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真的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吗?

简介: 现今很多佛教徒念咒,相信咒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此神咒就是大悲咒,能治疗很多的疾病。究竟如何念咒才能真实灵验呢?咒又名为陀罗尼,如何修行陀罗尼呢?要具什么功德的时候,才能成就诸陀罗尼?我们引用《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讨论以上的几个问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现今很多佛教徒念咒,相信咒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此神咒就是大悲咒,能治疗很多的疾病。究竟如何念咒才能真实灵验呢?咒又名为陀罗尼,如何修行陀罗尼呢?要具什么功德的时候,才能成就诸陀罗尼?我们引用《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讨论以上的几个问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

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云何菩萨陀罗尼略说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呪术陀罗尼,四者得菩萨忍陀罗尼。」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云何菩萨摩诃萨陀罗尼?陀罗尼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辞陀罗尼,四者、忍陀罗尼。」

菩萨的妙陀罗尼简要的说有四种之不同。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解释了四种陀罗尼的所缘境差别:

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释中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谓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趣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妄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能,得证真如故。

一、法陀罗尼

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云何法陀罗尼?菩萨得如是忆念智慧力,于未曾所闻未曾修习名句味身,次第庄严次第所应,无量章句,经无量劫忆持不忘。」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法陀罗尼者菩萨心得忆念,以念力故得大智慧,大智力故知诸法界,言辞字句坚心受持,经无量世无有忘失。」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若人欲得所闻皆持,应当一心忆念,令念增长;先当作意,于相似事,系心令知所不见事;如周利盘陀迦,系心拭革屣物中,令忆禅定除心垢法。如是名初学闻持陀邻尼,三闻能得,心根转利再闻能得,成者一闻能得得而不忘,是为「闻持陀邻尼初方便。」或时菩萨入禅定中,得不忘解脱;不忘解脱力故,一切语言说法,乃至一句一字皆能不忘,是为「第二方便」。或时神呪力故,得闻持陀邻尼。或时先世行业因缘受生,所闻皆持不忘。如是等名「闻持陀罗尼门。」

诸菩萨获得、成就了念慧力持,能摄持听闻没曾听闻的佛法,「言未温习」学习的文句,「未善通利」经的文句,佛陀用名句文身宣说的真理,次第排列的很有条理。佛灭度以后,佛弟子把佛说的经、律编集起来,就是「次第结集」,这就成就了「无量经典」。菩萨都学习过,经过很长的时间,也不忘。这就叫做「法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

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义陀罗尼。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云何义陀罗尼?如前所说,于此诸法无量义趣,未曾读诵未曾修习,经无量劫忆持不忘。」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义陀罗尼者:如法陀罗尼随顺解义,于无量世受持不忘。」

「法陀罗尼」以能诠名言为境,「义陀罗尼」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趣等。

三、咒陀罗尼

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是名菩萨咒陀罗尼。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云何呪术陀罗尼?菩萨得如是三昧力,以呪术章句,为众除患,第一神验,种种灾患悉令消灭。」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辞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呪读诵通利利益众生。为呪术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饮酒,三者、不食五辛,四者、不淫,五者、不净之家不在中食。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毒诸病无不能治。」

「等持」是「禅定」。菩萨有高深的禅定,而且禅定是自在的,随时能入定。菩萨定自在力,加持诸咒章句时,咒就发生作用,能除有情灾患。「神验」,就是不可思议,「第一神验」就是最殊胜的灵验。菩萨说咒的时候,肯定有作用,不会徒劳的。譬如菩萨就念咒一回向病患众生,众生病就好了。能除灭去不只是一种,是很多种的灾患都可以消除。若是不具足禅定的力量,念咒是难以灵验的。

