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嗅探技术浅析

简介:

一.嗅探可以做什么?为什么需要嗅探?

  嗅探(sniff),就是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而数据包里面一般会包含很多重要的私隐信息,如:你正在访问什么网站,你的邮箱密码是多少,你在和哪个MM聊QQ等等......而很多攻击方式(如著名的会话劫持)都是建立在嗅探的基础上的。

二.嗅探技术

  在集线器盛行的年代,要做嗅探是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干,集线器自动会把别人的数据包往你机器上发。但是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交换机已经代替集线器成为组建局域网的重要设备,而交换机不会再把不属于你的包转发给你,你也不能再轻易地监听别人的信息了(不熟悉集线器和交换工作原理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网络基础知识1:集线器,网桥,交换机》),注意,只是不再轻易地,不是不行!呵呵,要在交换机网络下做嗅探还是有方法的,接下来我总结一下最近看到的关于交换机网络嗅探的一些方法:>

1.基于ARP欺骗的嗅探技术(对ARP攻击不熟悉可以参看我另外两篇文章《Arp小记》《Arp攻击实战》

  以前搞ARP攻击没什么意思,它顶多就是把一些机器搞得不能上网,真的没啥意思,但自从交换机成为架设局域网的主流设备后,ARP攻击有了新的用途:用ARP欺骗辅助嗅探!原理很简单,先看看下面两幅图:

  

  左图是正常通信时,两台机器数据流向。右图是B被A机器ARP欺骗后,两台机器的数据流向,着重看右图,B被ARP欺骗后,数据的流向改变了,数据先是发给了A,然后再由A转发给网关;而从网关接收数据时,网关直接把发给B的数据转发给了A,再由A转发给B,而A的自己的数据流向是正常的。现在B的数据全部要流经A,如果A要监听B是易于反掌的事情了。

  再简单说说这个ARP欺骗的过程吧,也就是怎么实现改变B的数据流向:

  1).现在架设A的IP地址是192.168.1.11,MAC地址是:11-11-11-11-11-11;B的IP地址是192.168.1.77,MAC地址是77-77-77-77-77-77;网关IP地址是192.168.1.1,MAC地址是:01-01-01-01-01-01。

  2).A发送ARP欺骗包(ARP应答包)给B,告诉B:我(A)是网关,你把访问外网的数据发给我(A)吧!ARP欺骗包如下:

  SrcIP: 192.168.1.1 ,SrcMAC:11-11-11-11-11-11

  DstIP: 192.168.1.77 ,DstMAC:77-77-77-77-77-77

  3).A发送ARP欺骗包(ARP应答包)给网关,告诉网关:我(A)是机器B,结果网关把所有给B的数据都发到A那里了。ARP欺骗包如下:

  SrcIP: 192.168.1. 77,SrcMAC:11-11-11-11-11-11

  DstIP: 192.168.1. 1,DstMAC:01-01-01-01-01-01

  4).机器A有一个辅助用的转发软件,它负责把“网关->B”和“B->网关”的数据包转发。

至此,ARP欺骗的辅助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用你的嗅探器进行偷窥了~噢~哈哈!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一下的:

  1).ARP欺骗包每隔一段时间要发一次,否则网关和B的ARP缓存会更新!

  2).ARP欺骗完成后,网关的ARP记录会有两记录的MAC地址是相同的,分别是:192.168.1.11(11-11-11-11-11-11)和192.168.1.77(11-11-11-11-11-11),这样可能会比较明显,嗯~可以把A自己在网关的ARP缓存改了:192.168.1.11(01-10-01-10-01-10,乱写一个),但这样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MAC是乱写的,局域网内根本没有这个MAC地址的机器,根据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网关发给192.168.1.11这IP的机器的数据将会被广播。第二个是,此刻你(A)的正常与外界通信的能力将会丧失。可以权衡考虑一下。

  以前的一篇文章《Arp攻击实战》,里面所使用的ARP攻击工具:"WinArpAttacker",它就有利用这种原理进行嗅探的功能,见下图:

  

2.欺骗交换机缓存

  用ARP欺骗辅助嗅探是一种比较旧的方式,现在的局域网机器很多都装了ARP防火墙!如果机器装了ARP防火墙,上面的嗅探方式就没用了:<,那还有其他的方式吗?嗯~有!那就是欺骗交换机缓存!

  cncert的一个很出名的会话劫持工具SSCLONE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嗅探的,它的网站上也有专门的文章说明“欺骗交换机缓存”的嗅探方法(见参考资料)。我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原理吧。

  交换机里面有一张CAM表,记录了Mac-Port信息(这个端口对应的机器的MAC地址是什么),MAC信息的获取是:交换机从转发的数据包中提取。所谓欺骗交换机缓存,就是修改这张CAM表以达到欺骗交换机的目的!比如现在有一个4端口的交换机,它的CAM表如下:

  port1 -- 11-11-11-11-11-11

  port2 -- 22-22-22-22-22-22

  port3 -- 33-33-33-33-33-33

  port4 -- 44-44-44-44-44-44

现在port1的机器A(IP是192.168.1.11,MAC地址为11-11-11-11-11-11)想要嗅探port2的机器B(IP是192.168.1.22,MAC地址为22-22-22-22-22-22),怎么办呢?呵呵~流程如下:

  机器A对外发送一个数据包,如下:

  SrcIP:192.168.1.11  ScrMac:22-22-22-22-22-22

  DstIP:xxx.xxx.xxx.xxx(随便写),DstMac:xx-xx-xx-xx-xx-xx(随便写)

  此时,交换机收到这个包,发现在原来CAM里面,port1对应的机器MAC地址是11-11-11-11-11-11,怎么现在变为:22-22-22-22-22-22了呢??哦,应该是这台机器的MAC地址变了吧~好!那我更新CAM表!

