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狂风吹至传统银行业:转身非易事,核心在于融合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IT 提供商们也应当具备这样的能力,帮助用户来完成这些过程。未来,采购 IT 基础设施应当像采购一台数码相机一样,打开包装,通电,选择其中预设的功能,就能够拍出精美的照片。

传统银行的转身并非易事,尤其在经济增速不容乐观、科技技术加身的新型金融主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难以控制的外部环境。但不容否认,这些因素同时也是银行下一阶段发展的机遇与动力。目前,技术带来的提升也已经呈现出来。

近年来为银行业提供 IT 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张。 IDC 的数据表示,2016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277.23亿元,同比增长23.1%,而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36.99亿元。

对于银行、医院等传统机构而言,由于机器、架构、系统等多方面的设施逐渐过时老化,原本的底层基础设施通常无法承载太大计算量,也难以运行新的解决方案。如果规模化应用新技术,往往需要从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进行更新和每个环节的流程打通,过程十分复杂繁琐。市面上的产品多为各个环节的细分方案,一直缺少一体化的产品。如果有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能够满足他们对所有 IT 基础搭建以及新技术的需求,无疑对他们应用新型技术有着更多层面的支持。我们且以几家代表性金融机构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应用科技手段实现转型升级。

传统金融机构欠缺的是什么?

“在发展金融科技上,除了人才外,有两类资源比较重要,一是数据,一是金融业务场景。”在谈到传统商业银行究竟面临什么挑战时,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大数据风控、精准营销等金融科技应用均基于丰富的多元化数据,是传统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监管部门对银行做金融科技强调稳字当先,以安全为重,强调银行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强化运营管理,防控金融风险。”

因此,传统银行的科技系统建设,较多采用集中化模式,虽然能够提供较高的一致性,但是扩展性差、资源调度不灵活。传统的商用软件外包开发体系,虽具有较高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开放性差、采购及维护成本较高、开发敏捷性也难以满足互联网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要求。

作为金融领域的代表企业, ICBC 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吕仲涛就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金融活动和消费互联网以及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小额、高频的支付交易爆发式增长;第二,场景创新加快,给信息系统高频的升级变更带来了挑战;第三,社会化营销活动的产生以及全球化运策略营,使得信息系统始终处于高负载的情况。

基于分布式计算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为银行的科技系统软硬件投资巨大且扩展性差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企业都采用了去 IOE 的分布式技术路线,以及基于分布式处理、并行式处理、网格计算的云计算体系。

未来银行业开放式的应用系统,非常适合在分布式、云计算架构上部署或迁移。这些作用配合异地灾备、热备份、云灾备等安全管理方案后,有利于银行形成完整的业务连续性运作机制,包括主机与开放的集成一体化的调度问题,数据复制问题,智能化的监控营运问题。 

“我们需要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银监会在“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要大量应用云计算等技术,云计算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的架构和商业模式中。实际上,金融行业较其他行业更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处理。银行业在过去对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强调安全、稳定、业务连续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放开以及大互联网公司的参与,这个时候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局越来越剧烈。

在金融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上,城商行似乎比大型银行走的更快更好。例如,长沙银行打造了“未来银行”的概念,将虚拟网点、生物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嵌入其中,尝试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大数据的运用。重庆银行则开发了基于大数据计算的信贷产品“好企贷”,引入税务、征信等信息,帮助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在几小时内通过手机申请到融资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节省企业时间。

当然,除了各自专注开发之外,银行之间也有着技术上的互动。

以九江银行为例。2008年,九江银行和兴业银行共同做系统托管的时候,九江银行全行的资产只有140亿,400名员工,信息科技部的员工更是只有7人,以这样的力量支撑一家银行正常运营并对外提供服务,难度极大。九江银行首席技术官肖璟表示, “这个过程中九江银行在选择合作商的时提出了两点基本要求。第一,我们希望合作方不是单一产品的服务商,而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能够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第二,我们希望合作方能够做到业务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输出技术的同时带来业务的指导和帮助。”

雷锋网了解到,作为九江银行系统外包服务的提供商,兴业数金当时还没有从银行系统中分离出来。兴业银行一开始想为中小金融机构做核心系统,虽然金融系统需要一定的封闭性,但是兴业数金的杨忠还是选择了 OpenSystems ,是因为它具有开放,易学习、低成本的特点。

经过几年的积累,业务日益成熟。兴业数金自2007年推出中小银行信息系统托管运维服务开始,已累计为300多家合作银行提供信息化服务,提供的各项服务超过400多项。到了2008年,兴业银行不仅仅是系统输出,同时还推出了八大业务输出,包括银银合作中心,对中小金融机构推出兴业银行的金融 IT 的服务方案。2015年,兴业数字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基于 IBM 基础架构的金融平台,构建了从业务到 IT 系统到基于互联网金融云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在借助 IBM PowerSystems 服务器及 Power 云服务等方案完成基础设施云服务能力升级的同时,兴业数金宣布将实施包括专属云服务、容灾云服务、备份云服务、区块链云服务、人工智能云服务、金融组件云服务等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全面升级,不单只是为中小银行,同时也是为所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云服务平台。

实际应用效果如何?

那么,上述的这些企业,它们在尝试技术转型之后,实际成效如何?

