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院墙内的生意 商业模式注定“变形”

简介:

移动医疗行业最近噩耗不断,先是移动医疗代言人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离世,紧接着是寻医问药、好大夫、就医160相继被爆出裁员的消息,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被蒙上一层阴影。

年龄仅44岁的张锐突然离世,更多业内人士被评论为是春雨医生高速增长和投资套现下的压力,使得张锐过度的焦虑和长期失眠。

寻医问药、好大夫裁员也与移动医疗目前创业环境不无关系,有消息称,两家公司裁员的幅度均达50%。虽然两大公司表示是公司业务调整,人员有进有出很正常。

但可以看到的是,移动医疗开始集体迎来冬天。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苏婧在中国健康医疗发展论坛中谈到,移动医疗陷入发展瓶颈,覆盖率低、用户粘度低,盈利模式不清晰,创业公司都属于烧钱状态。

“用户免费+平台补贴”并未凑效 创业公司纷纷转型

寻医问药和好大夫两家公司裁员与其转型有关。寻医问药放弃了闻康云医和北京星童的两块业务,而好大夫开始积极拓展互联网医院。

一位投资人表示,移动医疗是第一个受资本关注的项目,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在2014年呈现井喷之势,但从今年开始,新的移动医疗公司很难获得融资,而前期已获得A轮的创业公司很难再获得新的投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是盈利模式困境,甚至创业公司连流水都很难保证。

从春雨医生、微医、丁香园等几家大的移动医疗公司来看,上轮融资对投资人承诺的变现计划并没有兑现。从春雨医生的业务来看,主要的线上问诊业务很难再用户那收到钱,为了形成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看病的一个闭环,春雨医生在去年全面拓展线下诊所,但今年年初宣布春雨诊所开始整体收缩,未来或逐渐自然消亡。

丁香园重点一直在医生领域,仍是线上问诊付费模式,目前并没有较为突出能够变现的业务。

一位刚刚离开移动医疗行业的人士认为,虽然移动医疗公司都采取了“用户免费+平台补贴”的方式,但仍没有让用户产生黏性,归根到底,移动医疗注定是个低频业务。

投资人也慢慢对移动医疗失去耐心,从融资数量来看,2014年,2014年移动医疗企业总融资近7亿美元,2015年达到7.8亿,而进入2016年,除了今年上半年仅平安好医生等4家企业获得较大融资外,下半年并没有听到移动医疗企业融资的消息。

院墙内的生意 商业模式注定“变形”

移动医疗最初是有望颠覆传统医疗行业的业务,希望患者可以在线上完成问诊、挂号、获取检查结果等解决线下医院排队难的问题。但可以看到,包括挂号网、就医160等第三方预约挂号平台表示不佳。

妙健康CEO孔飞认为,移动医疗属于院墙内的生意,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创业公司往往在最初的商业模式设计上会出现变形,而政策一旦收紧,某些前期砸钱的业务甚至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年2月,北京卫计委推出了打击号贩子的“八条措施”,其中“统一号源管理,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这条规定让很多有挂号、加号业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受到影响,包括已经有部分医院要求医生全面停止与好大夫的相关合作。而一呼医生、传太医的挂号业务曾一度面临叫停。此后,传太医开始转型,定位“互联网+健康险”。

业内人士分析,基础医疗的三大支点是国家医保、处方厂商和公立医院,整个基础医疗产业的钱基本就在这三者之间流转,互联网想从中分钱几乎不可能。

做提高医院效率、院墙外的生意或更有空间

针对移动医疗集体进入寒冬的现状,有人认为“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但真是如此吗?

被总结为移动医疗的三高,即专业度高、垄断度高、政策风险高一直都会存在。易观智库医疗行业研究总监姜昕蔚表示,目前移动医疗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医药变现、保险变现、线下变现。

但从整体互联网医疗来看,比起移动医疗做的院墙内生意,一些帮助医院和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医疗信息化、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项目更受到资本的青睐。

“医院未来是以公益为导向还是走向市场化?目前政策没有清晰导向,需要破除各行业的壁垒,只有政府才能解决多方博弈。”苏婧表示,移动健康比医疗更符合当下政策,健康+保险在未来有更多变现的可能性。

虽然移动医疗热钱没有了,但投资人还是会持续观望。“一是模式上形成了闭环,规模效应显现的行业前五的平台型公司,二是小而美的2B的公司,医疗大数据、服务于药企、器械商已经获得了一部分盈利的公司,三是垂直类的例如慢病管理。”一位投资人表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PI
价格战迷雾下,大模型创业者只能被动挨打?
2024年大模型行业迎来淘汰赛,各大公司如字节跳动、阿里云等纷纷大幅降价,甚至免费提供服务,导致“白菜价”时代到来。此举对初创企业造成压力,部分跟进降价,如智谱AI,部分选择不跟风,如百川智能。降价潮可能带来三种结果:一是利好开发者,加速AI应用爆发;二是行业集中度提高,淘汰缺乏竞争力的小公司;三是可能引发价格主导的“圈地运动”。初创企业为生存可采取技术突破、提供差异化服务或转向To C市场等策略。尽管价格战带来挑战,但仍有企业在融资中取得成功,如智谱AI。然而,也有公司如竹间智能面临困难。大模型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企业需寻找适应新环境的生存之道。
|
新制造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智能制造—金石三维:独创多项技术,重构3D打印市场格局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智能制造—金石三维:独创多项技术,重构3D打印市场格局
321 0
|
数据采集 移动开发 物联网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文旅娱乐—易游无限:数字技术负载文化传统,赛博空间筑牢精神家园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文旅娱乐—易游无限:数字技术负载文化传统,赛博空间筑牢精神家园
136 0
|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文旅娱乐—忆格科技:用128台相机阵列的“复制魔法”引领私人订制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文旅娱乐—忆格科技:用128台相机阵列的“复制魔法”引领私人订制
118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编解码
周深与邓丽君同台,vtuber能扛起元宇宙的大旗吗?
在今年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周深与和与邓丽君合作了《大鱼海棠》、《小城故事》等三首曲目,虽然仔细看邓丽君的形象还是略有破绽,但整体的自然度已经过关了。本次重现邓丽君的形象,使用的类似于vtuber虚拟合成技术,而声音其实是有真人在背后发声的,而非由AI合成。
周深与邓丽君同台,vtuber能扛起元宇宙的大旗吗?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算法
金融科技三大效应显现,凡普金科如何“强者恒强”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再次召开了,在这个全球互联网盛会上,那些热门领域总是更容易惹足眼球,其中,金融科技自然而然成为大会的焦点之一。
金融科技三大效应显现,凡普金科如何“强者恒强”
|
物联网 云计算
寒冬中“逆势生长”,阿里云如何帮助创业者破局?
自2009年阿里云诞生开始,中国的企业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如今,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中小企业服务市场正在成为阿里云下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
1480 0
寒冬中“逆势生长”,阿里云如何帮助创业者破局?
李克强总理:深入推进双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哈尔滨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就业政策措施。
|
5G vr&ar
张泉灵:5G将带来怎样的“跨界打劫”机会?
5G背景下会带来什么样的新产业机会?火了又掉下去的VR和AR是否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娱乐和生活方式?5G加持下穿戴设备会不会真的变成你的健康“守护神”?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前著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所关注的事情。
|
供应链
深度 ┃ 零售业是如何赚钱的?
世界上数以百万的零售企业,形式各异的零售业态,有的持续赚钱成长,有的亏损倒闭,反差巨大。那么,零售业到底是如何赚钱的?其底层逻辑是什么?
21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