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之内存结构

简介: Java内存结构包括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堆和直接内存。程序计数器记录执行地址,线程私有,无溢出。虚拟机栈处理方法调用,局部变量在线程栈中,过深或过大可能导致StackOverflowError。本地方法栈服务于native方法。堆存储对象,线程共享,有垃圾回收。方法区存储类信息,1.8前的永久代,1.8后的元空间,溢出可调整相应参数。运行时常量池包含字符串池,1.6在永久代,1.8在堆,intern方法管理。直接内存用于NIO,提高读写性能,手动回收。

一、内存结构

二进制字节码 jvm指令-》解释器-》机器码-》cpu执行

1、程序计数器

定义:记住下一条执行执行的地址,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解释器会到程序计数器找到下一条指令的地址,通过寄存器实现(cpu中最快的)
特点:线程私有,每个程序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
唯一不会存在内存溢出的地方
局部变量在栈

2、虚拟机栈

定义:每个线程运行需要的内存空间
每个栈由多个栈帧组成,栈帧就是每个方法运行时占用的内存,分配参数,局部变量,返回地址这些数据的地址
每个线程只能有一个活动栈帧,对应着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

问题辨析:
垃圾回收是否涉及栈内存?
不会。栈内存是方法调用产生的,方法调用结束后会弹出栈(自动回收)。
栈内存分配越大越好吗?
不是。因为物理内存是一定的,栈内存越大,可以支持更多的递归调用,但是可执行的线程数就会越少。非windows默认1mb,windows动态分配
如果方法内部的变量没有逃离方法的作用访问,它是线程安全的,因为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栈。
如果是局部变量引用了对象,并逃离了方法的访问(有返回值是存在安全问题的),那就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
一句话。私有线程安全,共享不安全

栈内存溢出

​ 栈帧过大、过多、或者第三方类库操作,都有可能造成栈内存溢出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使用 -Xss256k 指定栈内存大小!

线程运行诊断

​ 案例一:cpu 占用过多
​ 解决方法:Linux 环境下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可能导致 CPU 的占用过高,这时需要定位占用 CPU 过高的线程

top 命令,查看是哪个进程占用 CPU 过高
ps H -eo pid, tid(线程id), %cpu | grep 刚才通过 top 查到的进程号,通过 ps 命令进一步查看是哪个线程占用 CPU 过高
JDK命令:jstack(进程id)通过查看进程中的线程的 nid ,刚才通过 ps 命令看到的 tid 来对比定位,注意 jstack 查找出的线程 id 是 16 进制的,需要转换。
案例二:程序运行长时间没有结果(如死锁)

3、本地方法栈

​ 一些带有 native 关键字的方法就是需要 JAVA 去调用本地的C或者C++方法,因为 JAVA 有时候没法直接和操作系统底层交互,所以需要用到本地方法栈,服务于带 native 关键字的方法。为本地方法调用提供内存空间

4、堆

​ 通过new关键字创建对象使用堆内存
​ 线程共享,考虑线程安全问题
​ 有垃圾回收机制(gc)

堆内存溢出

​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堆内存溢出
​ 可以使用 -Xmx8m 来指定堆内存大小。

堆内存诊断

​ jps 工具,查看当前系统中有哪些 java 进程,获取进程id
​ jmap 工具,查看堆内存占用情况 jmap - heap 进程id,查询某一时刻
​ jconsole 工具,图形界面的,多功能的监测工具,可以连续监测
​ jvisualvm 工具

5、方法区

定义

​ Java 虚拟机有一个在所有 Java 虚拟机线程之间共享的方法区域。方法区域类似于用于传统语言的编译代码的存储区域,或者类似于操作系统进程中的“文本”段。它存储每个类的结构,例如运行时常量池、字段和方法数据,以及方法和构造函数的代码,包括特殊方法,用于类和实例初始化以及接口初始化,方法区域是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的。尽管方法区域在逻辑上是堆的一部分,但简单的实现可能不会选择垃圾收集或压缩它。此规范不强制指定方法区的位置或用于管理已编译代码的策略。方法区域可以具有固定的大小,或者可以根据计算的需要进行扩展,并且如果不需要更大的方法区域,则可以收缩。方法区域的内存不需要是连续的!

组成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OdEm4HHk-1667997467095)(C:\Users\Zing\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712153406680.png)]

方法区的内存溢出问题

​ 1.8 之前会导致永久代内存溢出,使用 -XX:MaxPermSize=8m 指定永久代内存大小

​ 1.8 之后会导致元空间内存溢出,使用 -XX:MaxMetaspaceSize=8m 指定元空间大小

运行时常量池

​ 二进制字节码包含类的基本信息、常量池、类的方法定义(包含了虚拟机的指令)

常量池就是一张表,虚拟机根据这张表找到要运行的类名、方法名、参数类型、字变量等信息

运行时常量池,常量池是*.class文件中的,当该类被加载时,他的常量池信息就会被放入运行时常量池,并把里面的符号地址变为真实地址

StringTable 串池(字符串对象的池)

​ 常量池中的字符仅仅是符号,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会转化为对象;

​ 利用串池的机制,来避免重复创建对象;

​ 字符串变量拼接原理是运行时使用StringBuilder;

​ 字符串常量拼接原理是编译时编译器优化;

​ 可以使用 intern 方法,主动将串池中还没有的字符串对象放入串池

​ 1.8 将这个字符串对象尝试放入串池,如果有则并不会放入,如果没有则放入串池,会把串池中的对象返回

​ 1.6 将这个字符串对象尝试放入串池,如果有则并不会放入,如果没有会把此对象复制一份, 放入串池,会把串池中的对象返回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 + new String("b"); 此处创建了五个对象,串池中a b堆中a b ab,堆中是匿名创建取不出来a b

