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算法】斐波那契变形问题(C/C++)

简介: 【递归算法】斐波那契变形问题(C/C++)

递归算法概述:

递归算法是一种在函数或方法中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它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可以分解为更小、更相似子问题的问题。递归算法通常涉及两个主要部分:基本情况(base case)和递归步骤(recursive step)。

基本概念

1. 基本情况(Base Case):这是递归调用结束的条件。在基本情况下,问题被解决而不再进行递归调用。

2. 递归步骤(Recursive Step):这是算法分解问题并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部分。

递归算法的步骤

1. 问题定义:定义一个问题,并确定问题是否可以被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

2. 确定基本情况:找出问题可以直接解决而不需要进一步递归的情况。

3. 确定递归步骤:描述如何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并递归调用算法来解决这些子问题。

4. 组合结果:如果递归调用返回结果,需要有一种方法来组合这些结果以解决原始问题。

示例: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递归问题,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定义为:F(n) = F(n-1) + F(n-2),基本情况是F(0) = 0和F(1) = 1。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递归函数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int fibonacci(int n) {
    if (n <= 0) {
        return 0; //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0项是0
    }
    if (n == 1) {
        return 1; //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1项是1
    }
    // 递归调用计算第n项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int main() {
    int n; 
    cin>>n;
    cout << fibonacci(n) << endl;
    return 0;
}

递归算法的优点

1. 简洁性:递归算法通常可以用较少的代码行数来描述,使算法更易于理解和实现。

2. 自然映射:对于可以自然分解为子问题的问题,递归提供了一种直接的解决方案。

递归算法的缺点

1. 效率问题:递归算法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重复计算,特别是对于没有优化的简单递归。

2. 栈溢出:深度递归可能导致栈溢出错误,因为每次递归调用都会占用一定的栈空间。

3. 理解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递归的概念和调试递归代码可能比较困难。

递归与迭代的比较

尽管递归算法在概念上很简洁,但在某些情况下,迭代算法可能更高效。迭代算法使用循环结构来模拟递归过程,通常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和栈溢出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使用递归的思想来设计迭代算法,例如通过显式地使用数据结构来保存中间结果。

尾递归优化

尾递归是递归函数的一类特殊形式,其中递归调用是函数体中的最后一个操作。尾递归可以被优化以减少栈空间的使用,因为当前函数的栈帧在递归调用返回时不再需要。在某些编程语言中,尾递归可以被编译器优化以避免增加额外的栈帧。


算法训练 进击的青蛙

资源限制

内存限制:256.0MB C/C++时间限制:1.0s Java时间限制:3.0s Python时间限制:5.0s

问题描述

  青蛙X正准备跳过一座桥,这座桥被划分为N段,记青蛙所在的起始点为0,桥的末端为N。桥上的一些点有一些石子,这些点是无法跳上去的。青蛙每次跳跃能向前跳跃+1,+2,+3段,现在请你算出跳到末端的总方法数。如果无法到达,请输出”No Way!"

输入格式

  输入数据共N行。

  第一行一个数字N,代表桥的长度。

  接下来N行,表示从点1~N的道路情况,每行一个数字0或1,1表示有石子。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为一个整数,代表方法数,无法到达为“No Way!"

  由于数据过大,我们只需要求出 对 1000000007 的余数即可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为一个整数,代表方法数,无法到达为“No Way!"

  由于数据过大,我们只需要求出 对 1000000007 的余数即可

样例输入

5

1

0

0

1

0

样例输出

3

数据规模和约定

  N <= 10^6

解题思路:

