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 和一些常见的直播方案

简介: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
  1. WebRTC
    • 简介: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可让网络应用或站点在不借助中间媒介的情况下,建立浏览器之间点对点(peer-to-peer)的连接,实现视频流和(或)音频流或者其他任意数据的传输。用户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或第三方软件,就可以创建实时的音视频通信应用。
    • 优点
      • 低延迟:能够在用户之间直接建立连接,减少了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延迟,非常适合实时互动场景,如视频会议、在线教育中的互动教学等。
      • 易于使用:对于开发者来说,WebRTC 提供了简单易用的 JavaScript API,方便集成到网页应用中。对于用户而言,只要使用支持 WebRTC 的浏览器,无需额外安装软件即可使用相关功能。
      • 免费开源:这是 Google 开源的技术,开发者可以免费使用和修改,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社区活跃,不断有开发者为其贡献代码和改进。
    • 缺点
      • 对带宽和设备要求较高:在进行视频通话时,需要消耗较多的带宽和设备资源。如果网络状况不佳或者设备性能不够强大,可能会出现视频卡顿、音频不清晰等问题。特别是在多人同时使用时,对带宽的要求会更高。
      • 浏览器兼容性问题:虽然主流浏览器对 WebRTC 的支持越来越好,但不同浏览器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兼容性差异,开发者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和适配工作,以确保在各种浏览器上都能正常运行。
  2. 基于 RTMP 和 CDN 技术的直播方案
    • 原理:主播端将音视频数据编码后,通过 RTMP 协议推流到 CDN(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CDN 服务器再将数据分发到观众端,观众端通过拉流获取音视频数据并进行解码播放。
    • 优点
      • 广泛的适用性:RTMP 是一种基于 TCP 的标准协议,与 CDN 架构兼容性好,大多数直播平台和流媒体服务器都支持该协议,因此应用范围广泛。
      • 稳定的传输:TCP 协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网络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稳定的音视频播放质量。
    • 缺点
      • 延迟较高:由于数据需要经过 CDN 服务器的分发,传输路径较长,会产生一定的延迟,不太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互动直播场景。
      • 带宽成本高:为了保证观众端的观看体验,需要较高的带宽来支持大量的视频流传输,这会导致较高的带宽成本。
  3. 基于低延时网络的直播方案(如基于 UDP 的私有协议)
    • 原理:使用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通过私有协议实现音视频数据的传输。UDP 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避免了 TCP 做网络质量控制所需要的开销,能够实现较低的延迟。
    • 优点
      • 低延迟:非常适合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直播场景,如电子竞技比赛直播、在线互动游戏等,能够让观众实时观看到比赛或游戏的画面,提高用户体验。
      • 高效的传输:UDP 协议的传输效率高,能够在相同的带宽条件下传输更多的数据,对于高清、超高清视频的直播具有优势。
    • 缺点
      • 技术难度大:开发基于 UDP 的私有协议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丢包重传、网络抖动的处理、网络拥塞的控制算法等,对开发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 兼容性差:私有协议的兼容性不好,需要在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适配工作,才能确保正常运行。
  4. 基于 HLS(HTTP Live Streaming)的直播方案
    • 原理:将直播流分割成一系列小的.ts 格式的视频片段,同时生成一个包含这些视频片段信息的.m3u8 索引文件。观众端通过不断请求和下载这些视频片段来实现直播的观看。
    • 优点
      • 兼容性好:基于 HTTP 协议,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浏览器都支持 HLS 播放,无需安装额外的插件或软件,方便用户观看直播。
      • 易于部署:可以利用现有的 HTTP 服务器进行部署,不需要额外的流媒体服务器,降低了部署成本和复杂度。
    • 缺点
      • 延迟较高:由于需要不断下载视频片段,会产生一定的延迟,通常延迟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不太适合实时互动性强的直播场景。
      • 占用存储空间:生成的视频片段会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如果直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清理过期的视频片段,以避免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
目录
打赏
0
7
7
1
160
分享
相关文章
Android平台基于RTMP或RTSP的一对一音视频互动技术方案探讨
随着智能门禁等物联网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对音视频互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多一对一互动都是基于WebRTC,优点不再赘述,我们这里先说说可能需要面临的问题:WebRTC的服务器部署非常复杂,可以私有部署,但是非常复杂。传输基于UDP,很难保证传输质量,由于UDP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在复杂的公网网络环境下,各种突发流量、偶尔的传输错误、网络抖动、超时等等都会引起丢包异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视频通信的质量,难以应对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如跨区跨运营商、低带宽、高丢包等场景,行话说的好:从demo到实用,中间还差1万个WebRTC。
182 0
发现一个非常好用的RTC(实时音视频通信)方案,做直播和视频通话都很牛
HaaS RTC是阿里云IoT联合视频云开发的IoT设备端上的实时通讯服务,主要面向直播,音视频通话等各种场景。
2388 15
发现一个非常好用的RTC(实时音视频通信)方案,做直播和视频通话都很牛
Android平台一对一音视频通话方案大比拼:WebRTC VS RTMP VS RTSP,谁才是王者?
