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PO偏好优化:性能和DPO一样好并且更简单的对齐方法

本文涉及的产品
检索分析服务 Elasticsearch 版,2核4GB开发者规格 1个月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ORPO是另一种新的LLM对齐方法,这种方法甚至不需要SFT模型。通过ORPO,LLM可以同时学习回答指令和满足人类偏好。

现在有许多方法可以使大型语言模型(LLM)与人类偏好保持一致。以人类反馈为基础的强化学习(RLHF)是最早的方法之一,并促成了ChatGPT的诞生,但RLHF的成本非常高。与RLHF相比,DPO、IPO和KTO的成本明显更低,因为它们不需要奖励模型。

虽然DPO和IPO的成本较低,但它们仍需训练两个不同的模型。首先是监督微调(SFT)步骤,即训练模型按指令回答问题,然后使用SFT模型作为初始化和参考,以使模型与人类偏好一致。

ORPO是另一种新的LLM对齐方法,这种方法甚至不需要SFT模型。通过ORPO,LLM可以同时学习回答指令和满足人类偏好。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ORPO并介绍其相关的内容,最后将展示如何使用消费级硬件将Mistral 7B转换为聊天模型。

ORPO:Monolithic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without Reference Model

作者通过展示SFT步骤在对齐流程中并不理想来很好地论证了ORPO的动机。虽然在指令数据集上微调模型确实使模型适应在特定领域回答指令,但生成人类可能拒绝的答案的概率也增加了。

被选中和被拒绝的响应可能有很多共同点:相同的领域、相同的格式等,因此生成与任务相关但不正确的答案的概率增加。而DPO可以降低被拒绝响应的概率,同时增加被选择响应的概率,即在上图中的曲线之间增大差距。偏好优化技术是在包含以下内容的数据集上训练的:

 提示
 选择的答案
 被拒绝的答案

对于STF,它是在与选择的答案配对的提示上进行训练的。用于sft的数据集可以与偏好优化使用的相同,但不包括"被拒绝"的答案。所以可以直观地认为,应该能够微调一个基础LLM,使其在学习如何回答指令的同时,也学会惩罚和偏好某些答案。

ORPO就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建立的,ORPO简单地通过添加负对数似然损失与OR损失(OR代表奇异比)来修改训练损失:

OR损失对被拒绝的答案进行弱惩罚,而对选择的答案进行强有力的奖励。这里包含了一个超参数lambda用于加权OR损失。

lambda设为0.1似乎效果不错。如果设置为0.5,虽然区分选择和拒绝输出的能力更强,但选择答案的概率也降低了。所以为了对于在拒绝错误答案比获取正确答案更为关键的特定应用,可能将lambda设置为0.5会更好。

通过ORPO的损失,模型在学习了SFT期间的内容的同时,也学会了人类偏好

但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它可能需要更大的偏好数据集。

使用TRL运行ORPO

虽然这是今年3月分刚发布的论文,但是ORPO 已经可以在Hugging Face库上使用了,并且它因为只修改了损失函数,所以可以很好的与现有的Lora方法集成,这里我们就演示如何将它与GaLora进行结合,训练我们自己的模型。

首先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q -U bitsandbytes
 pip install --upgrade -q -U transformers
 pip install -q -U peft
 pip install -q -U accelerate
 pip install -q -U datasets
 pip install -q -U git+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trl.git

然后,导入库

 import torch, multiprocessing
 from datasets import load_dataset
 from peft import LoraConfig, prepare_model_for_kbit_training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BitsAndBytesConfig,
     TrainingArguments,
 )
 from trl import ORPOTrainer, ORPOConfig

还需要运行以下代码,确保如果GPU支持的话则使用FlashAttention和bfloat16:

 import os
 major_version, minor_version = torch.cuda.get_device_capability()
 if major_version >= 8:
   os.system("pip install flash-attn")
   torch_dtype = torch.bfloat16
   attn_implementation='flash_attention_2'
   print("Your GPU is compatible with FlashAttention and bfloat16.")
 else:
   torch_dtype = torch.float16
   attn_implementation='eager'
   print("Your GPU is not compatible with FlashAttention and bfloat16.")

