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新唐NUC977系统编译及烧写流程

简介: 【Linux】新唐NUC977系统编译及烧写流程

前言

  本文需要用到的硬件工具有:青联创客NUC977开发板、MicroUSB数据线一条
  需要用到的软件工具有:NuVCOM、NuWriter、以及青联创客提供的LinuxBSP包、Ubuntu1804系统环境。

完成目标:

  完成Uboot的编译、Linux内核的编译、使用Busybox制作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打包、烧录Uboot、Kernel、文件系统。


一、UBoot的编译

拿到bsp过后我们解压文件到指定目录中去,这里青联创客提供了一个install.sh脚本,我们可以修改其脚本内容更换解压到指定路径;

# 判断是否为管理员模式执行
ROOT_UID=0
if [ "$UID" -ne "$ROOT_UID" ] ;then
    echo 'Sorry, you are not root !!'
    exit 1
fi
# 创建存放image的文件文件夹
mkdir -p /home/qlqcetc/nuc977bsp/image
echo 'Please wait ......'
# 开始解压相关文件:这里可以修改directory的参数更改目录路径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1.uBoot_v201611.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2.linux_kernel.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3.tools.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4.demos.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6.minigui.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7.emWin.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8.qt4.8.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09.qt_demo.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rootfs_qt.tar.gz;
tar --directory=/home/qlqcetc/nuc977bsp -z -x -f rootfs_mini.tar.gz;
# 交叉编译器的存放路径
tar --directory=/usr/local/  -z -x -f arm_linux_4.8.tar.gz;
# 该文件夹赋予权限
chmod 777 -R /home/qlqcetc/nuc977bsp
# 执行成功
echo 'complete!!!!!'

我们先来配置一下交叉编译器,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我们刚刚脚本里面的交叉编译器解压路径,下面执行

vi/root/.bashrc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一定是要在管理员权限下执行,否则会找不到该目录文件

刷新文件生效

source  /root/.bashrc

得到看到版本信息过后表示交叉编译器安装完成,然后我们进入uboot的目录开始执行编译的命令

make distclean  # 清除所有的object code.
make nuc970_config # 设置Uboot为出厂设置。
make all -j8  # 编译U-Boot

然后目录下会生成三个我们需要用到的文件,首先是待会儿编译内核会用到的mkimage工具

cp tools/mkimage /bin

然后是我们烧录会用到的u-boot.bin和u-boot-spl.bin,我们创建一个目录来存放我们待会儿需要烧录的文件,并将该文件存放在该目录下。

到这里我们的uboot编译就完成了。

二、Kernel的编译

编译Kernel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前面的mkimage工具已经安装完成,然后我们cd到kernel目录,然后清除编译残留,然后是配置.config文件,这里青联创客提供了两个版本一个是5寸屏的配置和4.3寸屏的配置,我这里是4.3寸屏的配置,,如果需要修改内核的话需要执行make具体命令如下;

下面是执行menuconfig出现的界面,这里先不做修改

然后编译执行make uImage

这里我们需要使用的是970uImage文件我们将他拷贝到我们创建的build文件夹

cp ../image/970uimage ../10.build/
• 1

到这里我们的内核编译完成。

三、文件系统的制作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busybox制作文件系统,该工具同时也提供图形化裁剪

cd 03.tools/busybox-1.22.1
make clean
make menuconfig
make 
make install

执行完上面的语句过后我们就可以的到一个_install的文件夹然后里面就是我们需要的文件

然后编译一下我们需要的打包工具

然后我们回到bsp更目录可以看到两个rootfs文件,一个是mini版本只提供基础的Linux运行环境,一个是qt版本已经移植好了qt的运行环境,这里我们选择使用qt版本的话只需要将上面生成的_install文件夹里面的额内容复制进来就可以了,为了防止文件丢失我们将需要使用的根文件系统复制一份重命名为rootfs。

cp 03.tools/busybox-1.22.1/_install/* rootfs/ -r
mkyaffs2 --inband-tags -p 2048 rootfs rootfs_yaffs2.img
ls rootfs_yaffs2.img  -all
cp rootfs_yaffs2.img 10.build/

到这里我们烧录需要的文件就准备齐全了接下来进入windows环境开始系统的烧录。

四、系统的烧录

首先我们需要将上面生成的文件全部拷贝到我们的windows环境中来;然后安装我们的驱动,最后打开烧写工具开始烧录。

然后将我们的开发板拨到usb启动模式,电脑点击continue,这时候我们也可以打开串口助手观看开发板当前的状态。

这里我们还需要一个文件env.txt文件配置;

baudrate=115200
bootcmd=nboot 0x7fc0 0 0x200000; bootm 0x7fc0
bootdelay=1
ethact=emac
ethaddr=00:00:00:11:66:88
stderr=serial
stdin=serial
stdout=serial

