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算法(加、减、乘、除,使用c++实现)

简介: 高精度算法(加、减、乘、除,使用c++实现)

一、概念

在我们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几十位,甚至几百位的数字的计算问题,也有可能会遇到小数点后几十位,几百位的情况,而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下,   和  的数据范围显然是不够使用的了。因此这时,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算法,叫做高精度算法。


高精度算法:它是处理大数字的数学计算方法,在一般的科学计算中,会经常算到小数点后几百位或者更多,当然也可能是几千亿几百亿的大数字。一般这类数字我们统称为高精度数,高精度算法是用计算机对于超大数据的一种模拟加,减,乘,除等运算。


思想:高精度算法本质上是用字符串模拟数字进行计算,再利用类似于数学里的竖式的形式,一位一位进行相关计算 。

注意事项:

高精度加法:

  1. 倒叙输入,倒序输出,但中间是正着运算;
  2. 相加之后的进位处理;

高精度减法:

  1. 考虑结果出现的正情况;
  2. 前导0的处理;
  3. 考虑减法的借位处理;

高精度乘法:

  1. 前导0的处理(0被相乘);
  2. 可以将乘法单个位数相乘再转化成加法的思想;
  3. 此时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负数的情况。如出现负数,只需考虑两个字符串第一位是否为负号,然后结尾特殊判断一下即可;

高精度除法:(高精度÷低精度)

  1. 输入、计算、输出、需要同时逆序或同时正序;
  2. 前导0的处理;
  3. 不能考虑进位的情况


二、数据的处理

2.1 数据的存储

当输入的数很长时,可采用字符串方式输入,这样可输入位数很长的数,利用字符串函数和操作运算,将每一位取出,存入数组中 。

void init(int a[]) { // 传入数组
    string s;
    cin >> s; 
    len = s.length(); // s.length --> 计算字符串位数
    for(int i=1; i<=len; i++)     
        a[i] = s[len -i] - '0'; //将字符串s转换为数组a, 倒序存储
}

2.2 借位和进位

// 加法进位: c[i] = a[i] + b[i]
 
code:    if(c[i] >= 10) {
            c[i] %= 10;
            ++c[i++];
         }
 
//减法借位: c[i] = a[i] - b[i]
 
code:    if(a[i] < b[i]) {
             --a[i+1];
             a[i] += 10;   
         } 
 
//乘法进位: c[i + j - 1] = a[i] * b[j] + x + c[i + j - 1];
          x = c[i + j - 1] / 10;
          c[i + j - 1] % 10;

三、加法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s1[500], s2[500];
  int a[500] = { 0 }, b[500] = { 0 }, c[501] = { 0 };
  int i = 0;
  vector<int>vec_add;
 
  cin >> s1 >>s2;
  int len_s1 = strlen(s1);//求两个“数字”位数
  int len_s2 = strlen(s2);
  for (i = 0;i < len_s1;i++)
  {
    a[i] = s1[len_s1 - i - 1] - '0';//倒叙存储,方便最高位进位,按字符型输入,按整型的方式存储在数组里面
  }
  for (i = 0;i < len_s2;i++)
  {
    b[i] = s2[len_s2 - i - 1] - '0';
  }
  for (i = 0;i < (len_s1 > len_s2 ? len_s1 : len_s2);i++)
  { 
    vec_add.push_back(a[i] + b[i] + c[i]);
    if (vec_add[i] >= 10)//如果可以进位
    {
      c[i + 1] = vec_add[i] / 10;
      vec_add[i] %= 10;
      if (i == (len_s1 > len_s2 ? len_s1 : len_s2))
      {
        vec_add.push_back(1);
      }
    }
  }
  int len_vec_add = vec_add.size();
  for (i = len_vec_add - 1;i >= 0;i--)
  {
    cout << vec_add[i];
  }
  cout << endl;
 
  return 0;
}

运行示例如下:

