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简介:

天气预报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并没有那么流通时,如果想为第二天的出行做准备,大家都会守在电视前等待新闻联播前后播出的天气预报,而现如今气象信息已经可以随时获得,并且可以按需定制。

气象核心体系分为监测、预报、服务,在拥有了气象数据和亚马逊AWS的计算能力后,象辑科技具备了良好的预报能力,所以进入气象服务市场也顺理成章,在更好的提供按需定制和跨界挖掘等气象2.0服务的同时推动气象市场化。

象辑科技为气象服务而生

大数据应用在现阶段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跨界,气象信息在之前只是应用在少数的行业,其还有更多跨界的价值有待挖掘。

这时几个和气象颇有渊源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在2014年11月组建了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辑科技”),用互联网的方式做起了气象这门跨界的买卖。公司成立后的半年已经聚集了数十位气象极客,他们的愿望是成为中国百亿级气象公司。

象辑科技创始人兼CEO邱珩把自己做的事称为非主流的买卖,他明确地认识到象辑科技是一家气象公司,而不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只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开展气象服务。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象辑科技创始人兼CEO邱珩

象辑科技目前主要提供四方面服务:

1、搭建智能气象硬件网络,通过物联网完成监测和预警;

2、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气象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跨界挖掘,为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助力产业升级;

3、国内首家精细化气象预报云平台——Isaiah气象云平台,并对行业客户开放查询接口;

4、国内首款逐小时天气预报和逐小时空气质量预报APP——“天气家”;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同时象辑科技与华风集团成立合资子公司——华风象辑(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中国气象局市场化改革中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由象辑科技控股,开展能源、建筑、餐饮等领域的气象服务业务。

虽然都提供气象服务,象辑科技与华风象辑未来所肩负的任务也各有分工。象辑科技则主要面向个人服务,合资子公司则更多面向行业企业服务,承担一些公里级别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气象定制化的服务。

气象2.0的思变

气象服务市场是一个新兴行业,同时也是高技术含量和高价值的行业,所以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预报,对用户、国民经济来都可以带来更好的帮助。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职业气象预报员,大家不要把它想象成播报天气。其实天气预报结果都是由气象预报员通过对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也需要预报员扎实的理论作支撑。

象辑科技首席气象官、联合创始人林忠之前就是一名气象预报员,他对气象服务有着自己的理解。全球气象服务市场主要分为四种模式,第一,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的公共和个人产品;第二,并行模式,国家气象部门同时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私人气象服务产品,并允许私人部门参与气象服务产品市场竞争;第三,完全分离式,国家气象部门只负责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私人气象服务产品完全由私人部门提供,不参与商业性竞争;第四。完全商业化,将所有气象业务都交给市场。目前各国主要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象辑科技首席气象官、联合创始人林忠

2014年国家气象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民众对按需定制的气象服务需求非常高,经测算我国按需定制气象服务的价值超过2000亿元。

在需求和技术市场都可以满足的前提下,象辑科技看到了气象市场化带来机会。象辑科技把单向的信息流传递方式定义为气象1.0,而通过逆向思维,在收到精细化的需求后,看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气象服务,也就跨越到了气象2.0,即实时互联的监测、人工智能的预报、按需定制,跨界挖掘。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气象2.0思维

实时互联:除了通过软件接收天气预报,将来还能通过智能硬件接收天气预报,与预报正反馈。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发掘和机器学习,实现精细化预报,解决各行业痛点。

按需定制:比如风电需要专注是风功率预报,冲浪爱好者关注什么时候起风等等,为行业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气象信息服务。

跨界挖掘:为个各行各业提供跨界的气象信息,帮助行业发现商业价值。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按需定制服务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跨界挖掘服务

AWS实现气象服务按需定制

中国企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次,在气象2.0的时代象辑科技也在思考如何帮助企业利用气象服务产生价值,尤其在按需定制和跨界挖掘上。

象辑科技与华风集团合作的同时,使用了AWS的云服务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同时使用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

亚马逊AWS中国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王珊表示,AWS服务于各类用户,能够让用户按需、及时地获取云计算、数据库、数据服务,支撑其计算和其他的业务。基于AWS带来的变化是让以前传统的气象的单个服务模式变成一个按照个性需求的定制化的服务模式。

象辑科技借云让气象2.0服务成为可能

亚马逊AWS中国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王珊

象辑科技的气象服务2.0离不开AWS的支撑,因为气象行业对于高性能计算的要求非常高,而自建并运维数据中心的成本对于初创企业是一个难题。林忠表示,气象预报模型在运算时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但预报完成后又闲置下来,所以自己说你数据中心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但是使用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则可以节省IT成本。

“一方面AWS的快速部署能力和横向扩展能力为气象商业公司提供了很好的计算保障;另一方面,因为气象计算对资源的耗费非常大,除了为气象公司节约成本,提供云计算服务也能够为AWS公司创造可观的收入。”邱珩说道。

华风集团的多年气象服务经验,加上象辑科技的气象分析经验和AWS通过云的方式提供计算处理能力相结合,对气象服务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华风集团研发部主任李强指出,AWS和很多气象公司都有合作,中国同样可以将这种模式进行复制,发展气象市场并推向国际市场。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5-7-14

本文作者:王聪彬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目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搜索推荐
智能纺织品:可穿戴科技的新潮流
【9月更文挑战第22天】智能纺织品作为可穿戴科技的新潮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引领着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能纺织品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可能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纺织品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
9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无人出租车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
无人出租车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
无人出租车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
|
8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搜索推荐
量子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4天】量子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412 1
|
传感器 编解码 人工智能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产业革新——计算光学成像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产业革新——计算光学成像
620 0
|
人工智能 达摩院 大数据
前沿科技|高精度医疗路在何方
编者按: 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冲击为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种疾病的复杂程度倒逼医疗行业智能化程度加快,同时也推进了更多医疗数智化解决方案加速迭代,包括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AI)技术等辅助方案落地。 什么是高精度医疗?什么方法治疗癌症更有效?未来医疗将会如何发展?请阅读下文寻找答案。 全文约2159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212 0
|
11月前
|
敏捷开发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心知科技:气象+AI,撕开电力交易的市场想象
2015年,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拉开,放开了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自此,电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开始流通。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并在14个省份建设了电力现货交易试点。2021年4月1日起,山西启动电力现货交易连续结算试运行,截至目前已经连续运行超过了一年半,电力现...
551 0
心知科技:气象+AI,撕开电力交易的市场想象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新基建下的智能安防:缘何在科技探索的道路越来越“复杂化”?
时至今日,安防行业的边界在不断消融,场景的扩展、技术的跨界、资源的调配等等都在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全生态的现代化概念。
新基建下的智能安防:缘何在科技探索的道路越来越“复杂化”?
气象信息技术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气象信息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企业,同时对比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安全
云栖科技评论85期:为自动驾驶汽车迎回人类司机鼓掌
当Waymo宣布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中重新坐入人类驾驶员的时候,所得到的应当是掌声而非质疑,正是负责任的态度让前沿科技走得更好、更稳,而不是贸然的激进式创新和不负责任的“创新应用”。
1065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