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善于用直观简单的方式来理解事物,我也坚信,所有优秀的解决方案都是直观而简单的,我喜欢直观而简单的解决方案,也许在找到直观简单的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已经尝试了用很多复杂费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你不能把我们程序的解决方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隔壁卖青菜的阿伯解释清楚的话,说明,这个解决方案还不够好――还不够简单和直观。宇宙够复杂了吧,可是霍金却创作《时间简史》系列的科普读物,既然是科普,它的读者就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不一定非要是物理学或天文学的博士。
在软件解决方案上,为了追求直观而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发明了面向对象,之后又是N层架构、面向组件、AOP,又到现在比较热门的MDA、WebService等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个过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演进,事物越来越接近它自己的本质。比如,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动作放在一起变成了类,这样,各个类之间就有了界限,就像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独立的实体,这就向事物的本质靠近了一步。在类的基础上,我们又根据共同的语义将共同的行为剥离出来,形成接口,这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系/族,这向事物的本质又靠近了一步。整个自然界或者说整个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未来在于每个个体都能规范自己的行为,都能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友好地向外界发布自己的信息。这个个体不就是一个优秀设计的类吗?为了这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为类加入了属性和事件,以使其在发布自己信息的同时,不对外界的其它个体产生干扰;我们为类加入元数据和反射能力,使其和外界都能方便的得到自己详细身份信息。再后来,我们将业务与基础服务分离(所谓基础服务就是像事务、线程安全等内容),将业务与基础服务分离有很多好处,首先基础服务可以在不同的项目/应用中复用,这通常可以通过AOP或组件的方式进行复用;其次,业务和基础服务分离开后,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清晰,我们更容易将焦点集中到业务上,这也会使事情变得更简单,因为我们不用在实现某一业务逻辑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在什么地方插入加锁代码来确保这个逻辑是线程安全的。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对多线程、网络、数据库这些基础服务都不熟悉的时候,编写一个应用服务器,难度会是多大?我们经常都是不知如何下手,更别谈什么结构设计了。在我们慢慢的熟悉这些概念并实践了多次之后,我们就有信心来实现我们应用程序的业务功能。如果现在我们完全不用关心这些基础服务,只需关心业务逻辑,那么我们的信心不就是更大了吗?这是因为我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理解我们的业务,对我们的业务分析的越透彻,我们的设计就会越直接、越简单。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为了获得简单直接的设计,我们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小。每个组件应该自解释、自描述、并且是自给自足的。
(2)类图简单。请注意类的体积,把太庞大的类分解为多个,把耦合太紧的类融合为一个。
(3)交互图简单。
(4)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能沉淀下来的总是精华!
(5)重构、重构、再重构……,这是我最大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