四、减法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vector>
 
int main()
{
  char s1[500], s2[500];
  int a[500] = { 0 }, b[500] = { 0 }, c[501] = { 0 };
  int i = 0;
  vector<int>vec;
 
  cin >> s1 >> s2;
  int len_s1 = strlen(s1);//求两个“数字”位数
  int len_s2 = strlen(s2);
  for (i = 0;i < len_s1;i++)
  {
    a[i] = s1[len_s1 - i - 1] - '0';//倒叙存储,方便最高位进位,按字符型输入,按整型的方式存储在数组里面
  }
  for (i = 0;i < len_s2;i++)
  {
    b[i] = s2[len_s2 - i - 1] - '0';
  }
  for (i = 0;i < (len_s1 > len_s2 ? len_s1 : len_s2);i++)
  {
    if (strcmp(s1, s2) >= 0)
    {
      vec.push_back(a[i] - b[i]);
      if (vec[i] < 0)
      {
        a[i + 1] -= 1;
        a[i] += 10;
        vec[i] += 10;
      }
    }
    else
    {
      vec.push_back(b[i] - a[i]);
      if (vec[i] < 0)
      {
        b[i + 1] -= 1;
        b[i] += 10;
        vec[i] += 10;
      }
      
    }
    
  }
  int len_vec = vec.size();
  if (strcmp(s1, s2) >= 0)
  {
    for (i = len_vec - 1;i >= 0;i--)
    {
      cout << vec[i];
    }
  }
  else
  {
    cout << "-";
    for (i = len_vec - 1;i >= 0;i--)
    {
      cout << vec[i];
    }
  }
  cout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五、乘法

大数乘法可以看成多个数大数乘以一位的数再相加

    1.输入与初始化

    • 从用户那里接收两个字符串s1和s2,它们代表两个大整数。
    • 将这两个字符串转换为数组a和b,使得数组中的元素是从低位到高位存储的整数。这是通过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减去字符'0'的ASCII值来实现的,因为字符'0'到'9'的ASCII值是连续的。
    • 初始化一个整数数组c,用于存储进位值。
    • 初始化一个std::vector<int>(名为vec),用于存储最终的乘积结果。

    2.计算乘积:

    • 使用两层循环来计算ab中每个元素的乘积,并累加到vec中。
    • 外层循环遍历a中的每个元素,内层循环遍历b中的每个元素。
    • 对于ab中的每对元素,计算它们的乘积,并加上之前的进位值(如果有的话)。
    • 将乘积的个位数加到vec的对应位置,并更新进位值。

    3.处理进位:

    • 进位逻辑在内层循环结束后处理。如果最后一个乘法操作后存在进位,需要将其加到vec的下一个位置。
    • 需要注意,由于vec的大小在循环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直接通过索引访问vec可能会导致越界错误。正确的做法是在需要添加新元素时,使用vec.push_back()

    代码示例如下:

    int main()
    {
      char s1[500], s2[500];
      int a[500] = { 0 }, b[500] = { 0 };
      int i = 0;
      int z = 0;
      vector<int>vec;
     
      cin >> s1 >> s2;
      int len_s1 = strlen(s1);//求两个“数字”位数
      int len_s2 = strlen(s2);
      //初始化vec的大小至少为len_s1 + len_s2,这样可以保证在计算过程中不会越界。
      vec.resize(len_s1 + len_s2, 0);
      for (i = 0;i < len_s1;i++)
      {
        a[i] = s1[len_s1 - i - 1] - '0';//倒叙存储,方便最高位进位,按字符型输入,按整型的方式存储在数组里面
      }
      for (i = 0;i < len_s2;i++)
      {
        b[i] = s2[len_s2 - i - 1] - '0';
      }
     
      for (i = 0; i < len_s1; i++)
      {
        int carry = 0; // 每次循环开始时,进位为0  
        for (int j = 0; j < len_s2; j++)
        {
                // 计算乘积,加上已有的值和进位
          int product = a[i] * b[j] + vec[i + j] + carry;   
          vec[i + j] = product % 10; // 取个位数  
          carry = product / 10; // 更新进位  
        }
        // 检查最后一个乘法操作后的进位  
        if (carry > 0)
        {
          vec[i + len_s2] += carry;
        }
      }
      // 处理vec中可能的前导0 
      while (!vec[vec.size() - 1])
      {
        if (vec[vec.size() - 1] == 0)
        {
          vec.pop_back();
        }
      }
      int len_vec = vec.size();
      for (i = len_vec - 1;i >= 0;i--)
      {
        cout << vec[i];
      }
      cout << endl;
     
      return 0;
    }

    测试输出结果如下:

