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七:面向对象编程(中)

简介: 这篇文章是关于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的中级教程,涵盖了析构函数、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类属性与实例属性、以及类方法与静态方法的对比。

前言

对应GitHub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fengfanli/studyPython

对应的包是: study06_OOP中-析构-继承-多态-属性-方法

一、析构函数

当一个对象被删除或者被销毁时,python解释器也会默认调用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为__del__()方法,也称为析构方法

析构方法总结
1、当整个程序脚本执行完毕后会自动调用__del__方法
2、当对像被手动销毁时也会自动调用 del 方法
3、析构函数一般用于资源回收,利用__del__方法销毁对象回收内存等资源

也可以 使用 del 关键字 调用 析构函数
语法: del 实例对象

二、对象三大特征

在python中展现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封装、继承、多态

1. 封装

封装:指的是把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便于后面的使用
他需要:
把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
从另外一个地方去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对于封装来说 其实就是使用初始化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对象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2. 继承

继承: 和现实生活当中的继承是一样的:也就是 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属性和行为】(爸爸有的儿子都有,相反 儿子有的爸爸不一定有)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 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 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去实现
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 减少代码的重复编写,精简代码的层级结构 便于拓展

class 类名(父类):
‘’’
子类就可以继承父类中公共的属性和方法
‘’’
pass

3. 多继承的问题

python 有多继承, java 语法 只有单继承,可以多实现接口
多继承存在的问题:当继承的类中,有共同的方法时,执行哪一个呢:

具体看 ch03_多继承.py ch04_间接继承.py

python 自带的 mro 方法解析顺序
如:print(A.mro
功能:查询执行顺序
描述:方法的执行顺序可以用mro查看。前面代码查找顺序为 C->A->Base->B>Base1, 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4. 重写父类方法

所谓重写,就是子类中,有一个和父类相同名字的方法,在子类中的方法会覆盖掉父类中同名的方法

5. 调用父类方法

如果在子类中有一个方法需要父类的功能,并且又要添加新的功能。如果直接重写父类方法,那么就要重复写很多代码。那么这就要调用父类方法

  1. 方式一 Dog.init(self,name,color) #手动调用
  2. super().init(name, color) # super是自动找到父类 进而调用方法

ch05_重写和调用父类方法.py 看此案例

6. 多态

所谓多态:定义时的 类型和运行时的类型 不一样,此时就成为多态。

Pyhon不支持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多态的写法,但是原生多态,Python崇尚“鸭子类型”,利用python伪代码实现Java和C#的多态

多态:顾名思义就是多种状态、形态,就是同一种行为 对于不同的子类【对象】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要想实现多态 必须的有 两个前提 需要遵守:
1、继承:多态必须发生在父类和子类之间
2、重写: 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多态有什么用:
增加程序的灵活性
增加程序的拓展性

三、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1. 类属性:就是类对象所拥有的属性,它被所有类对象的实例对象所共有,类对象和实例对象 都可以访问
  2. 实例属性:实例对象所拥有的属性, 只能通过 实例对象访问

类对象 可以调用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实例属性只能通过 类对象 调用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访问原理

类属性类对象可以访问,实例对象也可以访问,这与内存中保存的方式有关

上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实例对象的类对象指针指向同一类对象。实例属性在每个实例中独有一份,而类属性是所有实例对象共有一份

四、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1. 类方法

类对象所拥有的方法,需要用装饰器 @classmethod 来标识其为类方法,对于类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是类对象,一般以cls作为第一个参数,类方法可以通过类对象,实例对象调用
类方法主要可以对类属性进行访问、修改

2. 静态方法

类对象所拥有的方法,需要用 @staticmethod 来表示静态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静态方法呢

  1. 由于静态方法主要来存放逻辑性的代码,本身和类以及实例对象没有交互,
  2. 也就是说,在静态方法中,不会涉及到类中方法和属性的操作
  3. 数据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

3. 类方法、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对比

  1. 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类对象cls,通过cls引用的类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2. 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实例对象self,通过self引用的可能是类属性、也有可能是实例属性(这个需要具体分析),不过在存在相同名称的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情况下,实例属性优先级更高。
  3. 静态方法中不需要额外定义参数,因此在静态方法中引用类属性的话,必须通过类对象来引用。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测试技术
学习Python Web开发的安全测试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学习Python Web开发的安全测试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121 6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堆叠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基础模型训练、新训练集构建及元学习器训练,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156 3
|
4月前
|
PyTorch Linux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学习一:Anaconda下载、安装、配置环境变量。anaconda创建多版本python环境。安装 pytorch。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使用Anaconda进行Python环境管理,包括下载、安装、配置环境变量、创建多版本Python环境、安装PyTorch以及使用Jupyter Notebook的详细指南。
514 1
pytorch学习一:Anaconda下载、安装、配置环境变量。anaconda创建多版本python环境。安装 pytorch。
|
2月前
|
Python 容器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9)
这是我在B站跟随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9天,主要学习了赋值、浅拷贝和深拷贝的概念及其底层逻辑。由于开学时间紧张,内容较为简略,但希望能帮助理解这些重要概念。赋值是创建引用,浅拷贝创建新容器但元素仍引用原对象,深拷贝则创建完全独立的新对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讨论。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10)
这是我在千锋教育B站课程学习Python的第10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组成、命名、参数分类(必须参数、关键字参数、默认参数、不定长参数)及调用注意事项。由于开学时间有限,记录较为简略,望谅解。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函数可以封装常用功能,简化代码并便于维护。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大数据
1.1 学习Python操作Excel的必要性
学习Python操作Excel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环境中至关重要。Python能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突破Excel行数限制;提供丰富的库实现复杂数据分析和自动化任务,显著提高效率。掌握这项技能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决策效率。推荐从基础语法、Excel操作库开始学习,逐步进阶到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报表系统。通过实际项目巩固知识,关注新技术,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2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6)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学习Python的第6天笔记,主要学习了字典的使用方法,包括字典的基本概念、访问、修改、添加、删除元素,以及获取字典信息、遍历字典和合并字典等内容。开学后时间有限,内容较为简略,敬请谅解。
|
2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
今日学习Python第二天,重点掌握字符串操作。内容涵盖字符串介绍、切片、长度统计、子串计数、大小写转换及查找位置等。通过B站黑马程序员课程跟随老师实践,非原创代码,旨在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
|
2月前
|
程序员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3)
这是学习Python第三天的内容总结,主要围绕字符串操作展开,包括字符串的提取、分割、合并、替换、判断、编码及格式化输出等,通过B站黑马程序员课程跟随老师实践,非原创代码。
|
2月前
|
Python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7)
学的是b站的课程(千锋教育),跟老师写程序,不是自创的代码! 今天是学Python的第七天,学的内容是集合。开学了,时间不多,写得不多,见谅。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