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药物研发的未来?

简介:

人工智能是药物研发的未来?

雷锋网按:开发新药是是一项漫长而且低效率的工作。数据显示,所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只有不到12%的药品最终能够上市销售,而且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高达26亿美金。

药物研发人员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化合物以及化学物质进行测试,这个试验过程中的错误尝试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金钱。由于需要测试的分子太多,研发人员不得不使用移液机器人一次测试几千种变体,然后选择最有效的变体进行动物模型或者细胞培养试验,希望其中一些最终能够进入人类临床试验阶段。

由于不断试错的成本太高,越来越多的药物开发厂商开始转向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希望利用这种技术来缩小潜在药物分子的范围,从而节省后续测试的时间和金钱。为了识别那些有很大潜力可以作为药物靶标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这些厂商把希望寄托了算法上。目前,一些新的算法模型(包括近日发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增加了新层次的复杂性,用来缩小相关蛋白质、药物和临床数据的范围,以便更好地预测哪些基因最有可能让蛋白质和药物结合。

“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药物研发失败。”遗传流行病学家Aroon Hingorani说,“然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没能针对疾病选择正确的靶标。”一种药物可能在细胞、组织、以及动物模型的早期实验中显示初步的前景,但是这些早期实验往往过于简单,很少使用到随机盲法实验进行对照。科学家们会使用这些结果来预测哪些蛋白质可以作为药物标靶,但是由于这些研究往往规模很小而且时间较短,因此有很多因素会造成误判。

然而,Hororani的小组并没有依赖这些有局限性的试验,他们建立了一个将基因信息、蛋白质数据结构和已知药物的作用过程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最终,他们获得了将近4500种潜在药物靶标,相比之前预测的可成药人类基因组数量,翻了一倍。然后,两名临床医生梳理出了具有正确形状和化学物质的144种药物,除了那些已经发现的可与之相结合的标靶蛋白外,这些药物还可以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由于这些药物此前已经通过了安全测试,这意味它们可以很快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对于药物开发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研究人员估计,大约15%~20%的新药成本都耗费在探索阶段。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高达几亿美元的支出,以及3~6年的工作。如今,有人希望通过AI将这一过程缩短至几个月,并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不过,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药物是AI系统一开始挑选出来的,但是他们正在走上正轨。

Hingorani的合作者之一是BenevolentAI生物医学信息学副总裁。BenevolentAI是一家英国AI公司,最近刚刚与Janssen(强生旗下子公司)签署了一项收购和开发临床试验候选药物的协议。他们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IIb阶段的试验。(IIa阶段会先入组少量受试者,确立合适的治疗剂量;IIb则是在a的基础上有效组扩大样本量,明确剂量等有效性、安全性。)

此外,其他制药企业也在纷纷跟进。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上个月,日本眼药巨头Santen与位于Palo Alto的twoXAR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Santen将利用twoXAR的AI技术来确定针对青光眼(glaucoma)的候选药物。而几个星期 之前,两家欧洲公司——Pharnext和Galapagos也宣布展开合作,开发AI系统模型用来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新疗法。

但是,长期从事药物开发研究的Derek Loewe在《Science》的个人博客上撰文称,他对于这种纯粹的计算方法持怀疑态度。“从长远来看,我并不觉得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他说,“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能预测所有这么多化合物的活动,那么我可能会认为这是在胡说八道。在相信之前,我想看到更多证据。”

像twoXAR这样的公司就正在努力建立起这样的证据。去年秋天,他们与斯坦福大学的Asian Liver Center(亚洲肝病中心)合作,为成年肝癌患者筛选了25000种候选药物。他们利用自己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结合遗传、蛋白质组学、药物和临床数据筛选了出了10种可能的药物。

Asian Liver Center的主任Samuel So对结果非常惊讶,因为其中几种利用计算机软件筛选出的药物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预测相同,所以他决定测试所有的10种候选药物。其中最有希望的一种药物,能够杀死5种不同的肝癌细胞,并且没有伤害到健康细胞,现在正准备进行人体试验。目前,唯一一款针对同一癌症的药物花费了5年时间才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而twoXAR和斯坦福到现在为止才用了4个月。

令人兴奋的是:对于失败率如此高的行业,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可能撬动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更不用说那些那些可能因此被拯救的生命。但是,除非通过AI系统发现的药物真正上市销售,否则这个行业的研发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via. Wired,雷锋网编译