然后加载数据集。这里使用“HuggingFaceH4/ ultrafeedback_binalized”(MIT许可)来训练Zephyr模型。我将一个聊天模板应用到“被选中”和“被拒绝”列上,以对JSON进行字符串化。

 dataset = load_dataset("HuggingFaceH4/ultrafeedback_binarized", split=["train_prefs","test_prefs"])

 def process(row):
     row["chosen"] = 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row["chosen"], tokenize=False)
     row["rejected"] = 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row["rejected"], tokenize=False)
     return row

 dataset[0] = dataset[0].map(
     process,
     num_proc= multiprocessing.cpu_count(),
     load_from_cache_file=False,
 )

 dataset[1] = dataset[1].map(
     process,
     num_proc= multiprocessing.cpu_count(),
     load_from_cache_file=False,
 )

剩下就是加载标记器,配置并加载模型。

 model_name = "mistralai/Mistral-7B-v0.1"
 #Tokenizer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add_eos_token=True, use_fast=True)
 tokenizer.pad_token = tokenizer.eos_token
 tokenizer.padding_side = 'left' #Necessary for FlashAttention compatibility

 bnb_config = BitsAndBytesConfig(
         load_in_4bit=True,
         bnb_4bit_quant_type="nf4",
         bnb_4bit_compute_dtype=torch_dtype,
         bnb_4bit_use_double_quant=True,
 )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model_name, torch_dtype=torch_dtype, quantization_config=bnb_config, device_map={"": 0},  attn_implementation=attn_implementation
 )
 model = prepare_model_for_kbit_training(model)
 #Configure the pad token in the model
 model.config.pad_token_id = tokenizer.pad_token_id

该模型使用bitsandbytes的NF4数据类型(使用BitsAndBytesConfig配置)动态量化。记得设置“prepare_model_for_kbit_training”,因为它支持梯度检查点并节省大量内存。

对于LoRA的配置,使用标准超参数。如果增加“r”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但这也会增加内存消耗,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超参数得调整了。

 peft_config = LoraConfig(
         lora_alpha=16,
         lora_dropout=0.05,
         r=16,
         bias="none",
         task_type="CAUSAL_LM",
         target_modules= ['k_proj', 'q_proj', 'v_proj', 'o_proj', "gate_proj", "down_proj", "up_proj"]
 )

还可以在LoraConfig中设置“use_dora=True”,以使用DoRA训练更好(但更慢)的适配器。

最后就是设置ORPOConfig并开始训练:

 orpo_config = ORPOConfig(
     output_dir="./results/",
     evaluation_strategy="steps",
     do_eval=True,
     optim="paged_adamw_8bit",
     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2,
     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4,
     per_device_eval_batch_size=2,
     log_level="debug",
     logging_steps=20,
     learning_rate=8e-6,
     eval_steps=20,
     max_steps=100,
     save_steps=20,
     save_strategy='epoch',
     warmup_ratio=0.1,
     lr_scheduler_type="linear",
     beta=0.1, #beta is ORPO's lambda
     max_length=1024,
 )

 trainer = ORPOTrainer(
         model=model,
         train_dataset=dataset[0],
         eval_dataset=dataset[1],
         peft_config=peft_config,
         args=orpo_config,
         tokenizer=tokenizer,
 )

 trainer.train()

ORPOTrainer与SFTTrainer和DPOTrainer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似乎不接受trainingargument作为参数。所以需要传递一个“ORPOConfig”。这里有个注意点:ORPOConfig中提到的“beta”是论文中描述的“lambda”,它衡量OR损失。

以下是在Colab 测试得结果

训练和验证损失都减少了。说明模型正在学习,也就是说这个方法是有效得。让我们再看看论文中ORPO的学习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清楚地看出,ORPO需要数千个训练步骤来学习如何区分选择的响应和拒绝的响应。为了获得类似的结果,应该训练ORPO至少2000步,总批大小为64(如论文所述)。这样看来使用一个高端消费级GPU,例如RTX 4090是可行的,但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

总结

ORPO是一种单步微调和对准指令llm的新方法。它不需要任何奖励或SFT模型,并且ORPO比DPO和RLHF更简单。根据论文ORPO的性能与DPO相当或略好。但是ORPO需要几千个训练步骤来学习好的和坏的反应之间的区别。

应该从现在开始使用ORPO吗?