    六、除法

    高精度除以低精度:

    思路:除法时,每一次的商值都在 0~9 之间,每次求得的余数连接以后的若干位得到新的被除数,继续做除法。因此,在做高精度除法时,要涉及到乘法运算和减法运算,还有移位处理。当然,为了程序简洁,可以避免高精度乘法,用 0~9 次循环减法取代得到商的值。采用按位相除法

    #include<iostream>
     
    int main()
    {
        char n1[100];
        int a[100] = { 0 }, c[100] = { 0 }, i, x = 0, b;
        cin >> n1 >> b;
        int len_a = strlen(n1);
     
        for (i = 1; i <= len_a; i++)
        {
            a[i] = n1[i - 1] - '0'; //除法不需要逆序存放
        }
        for (i = 1; i <= len_a; i++)
        {
            c[i] = (a[i] + x * 10) / b;  // 算上上一位剩下的继续除
            x = (a[i] + 10 * x) % b; // 求余
        }
     
        int len_c = 1;
        while (c[len_c] == 0 && len_c < len_a)
        {
            len_c++;
        }
        for (i = len_c; i < len_a; i++)
        {
            cout << c[i];
        }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的数据加速机制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与办公管理需求日益复杂的学术语境下,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作为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员工操作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研究对象。其作用类似网络空间中的 “电子眼”,实时捕获每台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动态。然而,面对海量监控数据,实现高效数据存储与快速检索,已成为提升监控系统性能的核心挑战。本文聚焦于 C++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如何成为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数据处理的 “加速引擎”,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展现其强大功能与应用价值。
    153 2
    |
    8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基于 C++ 语言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迪杰斯特拉算法用于优化网络路径、分配资源和定位故障节点,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该算法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与稳定性,实现负载均衡并快速排除故障。C++代码示例展示了其在网络模拟中的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31 15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处理
    公司局域网管理中的哈希表查找优化 C++ 算法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公司局域网管理至关重要。哈希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关键值(如IP地址、账号)映射到数组索引,实现快速的插入、删除与查找操作。例如,在员工登录验证和设备信息管理中,哈希表能显著提升效率,避免传统线性查找的低效问题。本文以C++为例,展示了哈希表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设备MAC地址与IP分配的存储与查询,并探讨了优化哈希函数和扩容策略,确保网络管理高效准确。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138 0
    |
    6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178 17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基于 C++ 布隆过滤器算法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URL 访问过滤的高效实现研究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布隆过滤器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黑白名单机制在处理海量URL数据时存储与查询效率低的问题。通过C++实现URL访问过滤功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将内存占用降至传统方案的八分之一,查询速度提升约40%,假阳性率可控。研究为优化企业网络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结合机器学习、改进哈希函数及分布式协同等未来优化方向。
    153 0
    |
    7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如何监控电脑技术解析
    当代数字化办公与生活环境中,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出于网络安全管理、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合规性要求等多方面的考量,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有效监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涉及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用。本文聚焦于 C++ 编程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讨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进行阐释。
    150 4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企业员工数据泄露防范策略:基于 C++ 语言的布隆过滤器算法剖析[如何防止员工泄密]
    企业运营过程中,防范员工泄密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员工泄密可能致使企业核心数据、商业机密等关键资产的流失,进而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为应对这一挑战,借助恰当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成为强化信息防护的有效路径。本文专注于 C++ 语言中的布隆过滤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防范员工泄密场景中的应用。
    181 8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成为企业管理网络资源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剖析C++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及其在该软件中的应用。链表通过节点存储网络访问记录,具备高效插入、删除操作及节省内存的优势,助力企业实时追踪员工上网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用C++实现链表记录上网行为,并模拟发送至服务器。链表为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但实际开发还需考虑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180 0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409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