然后开始我们的烧录工作(在我们的文件系统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建议先使用软件的Erase功能清楚全盘)

烧录u-boot-spl.bin

(如有必要可以点击verify检验文件是否烧写正确)

烧写u-boot.bin

烧写env.txt

烧写970uimage

烧写rootfs_yaffs2.img

上面主要需要的设置就是烧写地址的设置,烧写完成过后我们是开发板以NAND模式启动。

到这里说明我们的系统编译烧写成功。

最后

学习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遇到问题积极去解决,遇事先百度,百度不到找官方群咨询,实在不行找大佬。

这里提供文章中用到的一些资料:

相关资料:https://pan.baidu.com/s/1uurqYf-XHMmizUbgg4YiwA?pwd=p295

相关文章
|
2月前
|
Ubuntu Linux Anolis
Linux系统禁用swap
本文介绍了在新版本Linux系统(如Ubuntu 20.04+、CentOS Stream、openEuler等)中禁用swap的两种方法。传统通过注释/etc/fstab中swap行的方式已失效,现需使用systemd管理swap.target服务或在/etc/fstab中添加noauto参数实现禁用。方法1通过屏蔽swap.target适用于新版系统,方法2通过修改fstab挂载选项更通用,兼容所有系统。
206 3
Linux系统禁用swap
|
2月前
|
Linux
Linux系统修改网卡名为eth0、eth1
在Linux系统中,可通过修改GRUB配置和创建Udev规则或使用systemd链接文件,将网卡名改为`eth0`、`eth1`等传统命名方式,适用于多种发行版并支持多网卡配置。
283 3
|
Ubuntu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一款支持Rocky、CentOS、Ubuntu、Debian、openEuler等主流Linux发行版的系统初始化Shell脚本,涵盖网络配置、主机名设置、镜像源更换、安全加固等多项功能,适配单/双网卡环境,支持UEFI引导,提供多版本下载与持续更新。
270 0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
3月前
|
运维 Linux 开发者
Linux系统中使用Python的ping3库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以上步骤展示了如何利用 Python 的 `ping3` 库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并且提供了基本错误处理方法以确保程序能够优雅地处理各种意外情形。通过简洁明快、易读易懂、实操性强等特点使得该方法非常适合开发者或系统管理员快速集成至自动化工具链之内进行日常运维任务之需求满足。
216 18
|
2月前
|
安全 Linux Shell
Linux系统提权方式全面总结:从基础到高级攻防技术
本文全面总结Linux系统提权技术,涵盖权限体系、配置错误、漏洞利用、密码攻击等方法,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掌握攻防技术,提升系统防护能力。
258 1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提权之计划任务(Cron Jobs)提权
在Linux系统中,计划任务(Cron Jobs)常用于定时执行脚本或命令。若配置不当,攻击者可利用其提权至root权限。常见漏洞包括可写的Cron脚本、目录、通配符注入及PATH变量劫持。攻击者通过修改脚本、创建恶意任务或注入命令实现提权。系统管理员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使用绝对路径、避免通配符、设置安全PATH并定期审计,以防范此类攻击。
947 1
|
3月前
|
存储 Linux
Linux环境下删除大文件后磁盘空间未释放问题诊断流程。
以上诊断流程涉及Linux底层机制与高级管理技能结合之处,并需要管理员根据实际环境灵活调整诊断策略与解决方案。
256 8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Linux
Linux系统清理缓存(buff/cache)的有效方法。
总结而言,在大多数情形下你不必担心Linux中buffer与cache占用过多内存在影响到其他程序运行;因为当程序请求更多内存在没有足够可用资源时,Linux会自行调整其占有量。只有当你明确知道当前环境与需求并希望立即回收这部分资源给即将运行重负载任务之前才考虑上述方法去主动干预。
1480 10
|
3月前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为Linux系统的普通账户授予sudo访问权限的过程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提升的用户就能够使用 `sudo`命令来执行管理员级别的操作,而无需切换到root用户。这是一种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权限管理方式,因为它能够留下完整的权限使用记录,并以最小权限的方式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随意授予sudo权限可能会使系统暴露在风险之中,尤其是在用户不了解其所执行命令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情况下。所以在配置sudo权限时,必须谨慎行事。
546 0
|
3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国产 Linux 发行版再添新成员,CutefishOS 系统简单体验
当然,系统生态构建过程并不简单,不过为了帮助国产操作系统优化生态圈,部分企业也开始用国产操作系统替代 Windows,我们相信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精品软件登录 Linux 平台。
2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