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并排序的分析与Java实现

简介:

归并操作(merge),也叫归并算法,指的是将两个已经排序的序列合并成一个序列的操作。
归并排序算法依赖归并操作。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
归并排序在众多排序算法中既是稳定排序,效率也比较高,同时,归并排序不仅可以用于内排序,还可以用于外排序。

1.两个有序数列的合并

设两个有序数列放在同一向量中相邻的位置上:R[low..m],R[m+1..high],先将它们合并到一个局部的暂存向量 R1中,待合并完成后将 R1 复制回 R[low..high]中。
(1)合并过程
合并过程中,设置 i,j 和 p 三个指针,其初值分别指向这三个记录区的起始位置。

合并时依次比较 R[i]和 R[j]的关键字,取关键字较小的记录复制到 R1[p]中,然后将被复制记录的指针 i 或 j 加 1,以及指向复制位置的指针 p 加 1。

重复这一过程直至两个输入的子文件有一个已全部复制完毕,此时将另一非空的子文件中剩余记录依次复制到 R1 中即可。

(2)动态申请 R1
实现时,R1 是动态申请的,因为申请的空间可能很大,所以在工程上应用时,可能需要加入申请空间是否成功的处理。

2.归并排序的实现

(1)二路归并的思路
将数组划均分为两个子数组;
对两个字数组进行排序;
将排序好的两个字数组归并。
所谓 N路归并 是指将数组均分为N个子数组,将字数组排序后再归并。二路归并是归并排序的最一般的情况。


(2)归并排序实现的一般化过程
申请空间,使其大小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之和,该空间用来存放合并后的序列
设定两个指针,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入到合并空间,并移动指针到下一位置
重复步骤3直到某一指针到达序列尾
将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合并序列尾

(3)实现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public  class  Merg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 arr= new  int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for ( int  i= 0 ;i<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arr[i]+ "," );          
         }
         //想起引用传递和值传递的问题,数组是引用传递,不需要什么返回值
         sort(arr,arr.length);
         System.out.println( "排序后" ); 
         for ( int  i= 0 ;i<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arr[i]+ "," );          
         }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 int [] arr, int  n){
         if (arr== null  || n< 2 ){
             return ; //边界情况
         }
         divide(arr, 0 ,n- 1 );
     }
 
     /**
      *
      *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
      * @param left 待排序区间左侧下标
      * @param right 待排序区间右侧下标
      */
     public  static  void  divide( int [] arr, int  left, int  right){
         
         if (left>=right){
             return ;
         }
         int  m=(left+right)/ 2 ; //从中间开始分成两个区间进行归并
         divide(arr,left,m); //一直递归划分直到区间长度为1
         divide(arr,m+ 1 ,right);
         //开始逐级往上进行归并操作
         binaryMerge(arr,left,m,right); //第一次进行merge操作的递归栈最深层此时是merge(arr,0,0,1)
     }
     
     /**
      * 对数组arr[left...right]位置进行递归的归并排序
      * @param arr
      * @param left
      * @param rigtht
      * @param temp
      */
     public  static  void  binaryMerge( int [] arr, int  left, int  m, int  right){
         /**
          *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指的就是最大长度为n的临时数组
          */
         int [] temp= new  int [right-left+ 1 ];
         int  l=left; //
         int  r=m+ 1 ; //
         int  index= 0 ; //
         
         while (l<=m && r<=right){
             if (arr[l]<arr[r]){
                 temp[index]=arr[l];
                 index++;
                 l++;
             } else {
                 temp[index]=arr[r];
                 index++;
                 r++;
             }
         }
         
         /**
          * 交换完了如果哪一侧数组还有剩余,则全部赋值
          * 实际的一次归并下面的两个while循环只会执行一个
          * warn!不要漏了等于的情况!否则会每两个元素丢失一个元素
          */
         while (l<=m){
             temp[index]=arr[l];
             index++;
             l++;
         }
         
         while (r<=right){
             temp[index]=arr[r];
             index++;
             r++;
         }
         