如果想要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ORPO是可以得。但是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ORPO还不能完全的得到验证。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偏好优化方法的全面比较。但是我们可以从ORPO开始,因为他毕竟比较简单。

https://avoid.overfit.cn/post/100de526ac3c4ba2b01f591ba6d0e435

作者:Benjamin Marie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本实验通过在ECS上从零开始部署Stable Diffusion来进行AI绘画创作,开启AIGC盲盒。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利用代码分割优化前端性能:策略与实践
在现代Web开发中,代码分割是提升页面加载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代码分割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实现策略,包括动态导入、路由分割等方法,并探讨在React、Vue、Angular等前端框架中的具体应用。
|
1月前
|
数据挖掘
如何评估动画效果对用户记忆度的提升效果?
评估动画效果对用户记忆度的提升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
34 1
|
1月前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开发者
长短大小样样精通!原始分辨率、超长视频输入:更灵活的全开源多模态架构Oryx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Oryx 是一种新型多模态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其核心创新在于能够对图像和视频进行任意分辨率编码,并通过动态压缩器模块提高处理效率。Oryx 在处理长视觉上下文(如视频)时表现出色,同时在图像、视频和3D多模态理解方面也展现了强大能力。该模型的开源性质为多模态研究社区提供了宝贵资源,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压缩率以及计算资源的需求。
35 3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数据建模
使用ClassificationThresholdTuner进行二元和多类分类问题阈值调整,提高模型性能增强结果可解释性
在分类问题中,调整决策的概率阈值虽常被忽视,却是提升模型质量的有效步骤。本文深入探讨了阈值调整机制,尤其关注多类分类问题,并介绍了一个名为 ClassificationThresholdTuner 的开源工具,该工具自动化阈值调整和解释过程。通过可视化功能,数据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最优阈值及其影响,尤其是在平衡假阳性和假阴性时。此外,工具支持多类分类,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的不足。
59 2
使用ClassificationThresholdTuner进行二元和多类分类问题阈值调整,提高模型性能增强结果可解释性
|
3月前
|
UED
代码分割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代码分割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
5月前
|
图形学 开发者
U3D开发进阶:精细调整Collider与优化碰撞检测性能
【7月更文第11天】在Unity 3D(简称U3D)开发过程中,精确控制Collider(碰撞器)的设置与合理利用Layer Collision Matrix(层级碰撞矩阵)对于提升游戏性能、优化物理模拟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项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高效、流畅的游戏体验。
647 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将图像自动文本化,图像描述质量更高、更准确了
【7月更文挑战第11天】AI研究提升图像文本化准确性:新框架IT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与视觉专家,生成详细无幻觉的图像描述。通过三个阶段—全局文本化、视觉细节提取和重描述,实现更高质量的图像转文本。研究人员建立DID-Bench、D2I-Bench和LIN-Bench基准,展示描述质量显著提升。尽管有进步,仍面临幻觉、细节缺失及大规模处理挑战。[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6.07502v1)**
45 1
|
6月前
偏微分方程有了基础模型:样本需求数量级减少,14项任务表现最佳
【6月更文挑战第16天】研究人员提出Poseidon模型,减少求解偏微分方程(PDEs)的样本需求,提升效率。在15个挑战任务中,该模型在14项表现最优。基于scOT的多尺度架构, Poseidon降低了计算成本,但仍有泛化和资源限制。[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5.19101)**
96 4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探究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在深度学习优化中的影响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传统的固定学习率方法已不足以满足高效训练的需求。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应运而生,通过动态调整学习率以加速收敛过程并提高模型性能。本文深入分析了几种主流的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包括Adam、RMSprop和AdaGrad等,并探讨了它们在不同深度学习场景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揭示了这些策略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优势与局限,为未来深度学习优化算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7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LLM上下文窗口突破200万!无需架构变化+复杂微调,轻松扩展8倍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LongRoPE研究突破LLM上下文窗口限制,无需架构变更和复杂微调,实现8倍扩展至2048万个token。该方法利用位置嵌入非均匀性,通过高效搜索和优化初始化,适用于处理长文本任务,对模型性能影响小。但可能需要较多计算资源,且2048万的长度是否足够所有任务尚待探讨。[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2.13753)
1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