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广贤> 正文

数据库隔离级别

简介:
+关注继续查看

数据库隔离级别有四种,应用《高性能mysql》一书中的说明:

 

然后说说修改事务隔离级别的方法:

1.全局修改,修改mysql.ini配置文件,在最后加上

1 #可选参数有: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2 [mysqld]
3 transaction-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这里全局默认是REPEATABLE-READ,其实MySQL本来默认也是这个级别

2.对当前session修改,在登录mysql客户端后,执行命令:

 

要记住mysql有一个autocommit参数,默认是on,他的作用是每一条单独的查询都是一个事务,并且自动开始,自动提交(执行完以后就自动结束了,如果你要适用select for update,而不手动调用 start transaction,这个for update的行锁机制等于没用,因为行锁在自动提交后就释放了),所以事务隔离级别和锁机制即使你不显式调用start transaction,这种机制在单独的一条查询语句中也是适用的,分析锁的运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再来说说锁机制:
共享锁:由读表操作加上的锁,加锁后其他用户只能获取该表或行的共享锁,不能获取排它锁,也就是说只能读不能写

排它锁:由写表操作加上的锁,加锁后其他用户不能获取该表或行的任何锁,典型是mysql事务中的

锁的范围:

行锁: 对某行记录加上锁

表锁: 对整个表加上锁

这样组合起来就有,行级共享锁,表级共享锁,行级排他锁,表级排他锁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Id = 1 for update;

执行完这句以后

  1)当其他事务想要获取共享锁,比如事务隔离级别为SERIALIZABLE的事务,执行

  select * from user;

   将会被挂起,因为SERIALIZABLE的select语句需要获取共享锁

  2)当其他事务执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Id = 1 for update;

  update user set userAge = 100 where userId = 1; 

  也会被挂起,因为for update会获取这一行数据的排它锁,需要等到前一个事务释放该排它锁才可以继续进行

 

 

下面来说说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的实例效果,例子使用InnoDB,开启两个客户端A,B,在A中修改事务隔离级别,在B中开启事务并修改数据,然后在A中的事务查看B的事务修改效果:

 

1.READ-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级别

  1)A修改事务级别并开始事务,对user表做一次查询

   

 

  2)B更新一条记录

   

 

  3)此时B事务还未提交,A在事务内做一次查询,发现查询结果已经改变

   

 

  4)B进行事务回滚

   

 

  5)A再做一次查询,查询结果又变回去了

   

 

  6)A表对user表数据进行修改

   

 

  7)B表重新开始事务后,对user表记录进行修改,修改被挂起,直至超时,但是对另一条数据的修改成功,说明A的修改对user表的数据行加行共享锁(因为可以使用select)

   

 

  可以看出READ-UNCOMMITTED隔离级别,当两个事务同时进行时,即使事务没有提交,所做的修改也会对事务内的查询做出影响,这种级别显然很不安全。但是在表对某行进行修改时,会对该行加上行共享锁

 

2. READ-COMMITTED(读取提交内容)

  1)设置A的事务隔离级别,并进入事务做一次查询

   

 

  2)B开始事务,并对记录进行修改

   

 

  3)A再对user表进行查询,发现记录没有受到影响

   

 

  4)B提交事务

   

 

  5)A再对user表查询,发现记录被修改

   

 

  6)A对user表进行修改

   

 

  7)B重新开始事务,并对user表同一条进行修改,发现修改被挂起,直到超时,但对另一条记录修改,却是成功,说明A的修改对user表加上了行共享锁(因为可以select)

   

   

 

  READ-COMMITTED事务隔离级别,只有在事务提交后,才会对另一个事务产生影响,并且在对表进行修改时,会对表数据行加上行共享锁

 

3. REPEATABLE-READ(可重读)

  1)A设置事务隔离级别,进入事务后查询一次

   

 

  2)B开始事务,并对user表进行修改

   

 

  3)A查看user表数据,数据未发生改变

   

 

  4)B提交事务

   

 

  5)A再进行一次查询,结果还是没有变化

   

 

  6)A提交事务后,再查看结果,结果已经更新

   

 

  7)A重新开始事务,并对user表进行修改

   

   

  8)B表重新开始事务,并对user表进行修改,修改被挂起,直到超时,对另一条记录修改却成功,说明A对表进行修改时加了行共享锁(可以select)

   

   

 

  REPEATABLE-READ事务隔离级别,当两个事务同时进行时,其中一个事务修改数据对另一个事务不会造成影响,即使修改的事务已经提交也不会对另一个事务造成影响。

  在事务中对某条记录修改,会对记录加上行共享锁,直到事务结束才会释放。

 

4.SERIERLIZED(可串行化)

  1)修改A的事务隔离级别,并作一次查询

   

 

  2)B对表进行查询,正常得出结果,可知对user表的查询是可以进行的

   

 

  3)B开始事务,并对记录做修改,因为A事务未提交,所以B的修改处于等待状态,等待A事务结束,最后超时,说明A在对user表做查询操作后,对表加上了共享锁

   

 

  SERIALIZABLE事务隔离级别最严厉,在进行查询时就会对表或行加上共享锁,其他事务对该表将只能进行读操作,而不能进行写操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数据库 - 事务 - 隔离级别 - 汇总
数据库 - 事务 - 隔离级别 - 汇总
14 0
14_ 数据库 _ 事务
14_ 数据库 _ 事务
26 0
MySQL数据库之事务(下)
一、事务的概念 事务是一种机制、一个操作序列,包含了一组数据库操作命令,并且把所有的命令作为一个 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即这一组数据库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逻辑单元,在数据库系统上执行并发操作时,事务是最小的控制单元。 事务适用于多用户同时操作的数据库系统的场景,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交易系统等等。 事务通过事务的整体性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能够提高在向表中更新和插入信息期间的可靠性。
40 0
MySQL数据库之事务(上)
一、事务的概念 事务是一种机制、一个操作序列,包含了一组数据库操作命令,并且把所有的命令作为一个 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即这一组数据库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逻辑单元,在数据库系统上执行并发操作时,事务是最小的控制单元。 事务适用于多用户同时操作的数据库系统的场景,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交易系统等等。 事务通过事务的整体性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能够提高在向表中更新和插入信息期间的可靠性。
33 0
数据库 事务
数据库 事务
33 0
浅析数据库并发控制机制
数据库事务隔离发展标准 一文中,从标准制定的角度介绍了数据库的隔离级别,介绍了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等隔离级别的定义。本文就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常见的实现事务隔离的机制,称之为并发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
123 0
【数据库】一个简单的事务模型(ACID)
一个简单的事务模型(ACID)
48 0
【事务隔离级别】——三步了解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
 要了解事务的隔离级别,推荐您从以下三个步骤来了解。
58 0
【事务隔离级别】——深度探索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的方式有很多种,上篇文章中只简单提到了理论知识,这里数据库以MySQL为例,来动手设置一下事务的隔离级别并观察一下事务的隔离级别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48 0
+关注
文章
问答
文章排行榜
最热
最新
相关电子书
更多
数据库2025 V3
立即下载
为什么PostgreSQL是最适合去O的数据库
立即下载
One Box: 解读事务与分析一体化数据库 HybridDB for MySQL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