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 pro系统加入ubuntu server 10.4域控(DC)

简介:

前言:

    在windows环境下,如果是大型网络环境工作组方式显然是不能胜任的,域模式是windows的精典应用。在linux/GNU的操作系统下能不能实现域模式,把一台机器配置成DC,来替代windows server ,答案是可以的,利用samba就可以实现。不过,我觉得在功能上,易操作上没有windows 下DC强。在上篇文章中是把ubuntu系统的计算机加入到windows域中,今天实现把windows xp系统的计算机加入到ubuntu server的域中。

实验前要了解以下知识点:

(1)samba要用的以下两个daemons:(摘自鸟哥私房菜)

nmbd :这个 daemon 是用来管理工作群组啦、NetBIOS name 啦等等的解析。 主要利用 UDP 协议开启 port 137, 138 来负责名称解析的任务;

smbd :这个 daemon 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管理 SAMBA 主机分享的目录、档案与打印机等等。 主要利用可靠的 TCP 协议来传输数据,开放的端口口为 139 及 445(不一定存在) 。

(2)计算机的NetBIOS名与主机不同,samba是建在IBM开发的NetBIOS协议上的。

在windows 下可以用nbtstat -n 来查看目前计算机注册的NETBIOS名,它为16字符,前15个字符可以定义,第16个不可以自定义,代表一种服务。在ubuntu 中的NETBIOS名可以在/etc/samba/smb.conf中利用netbios name设置。与此相关的有一个叫lmhosts的文件,在windows及linux下都叫这个名。它的功能与hosts文件相似。

环境:

(1)域名:lab.cn,域控的操作系统ubuntu server 10.4

(2)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 专业版,不能是windows xp 家庭版;NetBIOS名为www。

操作:

1,安装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libpam-smbpass

2,配置samba,修改/etc/samba/smb.conf

workgroup = lab.cn 
security = user 
domain logons = yes

#domain logons设置决定了用户能否利用PDC进行登录

domain Master = yes

#PDC要设置为yes,BDC要设置为no。说明看结束语内容。
gon path = \\%N\%U\profile

#登录后的用户配置文件存放的地方,在域控的/home/用户名/profile目录下
logon drive = H:

#登录后默认目录挂载成H盘
logon home = \\%N\%U

#登录用户的家目录,在域控的/home/用户名目录下
logon script = logon.cmd

#logon.cmd一定要放在netlogon目录下,并要注意因在linux与windows下的断行符不同,所以在linux下写的内容要转换成能在windows下能识别的格式。它的作用时初始化用户的登录环境。

domain07

domain12

domain13

#sudo mkdir –p /srv/samba/netlogon

#sudo touch /srv/samba/netlogon/logon.cmd

对smb.conf的语法是否正确时行检查

#sudo testparm

#sudo service smbd reload

要把客户端计算机加入到域中,需要root账号,所以我们用smbpasswd命令建立samba用户root

#sudo smbpasswd -a root

建立计算机账号

#sudo useradd –M –s /bin/false –d /dev/null www$

#sudo smbpasswd –a –m www$

3,把windows xp 专业版客户端加入到域中

加入域”网络ID”或“更改”两个按钮都可以,我们这里采用“网络ID“

 提示找不到计算机的账户,这个没关系,再次输入主机的NetBIOS 名,域名

出现以上图示说明加入域成功。重新开机,并用域控上用户登录,登录的方式与登录windows的域控一样。

 登录后能看到以下内容

 

这里的H盘,就是用户配置文件的位置。此时用户也可以更改密码,并能同步到域控上。也可以脱离域。

结束语:

     配置过程参考了https://help.ubuntu.com/10.04/serverguide/C/samba-dc.html,还有BDC的配置没有实验,在现在的windows server 中不存在PDC与BDC了,都是DC。从过程来看比想象中要简单,这个域控能不能像windows的域控那样强大没有仔细的学习,希望samba4在这方面得到加强,服务器端用LINUX/GNU系统,客户端用windows系统,在目前来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将来在客户端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工作,我想linux/GNU系统会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总觉的这个DC不是很稳定。

通过配置samba还学习到以下知识点:(来自网络)

(1)什么是浏览(Browse): 
在SMB协议中,计算机为了访问网络资源,就需要了解网络上存在的资源列表(例如在Windows下使用网络邻居查看可以访问的计算机),这个机制就被称为浏览(Browse)。虽然SMB协议中经常使用广播的方式,但如果每次都使用广播的方式了解当前的网络资源(包括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和各个计算机上的服务资源),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浪费较长的查找时间,因此最好在网络中维护一个网络资源的列表,以方便查找网络资源。只有必要的时候,才重新查找资源,例如使用Windows下的查找计算机功能。 
但没有必要每个计算机都维护整个资源列表,维护网络中当前资源列表的任务由网络上的几个特殊计算机完成的,这些计算机被称为Browser,这些Browser通过记录广播数据或查询名字服务器来记录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Browser并不是事先指定的计算机,而是在普通计算机之间通过自动进行的推举产生的。不同的计算机可以按照其提供服务的能力,设置在推举时具备的不同权重。为了保证一个Browser停机时网络浏览仍然正常,网络中常常存在多个Browser,一个为主Browser(Master Browser),其他的为备份Browser。

(2)local master = yes|no 
这个参数指定nmbd是否试图成为本地主浏览器,默认值是yes,如果设为no则samba服务器就永远都不会成为本地主浏览器。但即使设置了yes,也不等于samba服务器就会成为本地主浏览器。只是参与本地主浏览器选择。

