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全攻略--系统性能、进程监控和日志管理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1. 系统性能监控
top:命令用于监控系统的资源,包括内存,交换分区,和CPU的使用率等.
如果想终止top命令按Q键.
除了默认的按CPU使用率排列进程之外,还可以按内存的使用率(按M键)和执行时间(按T键)来排序.
监视特定用户
假如只想监某位特定的用户,可按下U键,然后指定用户帐户名即可.
这里是指定用户rpc.按确定后看下面.
可以看到现在显示的是用户rpc的进程.
终止执行中的进程
如果发现某个进程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或用户违规执行规定外的程序,可从top列表中直接将其删除.方法是按K键,此时会出现"PID to kill"语句,然后输入要删除的PID(Process ID,进程标识符).就如下图.
按确定
直接按ENTER键会删除该进程,一般来说,输入信号代码的默认值为15,遇到特殊的进程可输入信号代码9将其删除.再按确定
可看见进程被删除了.
2. 使用系统监视器
下面是用图形界面来看每个进程使用CPU的情况.
选择"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命令.
这里还可以在"搜索"文本框输入某个进程名,查看其执行情况.
例如选中进程名为"X"的进程.
点右键可以进行一些杀死进程等操作.
在资源监控器下查看当前系统的CPU,内存和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选择编辑里面的"首选项"出现上面窗口.可设置更新间隔时间等.
设置图形的更新速度,背景颜色和风格颜色.
3 .捕获进程状态
要查看系统中执行的进程时,ps(process status)是经常使用的命令.
其中PID表示里程的ID号,供系统辨识和处理,TTY表示用户使用的终端代号,TIME表示程序所消耗的CPU的时间,CMD表示正执行的程序或命令.
下面看较详细的说明
执行ps命令,若加上参数U则提供更强的功能,加上参数L是另一种较详细的格式表示,-LA是查看其它用户所运行的进程,看上图.
下面看查看后台的进程
单独使用ps命令所看到的进程列表,都是在前台执行的进程,但并非所有进程都在前台执行,也有不少进程隐藏在后台执行.查看系统的每位用户的全部进程,加上参数aux:
 
下面看将进程清单排序
ps命令中有sort参数,可把进程按照执行的时间,PID和UID等进行排序
上面是按照PID来排序的.
下面来看搭配其它命令查询进程
由于ps -aux命令会列出系统中执行的所有进程,因此反而不容易找到特定的进程,这时可以搭配其它命令使用,如grep
查询包含字符串rpc的进程
4. 删除进程
要删除某些进程时,除了使用top命令的K键功能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文本模式下执行kill命令将进程删除,通常它可以搭配ps命令使用.]
上面是top命令显示出来的,然后用kill 杀掉180进程.
一般情况下,只使用kill命令加上欲删除的进程PID即可,但有些时候,某些进程可能无法顺利被删除,这时可以再加上参数试试.加上"-15"来强行删除180进程,仅用于KILL命令无法删除的情况.
假若该进程还是不能被删除,可以强制执行.使用参数"-9",一般是在使用参数"-15"都无法删除时采用此法
5. 控制进程优先级
进程在系统中执行时,在占用CPU的权力方面有优先级差别.有些进程比较重要需要先执行,以提高整个程序的执行效率.有些进程可能不是很重要,优先级则可低些,遇到重要的进程时,就会空出CPU资源,供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级使用,进程使用CPU的权力虽有高低之分,但也可以使用nice与renice命令来改变进程的优先级.
执行方式影响进程的优先级
下面用不同的方式执行者一个程序,可以看看其优先级有什么不同.
[root@ming]#xxk&
[root@ming]#nice xxk &----搭配NICE命令,但不设置优先级
[root@ming]#nice -19 xxk&---将程序的优先级设置为19
优先级的范围为-20到19,其中-20的优先级最高,而19的最低,通常执行进程时都不会搭配NICE命令,所以进程默认的优先级为0,加上NICE命令之后,优先级变成10,也就是降低优先级,至于-1到-20的优先级只有管理员才能设置,因此若无特殊考虑,一般用户无需搭配NICE命令.
修改执行中进程的优先级
要改变执行中的进程的优先级,可执行RENICE命令.
将进程3882优先级改为-1.可见更改成功.
改变某位用户拥有的进程的优先级
可按下面的命令执行
#ps -IU root ---查看用户ROOT的进程
#renice -10 -u root
#ps -IU root
 
6. 管理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都存入在/var/log目录中,可以先查看此目录下有哪些文件.
如果要先查看某个日志文件夹的内容,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日志文件即可,后面再介绍.
管理系统日志
下面用图形化的管理方式.选择"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系统日志"命令.
这里有所有的日志文件.还可以过滤信息.
 
