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4.22 让机器具有视觉注意功能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CCAI《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一书中的第4章,第4.22节,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CCAI”公众号查看。

4.22 让机器具有视觉注意功能

视觉注意(Visual Attention)是指心理资源被有选择性地分配给某些视觉认知加工过程,使得这些过程对信息的加工更加快速、准确。视觉注意功能对于协调人的各种视觉认知加工过程非常重要。人类每时每刻都接受着大量的外界信息,处于被“信息轰炸”的状态。据估计,每秒钟大约有 1 亿位的信息量投射到人眼视觉感光神经上[1] ,这远远超出了大脑能够完全直接处理和理解的范围。我们有限的心理资源和神经资源不可能同时、同等地处理如此大规模的信息,只能选择性地处理那些优先级相对较高信息,而忽视那些优先级较低的信息。视觉注意的作用正是体现于此。

同样地,在数字世界里,与视觉数据的生产及处理需求相比,我们在现实物理计算系统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相对滞后,现有视觉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资源相对而言仍非常有限。在数据体量的层面上,以天津市为例,根据正在启动实施的《天津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视频监控网络规划设计实施方案(2015—2017)》,规划全市视频监控探头总数 110 万个,联网探头 11.5 万个,每天产生数据约 23.21 PB 1 。在智能化层面上,以周克华案侦破过程为例,长沙市警方投入超过 2 000 人警力回看视频,视频总时长相当于 83 万部电影2 。

由上述现状与趋势可以看出,赋予计算系统一定的选择能力,从而优化资源分配,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视觉显著性(Visual Saliency)分析即是一种可以赋予机器以视觉注意功能的技术,它能够将人们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更具判别价值的信息成分,从影像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进行更深入的处理与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视觉显著性的概念有两种基于不同动因的理解——认知驱动或计算驱动。前者是通过模拟的方式理解人的视觉注意选择过程,验证视觉注意的行为及心理机制(结合心理物理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高密度脑事件相关电位等相关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而本文主要关注另一类动因下的视觉显著性模型,即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出发,意图提供一种信息优选技术。有关认知驱动的视觉显著性分析模型的介绍可参见文献 [2]。

目录
打赏
0
0
0
0
325
分享
相关文章
深挖“全栈智算”之力 中兴通讯开启AI普惠新纪元
深挖“全栈智算”之力 中兴通讯开启AI普惠新纪元
24 0
跨越机器物理世界和AI虚拟世界之间的鸿沟,是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关键 法思诺创新 法思诺创新​
法思诺创新专注于跨越机器物理世界与AI虚拟世界的鸿沟,推动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在物理世界中,机器人虽有强壮躯体却缺乏灵活大脑;而在虚拟世界里,AI虽智慧无穷却无实体行动力。两者融合是未来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通过AI赋能,智能机器人已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及特种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例如,AI工业机器人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仓储机器人优化物流调度,服务机器人提供人性化交互,特种机器人执行危险任务。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实现了机器人感知、决策、运动和人机交互的全面智能化,是智能化时代的大势所趋。正如威廉·吉布森所言:“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率先拥抱软硬件一体化创新者,将赢得未来。
AI与艺术创作:机器的艺术天赋
【10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及其独特“艺术天赋”。从绘画、音乐、文学到设计,AI通过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对抗网络等技术,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创作能力。尽管面临原创性、审美标准和法律伦理等挑战,AI艺术创作仍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灵感,未来有望与人类艺术家共同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机器与创造力
【10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涵盖绘画、音乐和文学等领域。通过深度学习、生成模型和强化学习等技术,AI正重新定义创造力的概念,辅助艺术家创作,并激发新的艺术形式。文章还讨论了AI对人类创造力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政务部门人工智能OCR智能化升级:3大技术架构与4项核心功能解析
本项目针对政务服务数字化需求,建设智能文档处理平台,利用OCR、信息抽取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文件自动解析、分类、比对与审核,提升效率与准确性。平台强调本地部署,确保数据安全,解决低质量扫描件、复杂表格等痛点,降低人工成本与错误率,助力智慧政务发展。
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机器创作的未来
【9月更文挑战第25天】 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和媒介,更在创作理念、艺术形态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机器创作将在未来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艺术创作能够迎来更加繁荣和多元的未来。
AI伦理边界:当机器决策超越人类认知
【9月更文挑战第5天】AI伦理边界的探索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符合伦理道德又能够充分发挥AI技术潜力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AI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兴通讯分论坛邀您探讨 AI 时代下 OS 的安全能力 | 2024 龙蜥大会
操作系统如何提供符合场景要求的安全能力,构建更加安全可信的计算环境。
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机器的自主性与人类的责任
【8月更文挑战第8天】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是关于AI的伦理困境。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AI系统展现出越来越高的自主性,这引发了关于人类责任和控制的哲学讨论。本文将探讨AI自主性的提升如何影响人类的伦理责任,以及我们应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道德考量。
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机器是否应拥有权利?
【8月更文挑战第6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在处理复杂任务、决策甚至创造性工作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哲学和法律问题:当人工智能达到某种智能水平时,我们是否应该赋予它们某些权利?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分析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并讨论可能的社会影响。
182 1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