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报告指出:AI不到一秒即可诊断肠癌

简介:

近期实验显示,人工智能(AI)系统能够从放大的内窥镜图像中发现直肠腺瘤(一种可转化为癌症的早期肿瘤),这是因为该系统能够将实验所用的内窥镜图像与其在机器学习阶段的3万张图像逐一进行匹配对比,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日本研究报告指出:AI不到一秒即可诊断肠癌

研究人员声称该系统已经对250名患者中的300多例直肠腺瘤进行了诊断分析,其中每张放大内窥镜图像的检测用时不逾一秒并且恶性肿瘤判断的准确率可达94%。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Week会议上,日本横滨昭和大学的研究领导者Yuichi Mori博士就此项实验作相关报告时表示:“该系统最大的突破在于AI可以在肠镜检查期间实现直肠息肉的实时光学活检,而不再依赖于内窥镜医师的技术。”

尽管该系统尚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Mori认为其能够让许多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Mori解释称:“该系统能够检测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那么则可以完全切除腺瘤(癌性)息肉,并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非肿瘤性息肉切除手术。”

Mori 补充道:“我们相信这些结论对于临床应用而言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的近期目标则是获得诊断系统的监管批准。”

将AI与其他技术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热门的探索领域。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局(NHS)与英特尔公司表示其正在合作,期望可以通过应用AI技术以提高癌症诊断的正确率。另外,由沃里克大学组织图像分析实验室牵头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建立基于人体组织细胞样本的已知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数字化资源库。

该癌症信息数据库随后将配合一定的计算程序用于自动识别该数据库内的细胞信息。据悉,该联盟最初的合作重点是肺癌。

英特尔与NHS在今年5月表示最初由谷歌公司设计的架构——包括TensorFlow——将构成该AI系统的基础并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此外,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同样在5月宣布其Data 61部门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发一款软件以检测血管再生——新血管的生长,而这也是形成癌症的前期征兆。

CSIRO方面表示,Data 61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6只实验鼠在不同癌症生长阶段的大脑与肝脏的26张高分辨3D微CT图像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一套算法以生成准确的立体血管示意图。

Data 61的软件能够随时检测血管内细微的增生以了解患者机体对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反馈情况。

对此,CSIRO表示:“血管变化的准确量化——特别是末端血管分支的数量——在精准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已不是CSIRO首次涉入癌症诊断领域。早在12月,CSIRO发布了一套全新且准确率更高的血液测试系统——名为Colvera——以检测肠癌复发,现在美国已正式投入使用。

此套血液测试系统是由CSIRO、Flinders大学与Clinical Genomics合力开发而来,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检测血液循环中肿瘤碎片DNA的癌症特异性化学信号变化从而检测肠癌是否复发。

加州的Guardant Health也在研究早期癌症检测,并且该公司在今年募集了3.6亿美元,计划在五年内完成100多万名癌症患者的肿瘤DNA排序工作,尔后将利用这些数据研发一套用于癌症诊断的血液检测系统。

南旧金山的液体活检初创企业Freenome通过结合机器学习与生物学以检测癌细胞死亡之前的无细胞DNA序列。该公司迄今为止已经募集了7120万美元,而投资公司——诸如Google Ventures等——同时也支持了Freenome的竞争对手Grail。

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DNA测序巨头Illumina的分支公司Grail在由Arch Venture Partners主导的B轮投资中募集了9亿美元,其他的投资者还包括强生旗下的创新孵化机构。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年10月31日

本文作者:李超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本文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结合图像与文本的AI Agent模型,并通过PyTorch代码实现了完整的图文问答流程。未来,多模态智能体将在医疗、自动驾驶、虚拟助手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模型优化的核心是提升不同模态的协同理解与推理能力,从而打造真正“理解世界”的AI Agent。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 Agent 在游戏、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已逐步展现出强大的自适应能力。特别是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的引入,使得智能体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自动学习最优的行为策略。本文将系统性地探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AI Agent行为决策机制,并结合代码实战加以说明。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驱动:如何用AI直接生成矢量 Logo? 技术研究与工具选择
AI 技术革新品牌标志设计,通过深度学习分析数据,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智能生成高辨识度 Logo。矢量格式(SVG)确保清晰不失真,适配各类展示场景。AI 工具高效便捷,支持个性化定制,助力品牌快速打造专业视觉形象,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198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原来AI也能“读心术”?——聊聊AI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那些突破
原来AI也能“读心术”?——聊聊AI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那些突破
137 1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UGPhysics:本科物理推理评估基准发布,助力AI+Physics交叉研究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LLM)在数学、代码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推理和生成能力,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123 0
|
9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阿里云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打通 AI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
9 月 26 日,2025 云栖大会 AI 中间件:AI 时代的中间件技术演进与创新实践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林清山发表主题演讲《未来已来:下一代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解锁 AI 应用架构新范式》,重磅发布阿里云 AI 中间件,提供面向分布式多 Agent 架构的基座,包括:AgentScope-Java(兼容 Spring AI Alibaba 生态),AI MQ(基于Apache RocketMQ 的 AI 能力升级),AI 网关 Higress,AI 注册与配置中心 Nacos,以及覆盖模型与算力的 AI 可观测体系。
|
10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Playwright与AI智能体的网页爬虫创新应用
厌倦重复测试与低效爬虫?本课程带您掌握Playwright自动化工具,并融合AI大模型构建智能体,实现网页自主分析、决策与数据提取,完成从脚本执行到智能架构的能力跃升。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聚焦 AI 应用基础设施,云栖大会 Serverless AI 全回顾
2025 年 9 月 26 日,为期三天的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圆满闭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从云原生时代迈向一个全新的 AI 原生应用时代。为了解决企业在 AI 应用落地中面临的高成本、高复杂度和高风险等核心挑战,阿里云基于函数计算 FC 发布一系列重磅服务。本文将对云栖大会期间 Serverless+AI 基础设施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
11天前
|
设计模式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负载均衡 API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大家好,我是Immerse,独立开发者、AGI实践者。分享编程、AI干货、开源项目与个人思考。关注公众号“沉浸式趣谈”,获取独家内容。Vercel新推出的AI Gateway,统一多模型API,支持自动切换、负载均衡与零加价调用,让AI开发更高效稳定。一行代码切换模型,告别接口烦恼!
133 1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