7. 配置以太网连接
这里用图形界面来配置,选择"应用程序"/"系统设置"/"网络"命令.
这里有两块网卡.选中一块网卡,点编辑.
我这里是利用DHCP.一般配置静态IP.
如果计算机要通过路由进行通信,就要在这里配置地址和网关.
这里系统将自动显示出该计算机上所安装的网卡类型和网卡的MAC地址,如果没有显示,可以单击"探测"按键来进行MAC的探测.这个功能比WINDOWS中的网络配置先进得多了.
按编辑
这里是对适配器进行信息配置.
这里是配置IPSEC隧道和主要到主机的连接,
配置DNS
配置静态主机名到IP地址映射.
LINUX运行级别 
redhat linux 有0-6等几种运行级别。一般默认安装,系统启动后进入的运行级别是3。要切换到别的运行环境要输入#init <runlevel> 。下面列出各个运行级别的功能: 
1、 运行级别0:关机操作。 
2、 运行级别1:单用户维护模式。这种模式只能是用户root,更改 root 密码要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另外,有时文件系统损坏时进行修复,也要在这种模式下进行。
3、 运行级别2:多用户模式。所有配置文件系统被挂装,但nfs资源不可用。
4、 运行级别3:这是linux服务器的正常模式,系统资源完全可用。 
5、 运行级别4:用户自定义。 
6、 运行级别5:多用户带网络服务加图形界面(init 3加图形)。这相当于ms windows的正常模式。如果没有安装xwindow就不能启用这个级别,用命令#startx也可从运行级别3切换到运行级别5。 
7、 运行级别6:重新启动计算机。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linux服务器工作在运行级别3下,偶尔为了操作方便会使用5这个级别。linux还有另外一些运行级别,但不多用。熟练掌握上述几个运行级别对于系统维护是很有帮助。





     本文转自yangming1052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ming228/105417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目录
打赏
0
0
0
0
348
分享
相关文章
告别传统Log追踪!GOAT如何用HTTP接口重塑代码监控
本文介绍了GOAT(Golang Application Tracing)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一个Echo问答服务实例,详细展示了代码埋点与追踪技术的应用。内容涵盖初始化配置、自动埋点、手动调整埋点、数据监控及清理埋点等核心功能。GOAT适用于灰度发布、功能验证、性能分析、Bug排查和代码重构等场景,助力Go项目质量保障与平稳发布。工具以轻量高效的特点,为开发团队提供数据支持,优化决策流程。
86 33
智能运维,由你定义:SAE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 Sidecar 容器的技术,SAE 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日志采集、监控指标收集等功能。未来,SAE 将会支持 istio 多租场景,帮助用户更高效地部署和管理服务网格。
260 52
数据采集监控与告警: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运维
本文探讨了数据采集技术从“简单采集”到自动化运维的演进。传统方式因反爬策略和网络波动常导致数据丢失,而引入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告警机制可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时效性。正方强调健全监控体系的重要性,反方则担忧复杂化带来的成本与安全风险。未来,结合AI与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将向智能化、全自动方向发展,实现动态调整与智能识别反爬策略,降低人工干预需求。附带的Python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代理IP、重试策略及日志记录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程序。
数据采集监控与告警:错误重试、日志分析与自动化运维
|
29天前
|
基于 PHP 语言的滑动窗口频率统计算法在公司局域网监控电脑日志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在当代企业网络架构中,公司局域网监控电脑系统需实时处理海量终端设备产生的连接日志。每台设备平均每分钟生成 3 至 5 条网络请求记录,这对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这种高频写入场景时,性能往往难以令人满意。故而,引入特定的内存数据结构与优化算法成为必然选择。
29 3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智能运维,由你定义:SAE自定义日志与监控解决方案
SAE(Serverless应用引擎)是阿里云推出的全托管PaaS平台,致力于简化微服务应用开发与管理。为满足用户对可观测性和运维能力的更高需求,SAE引入Sidecar容器技术,实现日志采集、监控指标收集等功能扩展,且无需修改主应用代码。通过共享资源模式和独立资源模式,SAE平衡了资源灵活性与隔离性。同时,提供全链路运维能力,确保应用稳定性。未来,SAE将持续优化,支持更多场景,助力用户高效用云。
133 2
除了实时性能监控,Hyper-V还支持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你知道吗?
Hyper-V不仅支持实时性能监控,还具备强大的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通过事件查看器可访问详细的日志文件,涵盖虚拟机管理、配置及Hypervisor事件,帮助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警报功能支持预定义和自定义规则,可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员,确保及时响应问题,保障虚拟化环境的稳定运行。
Prometheus+Grafana监控Linux主机
通过本文的步骤,我们成功地在 Linux 主机上使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进行了监控配置。具体包括安装 Prometheus 和 Node Exporter,配置 Grafana 数据源,并导入预设的仪表盘来展示监控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松实现对 Linux 主机的系统指标监控,帮助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390 7
Linux--深入理与解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文件分析
深入理解 Linux 文件系统和日志文件分析,对于系统管理员和运维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文件系统管理涉及到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检索,而日志文件则记录了系统和应用的运行状态,是排查故障和维护系统的重要依据。通过掌握文件系统和日志文件的管理和分析技能,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0 7
【YashanDB 知识库】如何避免 yasdb 进程被 Linux OOM Killer 杀掉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探讨Linux系统中OOM Killer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当内存接近耗尽时,OOM Killer会杀死占用最多内存的进程,这可能导致数据库主进程被误杀。为避免此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OS层面关闭OOM Killer,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并重启生效;二是豁免数据库进程,由数据库实例用户借助`sudo`权限调整`oom_score_adj`值。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数据库进程免受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影响。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