(3)domain master = yes|no 
这个参数让nmbd成为一个域浏览器,取得各本地主浏览器的浏览列表,并将整个域的浏览列表递交给各本地主浏览器。 
(4)preferred master = yes|no 
这个参数指定nmbd是否是工作组里的首要的主浏览器,如果指定为yes,nmbd在启动的时候就强制一个浏览选择。

(5)Domain master和local master 
工作组和域这两个概念在进行浏览时具备同样的用处,都是用于区分并维护同一组浏览数据的多个计算机。事实上他们的不同在于认证方式上,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都基本上是独立的,独立对客户访问进行认证,而域中将存在一个(或几个)域控制器,保存对整个域中都有效的认证信息,包括用户的认证信息以及域内成员计算机的认证信息。浏览数据的时候,并不需要认证信息,Microsoft将工作组扩展为域,只是为了形成一种分级的目录结构,将原有的浏览和目录服务相结合,以扩大Mircrosoft网络服务范围的一种策略。 
工作组和域都可以跨越多个子网,因此网络中就存在两种Browser,一种为Domain Master Browser ,用于维护整个工作组或域内的浏览数据,另一种为Local Master Browser,用于维护本子网内的浏览数据,它和Domain Master Browser通信以获得所有的可浏览数据。划分这两种Browser 主要是由于浏览数据依赖于本地网广播来获得资源列表,不同子网之间只能通过浏览器之间的交流能力,才能互相交换资源列表。 
但是,为了浏览多个子网的资源,必须使用NBNS名字服务器的解析方式,没有NBNS的帮助,计算机将不能获得子网外计算机的NetBIOS名字。Local Master Browser也需要查询NetBIOS名字服务器以获得Domain Master Browser的名字,以相互交换网络资源信息。 
由于域控制器在域内的特殊性,因此域控制器倾向于被用做Browser,主域控制器应该被用作Domain Master Browser,他们在推举时设置的权重较大。



本文转自xcjguto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xuchengji/409768


相关文章
|
2月前
|
Kubernetes Ubuntu 网络安全
Ubuntu系统关闭防火墙的正确方式
Ubuntu系统关闭防火墙的正确方式
470 2
|
1月前
|
Ubuntu Linux 索引
Centos 7、Debian及Ubuntu系统中安装和验证tree命令的指南。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CentOS 7、Debian和Ubuntu系统中安装并验证 `tree`命令。在命令行界面中执行安装命令,然后通过版本检查确认安装成功。这保证了在多个平台上 `tree`命令的一致性和可用性,使得用户无论在哪种Linux发行版上都能使用此工具浏览目录结构。
238 78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手动清除Ubuntu系统中的内存缓存的步骤
此外,只有系统管理员或具有适当权限的用户才能执行这些命令,因为这涉及到系统级的操作。普通用户尝试执行这些操作会因权限不足而失败。
446 22
|
2月前
|
存储 Ubuntu 文件存储
Ubuntu 22.04 系统扩充存储空间指南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Ubuntu 22.04系统上扩充存储空间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常规的做法是添加新的硬盘驱动器,扩展现有分区或清理不必要的文件。考虑到数据安全,扩展分区时务必进行数据备份。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图形化工具如GParted来处理分区相关问题,因为它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和较低的错误风险。若要使用LVM或命令行工具,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确保操作正确。在选择适合的方法时,应权衡成本、便利性和自己的技术能力。
244 12
|
2月前
|
Ubuntu 网络协议 虚拟化
在VMware环境安装Ubuntu Server中遇到的无法安装问题
安装Ubuntu Server中遇到的无法安装问题解决思路
|
2月前
|
Ubuntu 安全
修复Ubuntu系统文件损坏问题:手动fsck指令
总结一下,使用 `fsck`修复文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诊断问题、安全卸载文件系统、执行检查与修复、并且通常在维护模式下完成。这个过程对于维护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虽然命令和步骤可以按照标准手册执行,但每个系统的具体情况可能都有所不同,因此修复操作需要对系统和维护命令有所了解。在执行这一系列操作时请确保谨慎,并对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丢失。
466 8
|
3月前
|
Ubuntu Linux UED
Ubuntu和Debian系统与Hat Linux系列的使用比较
所以,如果你想搞一个家用服务器,或者是个人使用,喜欢新鲜事物,那Ubuntu可能是你的最好选择。如果你需要一个在商业环境中经受住考验的系统,那Fedora或CentOS可能更符合你的口味。不过记住,CentOS现在是CentOS Stream,中途换马了,所以如果你是稳定性的极端追求者,可能得考虑一下这一变化。而Debian,则适合那些对稳定性需求极高,不太追求软件版本新旧的用户。
137 26
|
2月前
|
监控 Ubuntu 安全
Ubuntu系统全常用操作指令
本文汇总了Ubuntu系统下与域控制器交互的常用命令和文件操作技巧,涵盖文件管理、权限控制、网络通信、共享挂载及软件包管理等方面,助你高效运维与快速排查问题。
236 0
|
2月前
|
Ubuntu 搜索推荐 Linux
指导如何在Ubuntu系统中卸载QT Creator。
综上所述,通过终端,我们可以灵活地卸载QT Creator,这种方法既高效又有效。根据QT Creator安装时的具体方式与版本,相应的卸载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执行上述任何命令时,务必确保替换成适用于您系统的具体命令与文件路径。
243 0
|
2月前
|
Ubuntu 网络安全 PHP
使用Ubuntu与宝塔搭建IT资产管理系统 - Chemex
随着企业员工增多,Excel和Microsoft List已无法满足IT资产管理需求。本文对比了三款免费系统:Snipt-it、GLPi 和国产 Chemex,最终选择界面友好、易用性强的 Chemex。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宝塔环境下部署 Chemex 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搭建、网站配置、数据库设置、权限管理及后续维护方法,适合中小企业快速搭建高效的 IT 资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