拿工商银行为例,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工商银行已经形成了企业级规模化的运用。在基础设施变更上,也与IBM进行合作,将 IBM DB2 11投入营运。

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2012年,工商银行全部实现了服务器的虚拟化,但对于虚拟化的程度,吕仲涛觉得还不够,“我们觉得还要进行智能弹性调度,2016年我们完成了基于 OpenStack 的弹性调度体系,今年基于PaaS已经形成了2500台机器的云,为业务提供弹性的供应。”

大数据方面,工商银行在传统数据仓库发展的基础上,又加上MPP DB、Hadoop、流数据,形成了基于数据处理技术的大数据云平台,通过 API 、数据服务引擎向客户提供各种数据服务。

除此之外,工商银行还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面找痛点,“在实时交易反欺诈方面,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深度神经网络,目前在探索基于图数据库的机器学习来防范信用风险。区块链方面,我们和贵州的贵民集团合作精准扶贫的区块链项目,除此之外,我们也基于区块链做了一个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让客户点对点的进行金融资产交易。”

而九江银行也是收获颇丰,据肖璟介绍,2017年全行的资产规模突破 2700 亿,员工 3500 人,并且在银监会的评级达到 2B 级。

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于融合

今年以来,各大型银行纷纷宣布与科技公司、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农业银行与百度战略合作并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中国银行与腾讯合作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吕仲涛表示,金融科技现在炒的比较火,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金融本身是数字化驱动的行业,它和技术有天生的合作纽带。金融科技发展重要的核心在于融合。

金融和科技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银行信息化过程本就是和科技共同成长的。“围绕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技术还会进一步产生,我们觉得技术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强调实质大于形式,解决我们的痛点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综合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金机构在金融科技布局上各有优势,有着比较好的互补性。目前来看,两类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IT 的根本在于将生产变得简单

随着软硬件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像浪潮、 IBM 这些最初从事 IT 硬件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现在逐渐走向软硬件集成,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大数据为这类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除了金融领域之外,零售、教育、农业、餐饮等领域也尝试将 IT 架构带入日常生产中。8月28日,阿里巴巴推出零售通。零售通是阿里巴巴 B2B 事业群针对线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个为城市社区零售店提供订货、物流、营销、增值服务等的互联网一站式进货平台,并帮助店主进行店铺改造、数据管理和营销方案制定。阿里巴巴 CEO 张勇表示,零售通的目的是让零售店主们和大的商家、大的零售商一样,获得同样的权利。当初淘宝的出现让普通人能够不需要考虑基础架构、底层设施的技术问题,只需要利用平台提供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就能够做好零售这门生意。

IBM大中华区总经理 Jeff Rhoda 表示:“一直以来,IBM十分重视中国市场。除了在架构技术的革新方面努力外,近期在大型主机技术、 POWER9 架构、 PowerAI 人工智能框架、支持机器学习的软件定义架构、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外,我们在架构生态方面的建设也不断深化。”

在雷锋网看来, IT 的根本在于将生产变得简单,而不是变得越来越复杂。 IT 基础设施应当变得像智能手机,集成度高、易用性高、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 IT 的核心价值在于生产,繁琐的部署和复杂的运维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IT 提供商们也应当具备这样的能力,帮助用户来完成这些过程。未来,采购 IT 基础设施应当像采购一台数码相机一样,打开包装,通电,选择其中预设的功能,就能够拍出精美的照片。









本文作者:李雨晨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目录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运维 数据可视化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ARVR—外号科技:光场交互技术将虚拟与现实融合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ARVR—外号科技:光场交互技术将虚拟与现实融合
108 0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测试技术
Wikibon:RPA 成为转型催化剂
Wikibon:RPA 成为转型催化剂
267 0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今日读书:创新之巅未来十年重构商业的六大战略性技术
今日读书:创新之巅未来十年重构商业的六大战略性技术
219 0
今日读书:创新之巅未来十年重构商业的六大战略性技术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供应链
从马云提出“五新”到重新定义新制造,看阿里为何重视工业互联网
从马云对新制造的新定义,看阿里巴巴打造“五新”的新逻辑 2016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了“五新”,即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并一再强调,这五个新会对各行各业发动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2年的时间并不长,但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互联网世界已经超越一个发展周期。马云的预测没有错,单以新零售而言,仅仅2年新零售就遍地开花,并不止阿里巴巴在推进新零售,各大企业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各自的新零售。
582 0
从马云提出“五新”到重新定义新制造,看阿里为何重视工业互联网
|
5G 测试技术 芯片
带你读《扬帆远航 5G 融合应用实践精编》第一章5G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1.3 我国5G产业链逐步成熟
带你读《扬帆远航 5G 融合应用实践精编》第一章5G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我国5G产业链逐步成熟
|
边缘计算 运维 物联网
带你读《扬帆远航 5G 融合应用实践精编》第一章5G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1.2我国5G网络发展初具规模
带你读《扬帆远航 5G 融合应用实践精编》第一章5G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1.2我国5G网络发展初具规模
|
传感器 机器人 新制造
【聚焦】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拐点已至,但是自主创新才是王道
工业机器人在行业中应用广泛,目前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已经得到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得到拓展。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新零售讲堂之时代下的传统零售业,何去何从?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并指出纯电商的时代终将结束,线上线下和物流需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同时也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新零售模式”范本,众多商业巨头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新零售的打造。
|
数据挖掘
寒冬已至,传统零售业如何打破僵局“逆境生长”
近年来,传统零售业颇受创伤,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互联网商业不断蚕食,让原本“得过且过”的传统零售雪上加霜,似乎已然步入“经济寒冬”之队列!面对如此境遇,传统零售业,要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实现逆境生长? 伴随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对于零售业的要求“门槛”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零售商品的门店,逐渐向消费者意愿的购物体验的标准门店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