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和网信”栏目通过讲述普通人和互联网的故事,反映网信事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把AI课堂搬进大山
文/闫心童
置身于狭窄的操作舱内,旁边是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当火箭终于冲破大气层,登陆月球后,透过VR(虚拟现实)屏幕,灰白色的月球景色尽收眼底……这是四川省凉山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小学的吉克阿各幻想中的场景。月球,是身处大凉山的她所能想象到的最远的地方,上过AI(人工智能)课后,她觉得自己离月球更近了。
随着AI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让偏远地区教育跟上数字化浪潮,为其打开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这是偏远地区教育发展正在努力解答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偏远地区学校找到了科教融合的“钥匙”——引入AI课堂。这不仅为孩子们科普数字技术知识种下“科学梦”,还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资源的获取、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凿”开一扇窗
在则约小学有一间“云教室”,每次上AI课,吉克阿各和同学们一起体验AI绘画、智慧音乐、大模型问答等,每节课都是他们口中的“奇妙之旅”。在电脑软件里输入想象画面的文字描述,就能在几秒钟之内得到一幅完整且独一无二的作品。“AI竟然比我想象中画得还要好。”吉克阿各说,“我还想尝试利用大模型进行游戏设计,应该会很有趣”。
AI课并不会教授复杂的技能,而是专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凿”开一扇窗,展现一个以前从未触及的世界。
对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而言,在没上AI课之前,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只是抽象的概念;自从开设了AI课,老师精心设计课程帮助学生动手参与,在游戏化互动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AI的基本逻辑。“AI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我们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开设A课能让学生对现代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吉克阿各的老师黄基霞表示。
不只是学生,偏远地区的老师更能体会到数字技术的力量。
AI当老师,在过去似乎是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完全小学,课上所用大模型中嵌入的“AI老师”在学生眼中几乎无所不知。有问题问“AI老师”,成为课堂上学生们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AI给出的答案非常全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拓宽知识面;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能起到缓解教学压力的作用”,完全小学的才巴永吉老师感慨道,“在我们小时候,很难想象有一天能用这种教学方式上课”。
对偏远地区来说,在教学中引入数字技术是有效化解教育差距的方式。一方面,“AI老师”减少了人力教育成本,让先进有效的教育模式能无差别地进入各地学校,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山区,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数字技术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技术科普这类对场景体验感要求较高的教学课程,数字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具象化的体验,达到普通老师难以实现的教学标准。
学生们在AI课堂上体验AI绘画带来的乐趣
“种”下一个梦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就是以信息化方式引进和盘活优质教育资源,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寻找新路径。随着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普惠也从对教育资源的补齐升维到对不同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助力偏远地区通过新技术定制满足当地学生所需的教学内容,成为打通智慧教育“最后一公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
当前,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计划、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等政策支持不断加强,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社会组织发起多个公益项目,阿里巴巴启动“少年云助学计划”,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捐建“无影云电脑机房”,帮助改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华为、学而思等网信企业积极参与,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科学、体育、艺术等素质教育资源,推动数字技术更好赋能教育发展,多方合力托举起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梦想。
学生在尝试中感受数字技术的魅力,并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才巴永吉的学生拉沙嘎松措姆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通过上AI课,她已经不再满足于课上所体验到的“神奇”,“我想深入了解AI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后能研究最前沿的技术”。
“这些孩子身处偏远地区,条件艰苦,但他们同样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在才巴永吉看来,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看到了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世界”。
“如果有一天灾难来临,我希望利用AI参与救援工作,这样就不会有太多人失去生命。”完全小学的索南求卓说。
大山困不住孩子们的梦想。当AI课堂走进群山,孩子们将看到先进的技术和广袤的世界,这些全新的景象和认知,无一不在孩子们稚嫩的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只待浇灌,破土而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