大型Java后端系统时,性能优化不仅仅是简单地提高代码效率或硬件资源的投入,而是涉及到多层次的技术策略。本篇文章将从代码层面的优化到系统架构的调整,详细探讨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Java后端系统的性能。通过对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实际案例的分享,我们将探索有效的性能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构建更高效、更可靠的后端系统。
|
13天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2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35 3
|
1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