【9月更文挑战第4天】本文详细对比了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一对一音视频通话时常用的WebRTC、RTMP及RTSP三种技术方案。从技术原理、性能表现与开发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示例代码。WebRTC适合追求低延迟和高质量的场景,但开发成本较高;RTMP和RTSP则在简化开发流程的同时仍能保持较好的传输效果,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应用场景。
299 1
开发个好的RTMP播放器到底难在哪里?RTMP播放器对标和考察指标
好多开发者提到,RTMP播放器,不知道有哪些对标和考察指标,以下大概聊聊我们的一点经验,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github: 1. 低延迟:大多数RTMP的播放都面向直播场景,如果延迟过大,严重影响体验,所以,低延迟是衡量一个好的RTMP播放器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大牛直播SDK的RTMP直播播放延迟比开源播放器更优异(大牛直播SDK延迟在1秒左右,开源播放器如VLC,延迟在5-7秒),而且长时间运行下,大牛直播SDK播放端不会造成延迟累积,开源或第三方播放器,长时间运行,容易产生延迟累积;
218 0
WebRTC 实战:实现 P2P 实时视频互动
只有虽然说WebRTC支持P2P,但是需要有一台信令服务器来交换双方的SDP,现在我们就来用Node实现一个信令服务器。
624 0
视频直播技术干货:一文读懂主流视频直播系统的推拉流架构、传输协议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实时视频直播技术体系,包括常用的推拉流架构、传输协议等,让你对现今主流的视频直播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489 1
视频直播技术干货:一文读懂主流视频直播系统的推拉流架构、传输协议等
阿里云上搭建HLS直播服务器
通过将摄像头的rtmp视频流推送到服务器,转换成HLS(HTTP Live Streaming)格式,用户可以通过H5浏览器直接打开直播视频。
816 0
阿里云低延时直播RTS能力升级 让直播推流效果更佳
针对主播推流使用RTMP存在的TCP链接耗时过长、拥塞控制完全依赖TCP传输层、无法提供实时带宽数据来动态调整视频编码码率等问题引起的推流延迟和卡顿。阿里云低延时直播RTS(Real-time Streaming)产品在下行UDP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上行UDP底层WebRTC技术优化,通过发布移动端、PC端推流RTS SDK插件来提升整个行业的主播推流质量,提供低延时、低卡顿、安全可靠的直播观看体验。客户端接入简单,只需要在OBS端嵌入RTS SDK即可新增一个推流协议,无需改变原有的推流端采集架构。
1979 0
互动直播之WebRTC服务器Kurento实战
先介绍Kurento的主要模块及Kurento的Docker安装方式,接着介绍了基于coturn项目的打洞服务器的安装及调试,最后介绍Kurento的demo调试。
3209 0
互动直播之WebRTC服务器Kurento实战
互动直播之WebRTC服务开源技术选型
介绍了直播的基础知识,对比几种传输标得出WebRTC的优势,常见的WebRTC架构及开源方案。
4380 0
互动直播之WebRTC服务开源技术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