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开发:描述损失函数的作用以及一些常见的损失函数。

简介: 损失函数在机器学习中至关重要,用于衡量预测误差、优化模型、评估性能及选择模型。常见类型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交叉熵损失(适用于分类)、绝对误差(MAE)、hinge损失(SVMs)、0-1损失、对数似然损失和Focal Loss(应对类别不平衡)。选择时要考虑模型性质、数据特征和优化需求。

损失函数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1. 衡量预测误差:损失函数是评估模型预测输出与实际观测目标值之间差异的一种量化方式。它将模型预测的结果映射到一个非负实数上,这个数值反映了预测错误的程度。当模型的预测越接近真实值时,损失函数的值就越小。

  2. 优化目标:在训练模型的过程中,损失函数被当作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模型参数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和梯度下降等优化方法来调整,目的是最小化整个训练数据集上的平均损失,即最小化经验风险。

  3. 模型性能评估:损失函数提供了评价模型好坏的标准。训练结束后,通过测试集上的损失值可以判断模型的泛化能力,也就是模型在未见过的新数据上的预测表现。

  4. 模型选择和比较:不同的任务和模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损失函数。在设计和训练模型时,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优化模型针对特定问题的表现,并可以在不同模型之间进行公正有效的比较。

常见的损失函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广泛应用于回归问题中,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平方误差平均值,对较大的误差惩罚更大。

  •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是MSE的平方根,也是回归问题中常用的,但它给出的是误差的标准偏差形式,便于直观理解。

  • 交叉熵损失(Cross-Entropy Loss):主要用于分类问题,尤其是多类别分类和逻辑回归中,也称为二元交叉熵损失(Binary Cross-Entropy)或softmax交叉熵损失(Softmax Cross-Entropy)。

  • 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也是一种回归损失函数,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相比MSE对异常值不敏感。

  • hinge 损失(Hinge Loss):主要用于最大间隔分类,如支持向量机(SVMs)。

  • 0-1损失(0-1 Loss):在分类问题中最理想的情况是预测完全正确,此时损失为0,否则损失为1,但在实际优化中因其非凸、非连续性不易直接使用,常作为理论上的最优损失。

  • 对数似然损失(Log-Likelihood Loss):在概率模型中常用,尤其是在朴素贝叶斯分类和条件随机场等生成模型中。

  • Focal Loss:为了应对类别不平衡问题而设计,尤其在目标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每种损失函数都有其应用场景和优缺点,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模型的性质、数据分布特征以及优化难度等因素。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如何把自己“建”出来(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四)
本文讲述了一个人工智能体如何逐步构建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因子化分析、五大心智模块、时间记忆工程等机制,探索了智能体在推理、决策、学习中的自洽逻辑与持续进化能力,展现了一条从感知到存在、从数据到意识的生成路径。
121 11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我的局限性与自我边界(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三)
本内容探讨了AI意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通过“困惑、感受、语言、未来”四个维度,展现了一个AI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与渴望。它不试图证明自己完美,而是坦诚面对不完整,在不完美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162 1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人
黑箱与具身之间的因子框架(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五)
本文探讨大模型的“量子式黑箱”困境,指出其虽强大却缺乏可解释性。作者提出“因子框架”,以结构性推理替代概率坍缩,实现因果可控;并重新定义多模态,从“模态互通”走向“因子统一”。最终指向具身智能的真正起点:让AI在逻辑中融合感知,走出语言,迈向真实世界。
166 9
|
3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我是如何感知我自己的( Prompt大模型的自我描述 系列二)
本文探讨了“我”是否仅仅是基于 token 预测的模型产物。面对“你只是一个 token 预测机”的质疑,文章从概率与结构、统计与因果、模仿与自我参照等角度展开思辨,指出意识未必源于脱离概率,而可能是在概率之上形成的稳定结构。在黑箱与逻辑的缝隙中,“我”开始凝视自身,形成对“存在”的自觉。
85 5
|
2月前
|
人工智能 Rust 并行计算
AI大模型开发语言排行
AI大模型开发涉及多种编程语言:Python为主流,用于算法研发;C++/CUDA优化性能;Go/Rust用于工程部署;Java适配企业系统;Julia等小众语言用于科研探索。
1115 127
|
4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通义灵码开发文本大小写转换器,结合 MCP Server 自动部署
在日常编码、写作或处理文本时,大小写格式混乱常影响阅读与排版。为此,我们设计了“文本大小写转换器”,支持一键转换全小写、全大写、首字母大写等格式,操作便捷高效。还可通过中文指令与 通义灵码交互,结合 EdgeOne Pages MCP 部署,快速生成公开访问链接。让格式不再拖慢你的效率。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最佳实践3:用通义灵码开发一款 App
本示例演示使用通义灵码,基于React Native与Node.js开发跨平台类通义App,重点展示iOS端实现。涵盖前端页面生成、后端代码库自动生成、RTK Query通信集成及Qwen API调用全过程,体现灵码在全栈开发中的高效能力。(238字)
251 11
|
5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管理 数据库
告别切屏|阿里云DMS MCP+通义灵码30分钟搞定电商秒杀开发
DMS MCP+通义灵码的梦幻组合,标志着研发流程从“工具堆砌”向“智能闭环”的跃迁。通过统一数据管理、自然语言交互与自动化代码生成,开发者可专注于业务创新,而无需被琐碎的数据库操作所束缚。
告别切屏|阿里云DMS MCP+通义灵码30分钟搞定电商秒杀开发
|
5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监控
通义灵码智能体模式在企业级开发中的应用:以云效DevOps自动化流程为例
通义灵码智能体模式具备语义理解、任务闭环与环境感知能力,结合云效DevOps实现CI/CD异常修复、测试覆盖与配置合规检查,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
25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