StringTable 的位置

​ jdk1.6 StringTable 位置是在永久代中(不在堆中),1.8 StringTable 位置是在堆中。(元空间在本地内存,是1.8的方法区)

StringTable 垃圾回收

​ -Xmx10m 指定堆内存大小
​ -XX:+PrintStringTableStatistics 打印字符串常量池信息
​ -XX:+PrintGCDetails
​ -verbose:gc 打印 gc 的次数,耗费时间等信息

StringTable调优

​ 因为StringTable是由HashTable实现的,所以可以适当增加HashTable桶的个数,减少字符串放入串池中的时间。

​ -XX:StringTableSize=桶个数(最少设置为 1009 以上)
​ 考虑是否需要将字符串对象入池
​ 可以通过 intern 方法减少重复入池

6、直接内存

定义

Direct Memory

​ 常见用于NIO操作时,用于数据缓冲区

​ 分配回收成本较高,但读写性能高

​ 不受jvm内存回收管理

使用直接内存的好处

​ 因为 java 不能直接操作文件管理,需要切换到内核态,使用本地方法进行操作,然后读取磁盘文件,会在系统内存中创建一个缓冲区,将数据读到系统缓冲区, 然后在将系统缓冲区数据,复制到 java 堆内存中。缺点是数据存储了两份,在系统内存中有一份,java 堆中有一份,造成了不必要的复制。

​ 直接内存是操作系统和 Java 代码都可以访问的一块区域,无需将代码从系统内存复制到 Java 堆内存,从而提高了效率。

直接内存回收原理

​ 直接内存回收不是通过JVM的垃圾回收来释放的,是通过unsafe.freeMemory来手动释放,

第一步:实现allocateDir 底层创建了一个DirectByteBuffer对象

第二步:DirectByteBuffer类 这里调用了一个 Cleaner 的 create 方法,且后台线程还会对虚引用的对象监测,如果虚引用的实际对象(这里是 DirectByteBuffer )被回收以后,就会调用 Cleaner 的 clean 方法,来清除直接内存中占用的内存。以看到关键的一行代码, this.thunk.run(),thunk 是 Runnable 对象。run 方法就是回调 Deallocator 中的 run 方法。

直接内存的回收机制总结

​ 使用了 Unsafe 类来完成直接内存的分配回收,回收需要主动调用freeMemory 方法,ByteBuffer 的实现内部使用了 Cleaner(虚引用)来检测 ByteBuffer 。一旦ByteBuffer 被垃圾回收,那么会由 ReferenceHandler(守护线程) 来调用 Cleaner 的 clean 方法调用 freeMemory 来释放内存。

一般用 jvm 调优时,会加上下面的参数:

-XX:+DisableExplicitGC // 禁止显示的 GC
意思就是禁止我们手动的 GC,比如手动 System.gc() 无效,它是一种 full gc,会回收新生代、老年代,会造成程序执行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就通过 unsafe 对象调用 freeMemory 的方式释放内存。

相关文章
|
6月前
|
Arthas 存储 算法
深入理解JVM,包含字节码文件,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类的声明周期,类加载器
JVM全称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JVM作用:本质上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职责是运行Java字节码文件,编译为机器码交由计算机运行类的生命周期概述:类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类加载,使用,卸载的整个过类的生命周期阶段:类的声明周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加载->连接->初始化->使用->卸载,其中连接中分为三个小阶段验证->准备->解析类加载器的定义:JVM提供类加载器给Java程序去获取类和接口字节码数据类加载器的作用:类加载器接受字节码文件。
645 55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我们来说一说 JVM 的内存模型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210 4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深入理解JVM《JVM内存区域详解 - 世界的基石》
Java代码从编译到执行需经javac编译为.class字节码,再由JVM加载运行。JVM内存分为线程私有(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线程共享(堆、方法区)区域,其中堆是GC主战场,方法区在JDK 8+演变为使用本地内存的元空间,直接内存则用于提升NIO性能,但可能引发OOM。
|
7月前
|
Arthas 监控 Java
Arthas memory(查看 JVM 内存信息)
Arthas memory(查看 JVM 内存信息)
619 6
|
4月前
|
存储 Java 编译器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类文件结构
本内容介绍了Java虚拟机与Class文件的关系及其内部结构。Class文件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二进制格式,包含JVM指令集、符号表等信息。无论使用何种语言,只要能生成符合规范的Class文件,即可在JVM上运行。文章详细解析了Class文件的组成,包括魔数、版本号、常量池、访问标志、类索引、字段表、方法表和属性表等,并说明其在Java编译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134 0
|
10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监控
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本文介绍了 Java 应用常见的 CPU & JVM 内存热点原因及优化思路。
1036 166
|
8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JVM简介—1.Java内存区域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类型(如程序计数器、Java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Java堆、方法区和直接内存)及其作用。文中还探讨了各版本内存区域的变化、直接内存的使用、从线程角度分析Java内存区域、堆与栈的区别、对象创建步骤、对象内存布局及访问定位,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常见内存溢出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这些内容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Java内存管理机制,优化应用程序性能并解决潜在的内存问题。
394 29
JVM简介—1.Java内存区域
|
7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
8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JVM简介—2.垃圾回收器和内存分配策略
本文介绍了Java垃圾回收机制的多个方面,包括垃圾回收概述、对象存活判断、引用类型介绍、垃圾收集算法、垃圾收集器设计、具体垃圾回收器详情、Stop The World现象、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新生代配置演示、内存泄漏和溢出问题以及JDK提供的相关工具。
JVM简介—2.垃圾回收器和内存分配策略
|
8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监控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243 0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