这道题一眼以为是搜索+回溯,但是看了一眼数据大小就感觉会超时,提交上去运行超时,所以会有更好的算法,然后就去看了okok__TXF大佬的思路,看了他们的博客都是用的dp+递推,是斐波那契的变形。具体思路讲解看注释吧。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ll dp[1000005];//dp[i]表示从第0块石头到第i块石头的方法数
ll n;
//斐波那契数列变形dp[i]=dp[i-1]+dp[i-2]+dp[i-3];
//此青蛙一次能跳1,2,3步,所以只要求出dp[1],dp[2],dp[3]作为初值条件,利用递归求到n即可
int main(){
    cin>>n;
    for(int i=1;i<=n;i++){
        cin>>dp[i];
    }
    //初值条件
    dp[1]==0?dp[1]=1:dp[1]=0;
    dp[2]==0?dp[2]=dp[1]+1:dp[2]=0;
    dp[3]==0?dp[3]=dp[2]+dp[1]+1:dp[3]=0;
    for(int i=4;i<=n;i++){
        if(dp[i]==1){//如果第i点不能跳,从0点无论怎样跳都不会到达第i点
            dp[i]=0;//不能到达直接置0就可以了
        }else{
            dp[i]=(dp[i-1]%1000000007+dp[i-2]%1000000007+dp[i-3]%1000000007)%1000000007;
        }
    }
    if(dp[n]==0){//第n点根本就到达不了还有啥方法数
        cout<<"No Way!"<<endl;
    }else{//如果dp[n]不为0那就是至少有一种可以到达的方法数
        cout<<dp[n]%1000000007<<endl;
    }
    return 0;
}

其实刚开始我也没想到是斐波那契的变形题,只有刷题刷多了就知道了,写了斐波那契也是通过了样例

本人小白一枚,如有错误请各位大佬指出,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的数据加速机制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与办公管理需求日益复杂的学术语境下,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作为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员工操作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研究对象。其作用类似网络空间中的 “电子眼”,实时捕获每台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动态。然而,面对海量监控数据,实现高效数据存储与快速检索,已成为提升监控系统性能的核心挑战。本文聚焦于 C++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如何成为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数据处理的 “加速引擎”,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展现其强大功能与应用价值。
121 2
|
7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基于 C++ 语言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迪杰斯特拉算法用于优化网络路径、分配资源和定位故障节点,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该算法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与稳定性,实现负载均衡并快速排除故障。C++代码示例展示了其在网络模拟中的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90 15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处理
公司局域网管理中的哈希表查找优化 C++ 算法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公司局域网管理至关重要。哈希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关键值(如IP地址、账号)映射到数组索引,实现快速的插入、删除与查找操作。例如,在员工登录验证和设备信息管理中,哈希表能显著提升效率,避免传统线性查找的低效问题。本文以C++为例,展示了哈希表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设备MAC地址与IP分配的存储与查询,并探讨了优化哈希函数和扩容策略,确保网络管理高效准确。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94 0
|
5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151 17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基于 C++ 布隆过滤器算法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URL 访问过滤的高效实现研究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布隆过滤器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黑白名单机制在处理海量URL数据时存储与查询效率低的问题。通过C++实现URL访问过滤功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将内存占用降至传统方案的八分之一,查询速度提升约40%,假阳性率可控。研究为优化企业网络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结合机器学习、改进哈希函数及分布式协同等未来优化方向。
100 0
|
6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如何监控电脑技术解析
当代数字化办公与生活环境中,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出于网络安全管理、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合规性要求等多方面的考量,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有效监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涉及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用。本文聚焦于 C++ 编程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讨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进行阐释。
124 4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企业员工数据泄露防范策略:基于 C++ 语言的布隆过滤器算法剖析[如何防止员工泄密]
企业运营过程中,防范员工泄密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员工泄密可能致使企业核心数据、商业机密等关键资产的流失,进而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为应对这一挑战,借助恰当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成为强化信息防护的有效路径。本文专注于 C++ 语言中的布隆过滤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防范员工泄密场景中的应用。
122 8
|
8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成为企业管理网络资源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剖析C++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及其在该软件中的应用。链表通过节点存储网络访问记录,具备高效插入、删除操作及节省内存的优势,助力企业实时追踪员工上网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用C++实现链表记录上网行为,并模拟发送至服务器。链表为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但实际开发还需考虑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124 0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
9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272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