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型语言模型都在使用 SwiGLU 作为激活函数?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SwiGLU可以说是在大语言模型中最常用到的激活函数,我们本篇文章就来对他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大型语言模型的架构,你可能会在最新的模型和研究论文中看到“SwiGLU”这个词。SwiGLU可以说是在大语言模型中最常用到的激活函数,我们本篇文章就来对他进行详细的介绍。SwiGLU其实是2020年谷歌提出的激活函数,它结合了SWISH和GLU两者的特点。

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

Swish

Swish是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定义如下:

 Swish(x) = x*sigmoid(ßx)

其中,ß 为可学习参数。Swish可以比ReLU激活函数更好,因为它在0附近提供了更平滑的转换,这可以带来更好的优化。

Gated Linear Unit

GLU(Gated Linear Unit)定义为两个线性变换的分量积,其中一个线性变换由sigmoid激活。

 GLU(x) = sigmoid(W1x+b)⊗(Vx+c)

GLU可以有效地捕获序列中的远程依赖关系,同时避免与lstm和gru等其他门控机制相关的一些梯度消失问题。

SwiGLU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SwiGLU是两者的结合。它是一个GLU,但不是将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而是使用ß=1的swish,因此我们最终得到以下公式:

 SwiGLU(x) = Swish(W1x+b)⊗(Vx+c)

我们用SwiGLU函数构造一个前馈网络

 FFNSwiGLU(x) = (Swish1(xW)⊗xV)W2

Pytorch的简单实现

如果上面的数学原理看着比较麻烦枯燥难懂,我们下面直接使用代码解释。

 class SwiGLU(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w1, w2, w3) -> None:
         super().__init__()
         self.w1 = w1
         self.w2 = w2
         self.w3 = w3

     def forward(self, x):
         x1 = F.linear(x, self.w1.weight)
         x2 = F.linear(x, self.w2.weight)
         hidden = F.silu(x1) * x2
         return F.linear(hidden, self.w3.weight)

我们代码使用的F.silu函数与ß=1时的swish相同的,所以就直接拿来使用了。

代码可以看到,我们的激活函数中也有3个权重是可以训练的,这就是来自于GLU公式里的参数。

SwiGLU的效果对比

SwiGLU与其他GLU变体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SwiGLU在两种预训练期间都表现得更好。

下游任务

效果表现得最好,所以现在的llm,如LLAMA, OLMO和PALM都在其实现中采用SwiGLU。但是为什么SwiGLU比其他的好呢?

论文中只给了测试结果而且并没有说明原因,而是说:

We offer no explanation as to why these architectures seem to work; we attribute their success, as all else, to divine benevolence.

作者说炼丹成功了。

但是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我们可以强行的解释一波:

1、Swish对于负值的响应相对较小克服了 ReLU 某些神经元上输出始终为零的缺点

2、GLU 的门控特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输入的情况决定哪些信息应该通过、哪些信息应该被过滤。这种机制可以使网络更有效地学习到有用的表示,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大语言模型中,这对于处理长序列、长距离依赖的文本特别有用。

3、SwiGLU 中的参数 W1,W2,W3,b1,b2,b3W1,W2,W3,b1,b2,b3 可以通过训练学习,使得模型可以根据不同任务和数据集动态调整这些参数,增强了模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计算效率相比某些较复杂的激活函数(如 GELU)更高,同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这对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选择 SwiGLU 作为大语言模型的激活函数,主要是因为它综合了非线性能力、门控特性、梯度稳定性和可学习参数等方面的优势。在处理语言模型中复杂的语义关系、长依赖问题、以及保持训练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方面,SwiGLU 表现出色,因此被广泛采用。

论文地址

https://avoid.overfit.cn/post/984f034bb67e4353ad2cf358d1e38f2e

作者:Aziz Belaweid

目录
相关文章
|
传感器 并行计算 算法
多传感器感知原理解读 | BEVFusion解读(一)
多传感器感知原理解读 | BEVFusion解读(一)
1061 0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处理
大语言模型中的归一化技术:LayerNorm与RMSNorm的深入研究
本文分析了大规模Transformer架构(如LLama)中归一化技术的关键作用,重点探讨了LayerNorm被RMSNorm替代的原因。归一化通过调整数据量纲保持分布形态不变,提升计算稳定性和收敛速度。LayerNorm通过均值和方差归一化确保数值稳定,适用于序列模型;而RMSNorm仅使用均方根归一化,省略均值计算,降低计算成本并缓解梯度消失问题。RMSNorm在深层网络中表现出更高的训练稳定性和效率,为复杂模型性能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1809 14
大语言模型中的归一化技术:LayerNorm与RMSNorm的深入研究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aven项目中添加MySql依赖失败(以及maven的安装到maven项目的使用过程)
maven项目中添加MySql依赖失败(以及maven的安装到maven项目的使用过程)
4073 1
maven项目中添加MySql依赖失败(以及maven的安装到maven项目的使用过程)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广义优势估计(GAE):端策略优化PPO中偏差与方差平衡的关键技术
广义优势估计(GAE)由Schulman等人于2016年提出,是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核心理论基础。它通过平衡偏差与方差,解决了强化学习中的信用分配问题,即如何准确判定历史动作对延迟奖励的贡献。GAE基于资格迹和TD-λ思想,采用n步优势的指数加权平均方法,将优势函数有效集成到损失函数中,为策略优化提供稳定梯度信号。相比TD-λ,GAE更适用于现代策略梯度方法,推动了高效强化学习算法的发展。
1169 3
广义优势估计(GAE):端策略优化PPO中偏差与方差平衡的关键技术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大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高维数据处理成为难题,主成分分析(PCA)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技术,通过线性变换将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
在大数据时代,高维数据处理成为难题,主成分分析(PCA)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技术,通过线性变换将数据投影到新的坐标系,保留最大方差信息,实现数据压缩、去噪及可视化。本文详解PCA原理、步骤及其Python实现,探讨其在图像压缩、特征提取等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强大工具。
706 4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Qwen3技术报告首次全公开!“混合推理模型”是这样炼成的
近日,通义千问Qwen3系列模型已开源,其技术报告也正式发布。Qwen3系列包含密集模型和混合专家(MoE)模型,参数规模从0.6B到235B不等。该模型引入了“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的动态切换机制,并采用思考预算机制优化推理性能。Qwen3支持119种语言及方言,较前代显著提升多语言能力,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领先。此外,通过强到弱蒸馏技术,轻量级模型性能优异,且计算资源需求更低。所有Qwen3模型均采用Apache 2.0协议开源,便于社区开发与应用。
4431 3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文件存储
深度学习中的模型压缩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领域中的模型压缩技术,包括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常见方法以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我们将从基本的量化和剪枝技术开始,逐步深入到更高级的知识蒸馏和模型架构搜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展示这些技术如何有效减少模型的大小与计算量,同时保持甚至提升模型的性能。最后,我们将讨论模型压缩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潜在影响。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物联网
【项目实战】通过LLaMaFactory+Qwen2-VL-2B微调一个多模态医疗大模型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医疗图像诊断项目。项目旨在通过训练一个医疗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提高医生处理医学图像的效率,辅助诊断和治疗。作者以家中老人的脑部CT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MedTrinity-25M数据集训练模型,经过数据准备、环境搭建、模型训练及微调、最终验证等步骤,成功使模型能够识别CT图像并给出具体的诊断意见,与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高度吻合。
21196 162
【项目实战】通过LLaMaFactory+Qwen2-VL-2B微调一个多模态医疗大模型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