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Docker的文章铺天盖地,但精品文章往往翻译居多。都说Docker天生适合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但同样,可落地、实际可操作性的文章也很少见。基于这些情况,虽然我们专栏定位为运维管理性文字,但本篇是个特例,实操性的案例讲解——JAVA项目如何通过Docker实现持续部署(只需简单四步),即:
- 开发同学通过git push上传代码,经Git和Jenkins配合,自动完成程序部署、发布,全程无需运维人员参与。
- 开发人员第一次真正为自己的代码负责——终于可以跳过运维和测试部门,自主维护运行环境(首先是测试/开发环境)。
- 持续部署的技术思路
- 效果展示
- 配置Git和Jenkins联动
- 配置Jenkins自动更新代码
- 效果图文详解
- FAQ
好吧,我们正式开始。
1. 持续部署的技术思路
在本例中,假设我们JAVA项目的名称为hello。简要的技术思路如下。本案例中假设代码托管在git.oschina.com上,Jenkins和Docker Registry(类似于yum源)各运行在一个Docker容器中。JAVA项目自己也单独运行在一个叫hello的容器中。
本文采取的持续部署方案,是从私有的Docker Registry拉取代码,然后通过重建image来实现。这里 Jenkins处于中心位置。就像长臂猿,在接收到Git的请求后,通过远程调用服务器Shell脚本,完成几乎所有功能。
另外,有些变通的方案,把代码放在宿主机上,让容器通过卷组映射来读取。这种方法不建议的原因是, 将代码拆分出容器,这违背了Docker的集装箱原则:
这也导致装卸复杂度增加。从货运工人角度考虑,整体才是最经济的。这样,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容器级迁移。
或者说, 容器时代,抛弃过去文件分发的思想,才是正途。本文最后的问答环节对此有更多阐述。
容器即进程。我们采用上述方案做Docker持续部署的原因和意义,也在于此。容器的生命周期,应该远远短于虚拟机,容器出现问题,应该是立即杀掉,而不是试图恢复。
2. 效果展示
本文最后实现的效果,究竟有多惊艳呢?且看如下的演示。2.1 程序代码更新前的效果
我们以时间戳来简洁、显式的表述程序更新情况。
2.2 提交程序代码更新
本例中,我们把首页的时间戳从201506181750,修改为201506191410(见如下)。
2.3 上传新代码到Git
顺序执行如下操作,输入正确的git账号密码。
然后什么都不用做了。端杯茶(如果不喜欢咖啡的话),静静地等待自动部署的发生, 旁观一系列被自动触发的过程,机器人似的运转起来(请容稍候再加以描述)。
为什么需要3~5分钟?只是因为本案例中的JAVA项目,需要从国外download Maven程序包,以供Jenkins调用和编译JAVA。正式应用环境中,可以把Maven源放在国内或机房。如果仅仅需要对PHP项目做持续部署,那就更快捷了。
2.4 查看代码更新后的效果
在静静地等待几分钟后,新的代码确实已经自动部署完毕。
3. 配置Git和Jenkins联动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如下三步。3.1 Jenkins配置Git源
Jenkins中新建项目java-app,并配置从Git拉取程序代码。具体如下:
3.2 Jenkins配置远程构建
Jenkins中配置token,以供git远程调用时使用。
3.3 Git开启钩子
怎么让Git在接收到用户更新的代码后,把消息和任务传递给Jenkins呢?这借助于Git的hook功能,配置起来也非常简单,如下
4. 配置Jenkins自动更新代码
Jenkins的主要工作是配置“远程构建”。在接收到Git传递过来的消息后,触发这个远程构建(到目标服务器),按照预定义的任务列表,执行一系列的工作,重建容器等。详见如下:我们把其中最关键的Shell脚本内容摘抄出来。这些Docker相关操作,在第1部分“技术思路”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5. 效果图文详解
在2.3这个章节中,我们当时的操作如下,这个目的是向Git提交更新代码。
当时并没有细说后续发生的事情,既然上面已经说清楚了原理,那我们就可以接下来说说实际发生的事情啦。
5.1 上传代码到Git
这里貌似整个过程已经完成并顺利退出。其实,后台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哦。这时会触发Git服务器向相应的Jenkins服务器发出一个操作请求,此工作太过迅速,也没啥好说的,我们接下来看Jenkins都干啥子了。
5.2 Jenkins进行的精彩互动
如下这个自动运转的过程,让我们有些许成就感,值得端杯咖啡(如果不喜欢茶的话),静静观赏。1)Jenkins会自动”冒出来”一个构建任务。
2)我们点进来,看看具体操作日志。是的,正在接受来自Git的任务。
3)下载Maven相关的软件包(就是这个过程慢)。
4)下载完成后,就开始利用maven BUILD 新的hello项目包。
5)然后重建Maven容器,构建新的Image并Push到Docker私有库中。
6)最后,重新把Docker容器拉起来。这样,又新生了。呵呵
6. FAQ
问题1:采用这么相对复杂的办法(而不是把更新代码放在宿主机然后卷组映射),是因为项目基于JAVA么;是否PHP项目就可以采用更新代码放在宿主机然后卷组映射这种方式?回答1:将代码拆分出容器,违背了集装箱原则。导致装卸复杂度增加。从货运工人角度考虑,整体才是最经济的。一切版本化。抛弃过去的文件分发。这是正途。至于文件大小,大的war包也就50M或100M,在现有网络下不成问题,性能问题最好优化。另外建议关注docker 2 docker,p2p传输。
问题2:如果整体代码超过500m或者1g以上,整体集装箱是否就不太好了?如果容器与代码分离,镜像就100m左右(2层,base+服务),然后代码的话,是放到共享存储里,每个代码有更新,比如svn的代码,可以直接在共享存储里进行svn update就可以控制版本
回答2:如果你的代码500M,那只能说明业务开发该打板子了。
问题3:如果测试环境使用您提供的完整集装箱服务还行,但在生产环境,集群里运行docker做应用,如果每个容器都是有完整的代码,是否有点臃肿,不如每个集群节点里就运行基础服务镜像,通过卷组功能绑定共享存储里的代码,加上Crontab、Python和Shell脚本,这样每次代码更新就1次就行了。
回答3:环境一致性,在过去从来没有解决好。10年前我们做paas时,和这个做法类似。不是说不好,时代变了,用脚本东拼西凑,终究难有好的系统。不能只考虑现在的方便,容器技术和vm如果类比,我觉得会让自己下决定时很纠结。
补充3:脚本一般是典型的运维工程师思维,quick & dirty。一般很难做成一个产品或者系统。整体考虑和扩展性考虑都比较少。现在做docker的难点在于到底怎么看待它。到底是拿它做调度的基本单位,还是部署的基本单位?考虑清楚,再聊方案。
分享者简介
萧田国,高效运维社区发起人,开放运维联盟主席,复旦大学客座讲师,互联网专栏作者《高效运维最佳实践》
张春源,目前任职cSphere。国内最早期的Docker实践者,在生产环境拥有一年多的Docker容器管理经历。深刻理解Docker对于开发、测试以及运维的价值。擅长利用Docker构建整个DevOps自动化平台。热爱专研Dockerfile这门艺术,并对CoreOS有深入研究。
中生代技术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