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壹胝‧密胝‧吉胝毘‧羼底‧钵陀腻‧莎诃‧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云何得菩萨忍陀罗尼?菩萨精勤修习,因起智慧,独一静处,燕默少言亦不游行,知量而食不杂种食,常一坐食思惟禅定少睡眠多觉悟,于如来所说得菩萨忍呪术。所谓:伊致‧密致‧吉胝鼻‧羼提跛大㗩波呵(㗩音稣急反)。」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忍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智慧力故,心乐寂静不与人居,默然不语独处无伴,于食知足食一种食,坐禅思惟夜不眠寐。时佛即以陀罗尼呪,教之令诵:乙致‧蜜致‧䩭致毘‧羼提‧般檀那‧莎呵。」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法师云:此以无分别智为体,若尔何故言能得忍。此于加行道中。持思此咒故,速得真智,证于真如。故下文在胜解行位。 论解:能得忍陀罗尼中,云成熟自然坚固因行者,谓在地前,是忍云因。不可动故名不动。因行具足妙慧者,即成熟趣出世之妙慧也。或于不动因行中,具足妙慧。独处空闲者,言住处也。寂无言说,离言諠杂。曾无有物者,其意省事,无余资具物。见路而行者,谓不应行,必明相生时方行故,言见路而行,又所行之处必见正路,不染非过,非过名野处,正理必名路,依正理行,名见路行。知量而食等。可知。」

菩萨成就的戒定慧任运生起及坚固,具足不可思议的智慧,单独一个人在空闲的地方住,心无虚妄分别。对饮食知量而食,吃清净的食物,而且吃得非常简单。长期用功修禅定,夜间的时候睡眠的很少,大部分时间是觉寤的,对于佛所宣说的,能令得菩萨的无生法忍的诸咒章句,能够深入的去思惟观察。

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不求余义。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

彼于如是咒章句义,正通达已;即随此义,不从他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由于此义善通达故;获得最胜广大欢喜。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于此诸呪术章句义思量观察。如是呪术章句,如是正思惟,如此义尚不自闻,何有所得。如呪术章句,义不可得,是则无义,如是诸义,所谓无义。是故亦无余义可求,如是名为善解呪术句义。善解呪术句义者,以如是义。比知一切诸法义。皆悉善知不从他闻。又知一切言说,一切法自性,义不可得。以此等无言说自性义,则知一切诸法自性义,是名第一义最胜义,得最上欢喜。」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菩萨尔时从佛受已,深心观察知字无义,以无义故无有义语,若无义语辞亦无义,法亦无义,以无义故一切诸法悉不可说,义者一切诸法无义义也。」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论: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等者:谓此咒无有义,但唯有名。谓地前菩萨诵此无义之咒,欲除计执,此唯但名,何处有义,故知诸法但有妄计名,无如实执义故,不可依名生执。由此思惟故,便能入真观,证菩萨忍。论云: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者,此释上无义是圆成实义。言此咒下无所诠,无所诠义故,能证圆成实,但由此咒下无所诠故,如实了知此章句下,所谓无义故,而证圆成实。

在禅定里面对这咒的章句:「壹胝‧密胝‧吉胝毘‧羼底‧钵陀腻‧莎诃」,审谛思惟筹量观察此咒无有义,但唯有名。这是证初地菩萨之前诵这无义之咒,破除遍计所执,诸法只有假名,无真实可执着的义,不能依名生出执着。由这样的思维,便能入真观,证菩萨的无生法忍。

如实了知「咒」没有可得。若能这样通达,就是证圆成实。究竟圆满了,没有余义可求的了。到此为止,就是妙善通达咒的章句义了。

对咒的章句义,很善巧的通达咒的章句义是无义以后,就随顺这个无义,不必从别人听闻,通达其余的一切法义,都是无义的,无义亦无句。都是毕竟空的,唯有诸法的离言的自性,是无分别的义自性。对于言说诸法的毕竟空寂,离言说性的自性义,正式通达以后,更没有别的义可以希求的了,就是究竟圆满了。能够通达诸法无义,就成就了最殊胜的欢喜心。

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当知是名菩萨所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此中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若过第一无数大劫,已入清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坚住广大。从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静虑,虽有获得;而不决定,亦不坚住,亦不广大。如说法义二陀罗尼。咒陀罗尼,当知亦尔。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释,即如是得。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是菩萨得此陀罗尼呪术处,名得菩萨忍。得此忍者,不久当得净心增上解行地忍,是名菩萨得菩萨忍陀罗尼。彼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菩萨是度初阿僧祇劫入净心地所得。必定不动最胜最妙。若中间所得。或因愿力,或禅定力。不定不任亦不胜妙。如法义陀罗尼,呪术陀罗尼亦如是。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说。」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以忍力故了了能知四陀罗尼,以了知故则得具足忍陀罗尼,以能具足忍陀罗尼故,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初阿僧祇劫修集行时,得是法义二陀罗尼,因此法义二陀罗尼修集三昧,因修三昧发誓愿故,复得辞忍二陀罗尼。」