  更新后的交换机CAM表如下:

  port1 -- 22-22-22-22-22-22

  port2 -- 22-22-22-22-22-22

  port3 -- 33-33-33-33-33-33

  port4 -- 44-44-44-44-44-44

现在有port1和port2对应的MAC地址是一样的。如果现在网关(假设现在port4连接的是网关)来了一个数据包是给机器B(IP是192.168.1.22,MAC地址为22-22-22-22-22-22),交换机会顺序查询此刻的CAM表来确定该数据包转发去哪个端口!在查询port1时,发现此端口对应MAC地址和数据包里的MAC地址相同,交换机直接就把包转发到port1的机器A了,由于该包已转发完毕,交换机继续处理下一个数据包......就这样,数据包又再次落入充满窥探欲望的人手中!

  这里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A收到包后,还是需要转发给B的,不然B和外面的对话就中断了。

  2).当A把包转发给B时,需要修复交换机的CAM表。

当你看完以上这两点注意时,可能会发现利用这种的一些缺陷:

  1).A在转发包给B时需要恢复CAM表,转发后又要再次欺骗。如果在转发包时,网关来了一个数据给B,此时的CAM表是正确的,交换机会把这个数据会直接发给B,A无法监听到这个包,由于每次转发都需要完成以上操作,导致CAM表刷新相当频繁,最后的结果是,A监听到的数据很不完整。

  2).你接的交换机的端口号决定着你的命运!

  如果B接的port1端口,A接的是port2端口,那么,用这种方式,A将永远也嗅探不到B的信息,更悲观的想一下,如果你连接的是这个交换机最后一个端口呢??!:<

  3).跨交换机进行嗅探丢包非常多!

  看下图:

  

现在交换机A连接交换机B的port1,机器C连接port2,如果没有机器B的话,机器A还是能比较顺利监听机器到C的信息的,但是有了机器B就不同了,交换机的CAM表里port1这条记录,会因为机器A和机器B的发包而经常改变。导致的问题大家也可以想到了。

  现在,防止欺骗交换机缓存的方法只有在交换机处绑定port-mac这对信息,但由于这和交换机原先设计的理念有矛盾,故这个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没有办法防止:<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无线网已经兴起了,和集线器时代一样,在无线网络监听别人的信息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无线网的安全也值深思呀~

  有什么想法大家踊跃发言呀~!:>

三.参考资料:

1.http://www.cncert.net/TEC/network/2008-7-26/161.html

2.http://blog.csdn.net/zhihui13/archive/2008/10/10/3048272.aspx



本文转自hyddd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yddd/archive/2009/01/21/1379531.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单位网络监控软件:Java 技术驱动的高效网络监管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单位网络监控软件至关重要。该软件能精准监管单位网络活动,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网络流量监测、访问控制及连接状态监控等模块,实现高效网络监管,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219 11
|
26天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安全
Netty 高性能网络编程框架技术详解与实践指南
本文档全面介绍 Netty 高性能网络编程框架的核心概念、架构设计和实践应用。作为 Java 领域最优秀的 NIO 框架之一,Netty 提供了异步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用于快速开发可维护的高性能协议服务器和客户端。本文将深入探讨其 Reactor 模型、ChannelPipeline、编解码器、内存管理等核心机制,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性能的网络应用系统。
166 0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基于 C# 基数树算法的网络屏幕监控敏感词检测技术研究
随着数字化办公和网络交互迅猛发展,网络屏幕监控成为信息安全的关键。基数树(Trie Tree)凭借高效的字符串处理能力,在敏感词检测中表现出色。结合C#语言,可构建高时效、高准确率的敏感词识别模块,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90 2
|
9月前
|
边缘计算 容灾 网络性能优化
算力流动的基石:边缘网络产品技术升级与实践探索
本文介绍了边缘网络产品技术的升级与实践探索,由阿里云专家分享。内容涵盖三大方面:1) 云编一体的混合组网方案,通过边缘节点实现广泛覆盖和高效连接;2) 基于边缘基础设施特点构建一网多态的边缘网络平台,提供多种业务形态的统一技术支持;3) 以软硬一体的边缘网关技术实现多类型业务网络平面统一,确保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边缘网络已实现全球覆盖、差异化连接及云边互联,支持即开即用和云网一体,满足各行业需求。
252 4
|
5月前
|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高级并发与网络编程技术。
可以看出,Python的高级并发和网络编程极具挑战,却也饱含乐趣。探索这些技术,你将会发现:它们好比是Python世界的海洋,有穿越风暴的波涛,也有寂静深海的奇妙。开始旅途,探索无尽可能吧!
125 15
|
10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详解及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通过灵活更换IP地址,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网络安全测试等领域。本文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涵盖HTTP、SOCKS代理及代理池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代码示例。同时探讨配置动态代理IP后如何通过智能调度、负载均衡、优化协议选择等方式提升网络性能,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访问。
995 2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组件——人工神经元和反向传播算法自提出以来鲜有根本性突破。穿孔反向传播(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技术通过引入“树突”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传统神经元的增强。该技术利用基于协方差的损失函数训练树突节点,使其能够识别神经元分类中的异常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模型精度(如BERT模型准确率提升3%-17%),还能实现高效模型压缩(参数减少44%而无性能损失)。这一革新为深度学习的基础构建模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和大规模模型优化场景。
201 16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
5月前
|
监控 算法 JavaScript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129 4
|
6月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