         /**
          * 用临时数组的部分排序的序列全部替换待排序数组中对应的部分
          * 这里应该用temp.length,不能用arr.length
          */
         for ( int  i= 0 ;i<temp.length;i++){
             //注意是left,此时的l是已经变化了的
             arr[left+i]=temp[i];
         }
         
     }
     
}

  

(4)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归并排序的最好、最坏和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nlogn),而空间复杂度是O(n),
比较次数介于(nlogn)/2和(nlogn)-n+1,赋值操作的次数是(2nlogn)。因此可以看出,归并排序算法比较占用内存,但却是效率高且稳定的排序算法。

3.空间复杂度为O(1)的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O(N),
通过优化可以把空间复杂度降为O(1),通过手摇算法,
但实际上通过手摇算法后,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会上升。

4.多路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的思想可以用于外排序。
外排序是相对内排序而言的,在常规的小规模排序过程中,都是直接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排序处理的,而对于数据量极大的排序问题,这种方式是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外排序来进行,先将数据划分成多个规模能在内存中处理的子集,对各个子集排序后存放在临时的磁盘文件上,然后再将这些子集归并到输出文件中。

这个过程要使用到多路归并。

 



本文转自邴越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binyue/p/3421123.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8天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 集合框架详解:系统化分析与高级应用
本文深入解析Java集合框架,涵盖List、Set、Map等核心接口及其常见实现类,如ArrayList、HashSet、HashMap等。通过对比不同集合类型的特性与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选择最优方案。同时介绍Iterator迭代机制、Collections工具类及Stream API等高级功能,提升代码效率与可维护性。适合初学者与进阶开发者系统学习与实践。
35 0
|
22天前
|
人工智能 JSON Java
列表结构与树结构转换分析与工具类封装(java版)
本文介绍了将线性列表转换为树形结构的实现方法及工具类封装。核心思路是先获取所有根节点,将其余节点作为子节点,通过递归构建每个根节点的子节点。关键在于节点需包含 `id`、`parentId` 和 `children` 三个属性。文中提供了两种封装方式:一是基于基类 `BaseTree` 的通用工具类,二是使用函数式接口实现更灵活的方式。推荐使用后者,因其避免了继承限制,更具扩展性。代码示例中使用了 Jackson 库进行 JSON 格式化输出,便于结果展示。最后总结指出,理解原理是进一步优化和封装的基础。
|
3月前
|
存储 Java 开发者
【潜意识Java】深入详细理解分析Java中的toString()方法重写完整笔记总结,超级详细。
本文详细介绍了 Java 中 `toString()` 方法的重写技巧及其重要
127 10
【潜意识Java】深入详细理解分析Java中的toString()方法重写完整笔记总结,超级详细。
|
3月前
|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API
【潜意识Java】javaee中的SpringBoot在Java 开发中的应用与详细分析
本文介绍了 Spring Boot 的核心概念和使用场景,并通过一个实战项目演示了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 RESTful API。
77 5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潜意识Java】了解并详细分析Java与AIGC的结合应用和使用方式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Java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结合,实现智能文本生成。
335 5
|
3月前
|
SQL Java 数据库连接
【潜意识Java】Java中JDBC过时方法的替代方案以及JDBC为什么过时详细分析
本文介绍了JDBC中一些常见过时方法及其替代方案。
68 5
|
3月前
|
SQL Java API
|
3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潜意识Java】深度分析黑马项目《苍穹外卖》在Java学习中的重要性
《苍穹外卖》项目对Java学习至关重要。它涵盖了用户管理、商品查询、订单处理等模块,涉及Spring Boot、MyBatis、Redis等技术栈。
322 4
|
3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潜意识Java】使用 Ruoyi 框架开发企业级应用,从零开始的实践指南和分析问题
本文介绍了基于Spring Boot的开源企业级框架Ruoyi,涵盖环境搭建、项目初始化及用户管理模块的创建。
304 4
|
3月前
|
SQL Java 数据库连接
【潜意识Java】深入理解MyBatis的Mapper层,以及让数据访问更高效的详细分析
深入理解MyBatis的Mapper层,以及让数据访问更高效的详细分析
1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