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分析技巧(二):ARIMA模型建模步骤总结

简介: 时间序列分析技巧(二):ARIMA模型建模步骤总结

1 目的

  该篇为针对时间序列ARIMA模型建模系列技巧:ARIMA模型建模步骤总结。ARIMA模型原理可移步:【时间序列分析】——时序分解定理详解,针对平稳序列的模型选择具体操作理论移步:时间序列分析技巧(一):根据ACF、PACF进行AR、MA、ARMA模型选择

2 ARIMA模型建模流程图解

  平稳序列模型选择图解:

  ARIMA模型,又称为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下面是ARIMA模型建模的详细步骤:

  1. 可视化观察时间序列数据:首先,通过观察时间序列数据的图形,初步判断数据是否有明显的趋势或周期性。这有助于后续选择合适的模型阶数和参数。
  2. 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才能进行ARIMA模型建模。如果数据不平稳,可以通过差分法使其平稳。单位根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如ADF检验、PP检验等。如果数据不平稳,需要进行差分,直到数据平稳为止。
  3. 确定模型的阶数:ARIMA模型的阶数包括自回归项数§、差分次数(d)和移动平均项数(q)。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计算自相关系数(ACF)和偏自相关系数(PACF)来初步判断。p值可以从PACF图的最大滞后点来大致判断,q值可以从ACF图的最大滞后点来大致判断。
  4. 建模:根据确定的阶数,建立ARIMA模型。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如R、Python等)中的ARIMA函数来建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估计方法,如最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等。
  5. 模型检验:建立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以判断模型是否适合数据。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残差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等。如果模型不合适,需要调整模型的阶数或参数,重新建模。
  6. 预测:模型通过检验后,就可以用来进行时间序列预测了。可以使用模型的预测函数来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值的置信区间。

3 ARIMA模型建模实操

  ARIMA模型建模实操,可移步:时间序列分析实战(二):时序的ARMA模型拟合与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实战(五):ARIMA加法(疏系数)模型建模时间序列分析实战(六):ARIMA乘法(疏系数)模型建模及预测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Linux vr&ar
ARIMA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IMA是**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引文缩写,其中AR表示的是自回归模型,MA表示的是移动平均模型,I表示的是差分。一般写成ARIMA(p,d,q),p是自回归阶数,q是移动平均阶数,d表示差分的次数。
1922 0
ARIMA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2023美赛】C题Wordle预测27页中文论文及Python代码详解
本文提供了2023年美赛C题Wordle预测的27页中文论文及Python代码的详细解读,涵盖了时间序列预测、特征工程、模型选择与评估、聚类分析等多个方面,并提供了相关数据和代码的下载方式。
466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程序员 数据处理
时间序列分析技巧(一):根据ACF、PACF进行AR、MA、ARMA模型选择
时间序列分析技巧(一):根据ACF、PACF进行AR、MA、ARMA模型选择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vr&ar
技术心得:时间序列:ARIMA模型
技术心得:时间序列:ARIMA模型
1412 0
|
数据可视化 vr&ar
【Eviews实战】——ARIMA模型建模
【Eviews实战】——ARIMA模型建模
时间序列分析实战(六):ARIMA乘法(疏系数)模型建模及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实战(六):ARIMA乘法(疏系数)模型建模及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实战(五):ARIMA加法(疏系数)模型建模
时间序列分析实战(五):ARIMA加法(疏系数)模型建模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处理
一文讲懂“预测滞后性”:详细解析
本文介绍了预测分析中常见的“预测滞后性”现象及其原因,包括数据收集延迟、模型训练耗时、预测算法延迟及模型特性等。文章还提供了应对策略,如实时数据处理、选择合适模型、在线学习及多方法结合,并附有使用简单移动平均法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优化预测过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自然语言处理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完整实战:从理论到PyTorch实战演示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完整实战:从理论到PyTorch实战演示
18003 0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基于Python实现时间序列分析建模(ARIMA模型)项目实战
基于Python实现时间序列分析建模(ARIMA模型)项目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