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de通信层性能测试结果

本文涉及的产品
性能测试 PTS,5000VUM额度
简介:

测试环境

两台笔记本网线直连,通过测速工具(jperf)测试,确定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Gbps,即千兆网卡的最大速度。两台电脑硬件配置如下:

  • client服务器,CPU:Intel i5-3230 2.6GHz    内存:8G
  • server服务器,CPU:Intel i5-3210 2.5GHz  内存:4G

ENode使用的通信层(有兴趣的可以下载ECommon的源代码,运行代码中的Remoting的Sample),支持Oneway, Async, Sync三种通信模式。

  • Oneway表示client将数据通过socket发送后不关心server的处理结果,这种模式类似于Push-Pull的通信方式;
  • Async表示client将数据发送到server后异步等待server的处理结果;
  • Sync表示client将数据发送到server后同步等待server的处理结果;

由于Sync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因为ENode中使用通信层只会用到Oneway和Async两种方式;所以我只测试了Oneway, Async这两种通信模式。

测试结果

Oneway

 

说明:

  1. 理论上如果两台电脑之间的带宽是千兆,即1Gbps,即125MB的话,那假设一个消息大小是1KB,那如果发送者和接收者的CPU和内存不会成为瓶颈,那理论上每秒应该可以发送接收125 * 1024 = 128000/s。
  2. 关于客户端数量是指在client机器上开几个进程进行发送消息,目前我是一个进程一个TCP连接。
  3. 大家可以看到,当消息大小为1K时,客户端机器4个进程同时发送,服务端机器全部接收完用时39.5s,也就是每秒101265接近网卡的极限。为什么没有达到网卡的极限,其实可以到达只要我开6个进程发送消息即可。只是我上面为了方便对比,每个消息大小最多开4个进程。
  4. 测试过程中,我发现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的吞吐量,主要的瓶颈还是在CPU。如果CPU好,那发送速度会很快,直到把网卡压满位置。
  5. 在消息大小为2K时,我没有测试4个进程同时发送消息的场景,因为内存不够用了。

Async

说明:

  1. 大家可以看到Async的通信模式,性能下降很多。是因为Async要比Oneway的方式,在逻辑上要多很多逻辑。比如发送前要先把一个TaskCompletionSource加入到一个ConcurrentDictionary中,然后当对应的RemotingRequest有回复时,获取到对应的TaskCompletionSource,然后设置回复结果,从而让发送数据的Task完成。以此实现异步发送数据的过程。
  2. 测试Async的过程中,我发现假如瞬间假如100W个TaskCompletionSource到ConcurrentDictionary,然后通过Socket进行异步发送数据,一开始CPU会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为了降低CPU的瓶颈,让每个客户端只发送50W数据;
  3.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K大小的数据,Async模式发送,吞吐量最大在3.3W。经过我的分析,主要的瓶颈还是在CPU。因为此时CPU基本接近极限,而网卡只跑了250MB左右。说明我们应该尽量优化CPU的利用率,减少并发冲突。将来我准备使用Disruptor.Net来尝试看看是否能提高Async模式的性能。
  4. 在消息大小在1K和2K的情况下,我没有测试客户端数量为4的情况,因为此时Client端机器的CPU,内存都已经成为瓶颈,没必要测试了。实际上,在客户端进程数量在3的时候,也已经成为瓶颈。

关于阿里云ECS的测试计划

接下来准备再阿里云ECS服务器上再做一下类似的测试,之前简单摸底了一下。购买了两台ECS虚拟机,配置都是4核8G内存。通过内网IP进行TCP测试(使用jperf工具)。发现两台虚拟机之间,最大只能达到60MB的速度。这说明,阿里云的ECS服务器之间,带宽无法达到125MB,比较遗憾。但这也是我未来希望部署ENode案例的真实服务器,所以在这个环境上的测试结果,应该更具参考价值。

未来的测试计划

大概知道通信层的性能之后,我准备对EQueue发送消息和接收做性能测试。这个测试结果,就是决定ENode各个节点之间,消息传递吞吐量的主要依据。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利用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前端开发
构建前端防腐策略问题之防腐层帮助前端实现稳定性兜底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构建前端防腐策略问题之防腐层帮助前端实现稳定性兜底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
5月前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如何在biz层复用domain层的服务如何解决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如何在biz层复用domain层的服务如何解决
|
5月前
|
API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api层和biz层存在冗余问题如何解决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问题之api层和biz层存在冗余问题如何解决
|
7月前
|
SQL 存储 缓存
后端架构优化方案探讨
【2月更文挑战第6天】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后端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本文从数据库设计、服务器负载均衡、缓存策略等方面,探讨了后端架构优化的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
域名解析 缓存 负载均衡
高可用的接入层架构细节实现
高可用的接入层架构细节实现
239 0
|
数据采集 网络协议 算法
RPC框架整体架构
RPC就是把拦截到的方法参数,转成可以在网络中传输的二进制,并保证在服务提供方能正确地还原出语义,最终实现像调用本地一样地调用远程的目的。
241 0
|
前端开发 数据库 UED
客户端架构优化
客户端架构优化
96 0
|
中间件 测试技术 算法
|
监控 大数据 测试技术
测试分层
# 背景 纯属个人总结,总结下目前接触到测试方法/体系 # 个人总结 从开发架构上来分层 目前接触到项目,基本上都是如下图的架构模式(MVC),每一层都衍生出对应的测试 对应的测试: 看看市场上的测试岗位,大多数都是围绕这这些来设定的:功能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开发,性能测试,服...
206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