得了这个忍以后,诸菩萨很快的就会得净胜意乐,就是得初欢喜地。依上品的胜解行地胜忍而现行了。这就叫做菩萨能得菩萨忍的陀罗尼。菩萨修行超过了第一阿僧祇劫,证入了清净的胜意乐地,就是初欢喜地了,所得的法陀罗尼和义陀罗尼决定坚住广大,不会退转了。初欢喜地以下,有大悲愿力,或以静虑的力量,虽然也能得到法陀罗尼、义陀罗尼,但是那个时候不坚住,还可能会退转,境界也广大。咒陀罗尼也是这样子。若得无生法忍,咒陀罗尼是决定、坚住、广大;没有得无生法忍,那就不广大了。

能得菩萨忍的陀罗尼,如前面所解释,即如是得陀罗尼。

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何等名为四种功德?一者、于诸欲中,无所贪着。二者、于他胜事,不生妒忌,不嫉他荣。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乐。忻乐法者: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深心爱乐。

菩萨地持经》卷第八:「如是一切陀罗尼具四功德者,乃能得之非不具足。云何为四?一者、不习爱欲,二者、不嫉彼胜,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乐法深乐菩萨藏,及摩得勒伽藏。」

菩萨善戒经》卷第七:「菩萨若能具足四事得四陀罗尼:一者、不贪五欲,二者、于众生中无嫉妬心,三者、能施施已无悔,四者、乐闻正法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菩萨法藏菩萨摩夷。」

若诸菩萨具四种功德的时候,才获如是诸陀罗尼,若是四个缺一个,那就是没成就。

「一者、于诸欲中,无所贪着」,不贪着欲,就是要得禅定才能的。

「二者、于他胜事,不生妒忌」,不妒嫉别人有荣誉的事情,能随喜这件事。

「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众生有所求,能平等的都布施,心里面不后悔。

「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乐。忻乐法者: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深心爱乐。」:于大乘的经藏及论藏,深心欢喜。

菩萨成就法陀罗尼,一切的语言诸法,耳所听闻的,皆不忘失。成就义陀罗尼,分别悉知无量义意趣。有禅定的力量加持咒句时,咒才能发生作用,能除有情灾患,这是咒陀罗尼。通达咒章句都无有义,证圆成实,诸法离言自性,能证无生法忍,这是忍陀罗尼

相关文章
|
程序员 开发者
|
4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者
震撼揭秘!JS模块化进化史:从混沌到秩序,一场代码世界的华丽蜕变,你怎能错过这场编程盛宴?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 Web 前端开发领域,JavaScript 模块化已成为处理日益复杂的 Web 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通过将代码分解成独立且可重用的模块,开发者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代码,避免命名冲突和依赖混乱。从最早的全局函数模式到 IIFE,再到 CommonJS 和 AMD,最终进化到了 ES6 的原生模块支持以及 UMD 的跨环境兼容性。本文通过具体示例介绍了这些模块化规范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55 0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机器人
预见在奇迹来临之前——《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新书预告
《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一书包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官员沉思录”“超越历史的思考——专家沉思录”“做瞭望者,更做践行者——创新型企业家沉思录”“我们投的就是未来——投资人沉思录”等4大部分,共19章、近30万字。
218 0
预见在奇迹来临之前——《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新书预告
|
XML SQL 存储
不学无数——在工作中被逼出来的解决之道
在工作中被逼出来的解决之道 相信初入职场的小伙伴们肯定经历过在组内统计一些东西的事情,简单却繁琐。前一段时间给了一个关于统计组内各个系统中都用了哪些用户下的表的任务。
1118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银行业AI:炒作背后的现实——“尽管对新技术感到兴奋,但银行业态度非常谨慎”
在人工智能火热的今天,银行业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其的影响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3136 0
|
安全
“脸谱”艰难抉择的背后:安全与盈利的博弈正在上演
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社交早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微博、微信、秒拍、快手、斗鱼、熊猫……很多互联网细分领域都在融入着社交元素。但随互联网社交普及而来的,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不断发生、网络色情/暴力等不绝于耳……看起来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社交,其实处处是大坑。
1331 0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