【招聘】雷锋网坚持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VR/AR、Fintech、未来医疗等领域第一时间提供海外科技动态与资讯。我们需要若干关注国际新闻、具有一定的科技新闻选题能力,翻译及写作能力优良的外翻编辑加入。 

简历投递至 wudexin@leiphone.com,工作地 北京。


本文作者:周翔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Devops
云效 MCP Server:AI 驱动的研发协作新范式
云效MCP Server是阿里云云效平台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标准化接口系统,作为AI助手与DevOps平台的核心桥梁。通过该协议,AI大模型可无缝集成云效DevOps平台,直接访问和操作包括项目管理、代码仓库、工作项等关键研发资产,实现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其功能涵盖代码仓库管理、代码评审、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支持如创建分支、合并请求、查询工作项等具体操作。用户可通过通义灵码内置的MCP市场安装云效MCP服务,并配置个人访问令牌完成集成。实际场景中,AI助手可自动分析需求、生成代码、创建功能分支并提交合并请求,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供应链
高校实验实训课程开发:基于现有的硬件基础和开源能力研发最前沿的AI实验课程
更多基于学校现有硬件基础:企业需求场景的开发和发展,更加注重上层数据和应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各类硬件的应用价值。我们看到各类硬件厂商,想方设法把硬件卖给学校,但是很多硬件不是在那里尘封,就是寥寥无几的使用场景,我们希望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基础去开发更多面向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物尽其用。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集约开发,极大降低硬件投入成本。
116 7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异构计算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VantAI推出的Neo-1是全球首个统一分子生成与原子级结构预测的AI模型,采用潜在空间扩散技术,结合大规模训练和定制数据集,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221 15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Java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作为一名五年开发经验的程序员,我深刻感受到从手动编码到AI辅助编程的变革。通义灵码2.0基于Qwen2.5-Coder大模型,通过代码生成、多文件协同、单元测试和跨语言支持等功能,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它能生成完整工程代码,自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与依赖关系;在系统升级和微服务改造中表现出色;自动生成高质量单元测试用例;还具备跨语言转换能力。尽管存在一些改进空间,但其高频迭代和功能优化展现了巨大潜力。通义灵码2.0正推动软件开发从“体力活”向“架构创造力”转型,是开发者不可错过的生产力工具。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谷歌推出专为药物研发设计的TxGemma大模型,具备药物特性预测、生物文献筛选、多步推理等核心能力,提供20亿至270亿参数版本,显著提升治疗开发效率。
221 7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
6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缓存
AI变革药物研发:深势科技的云原生实践之路
阿里云助力深势科技推出创新的玻尔Bohrium®科研云平台和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并持续完善。这两项先进的工业设计与仿真基础设施成果通过AI技术赋能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不仅大幅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研发成功率,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重大突破。
436 38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
OpenBioMed:开源生物医学AI革命!20+工具链破解药物研发「死亡谷」
OpenBioMed 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和水木分子共同推出的开源平台,专注于 AI 驱动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多模态数据处理、丰富的预训练模型和多样化的计算工具,助力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和多模态理解。
267 1
OpenBioMed:开源生物医学AI革命!20+工具链破解药物研发「死亡谷」
|
6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缓存
AI变革药物研发:深势科技的云原生实践之路
近日,阿里云助力深势科技推出创新的玻尔Bohrium®科研云平台和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并持续完善。
AI变革药物研发:深势科技的云原生实践之路
|
7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通义灵码 2.0 是阿里云基于通义大模型推出的先进开发工具,具备代码智能生成、研发问答、多文件修改和自主执行等核心功能。本文通过亲身体验,展示了其在新功能开发、跨语言编程和单元测试生成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并对比了 1.0 版本的改进。结果显示,2.0 版在代码生成完整度、跨语言支持和单元测试自动化上有显著提升,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安全性和个性化风格。推荐指数:⭐⭐⭐⭐⭐。
|
7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本文详细评测了阿里云推出的通义灵码 2.0,基于通义大模型,提供代码智能生成、研发问答、多文件修改等核心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探讨其在新功能开发、跨语言编程、单元测试生成等场景的实际效果,并对比1.0版本的改进点。结果显示,2.0版本在代码生成完整性、自动化程度及跨语言支持方面有显著提升,但也存在安全性优化和个性化风格调整的空间。推荐指数:⭐⭐⭐⭐⭐。 (239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