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机制是由3各部分组成的:检查(try),抛出(throw)和捕捉(catch)。
异常处理的语法如下:
(1)throw语句的形式为
throw 表达式;
(2)try-catch的结构为
try
{被检查的语句}
catch(异常信息类型 [变量名])
{进行异常处理的语句}
说明:
(1)被检测的语句必须放在try块中,否则不起作用。
(2)try块和catch块作为一个整体出现,catch块是try-catch结构中的一部分,必须紧跟在try块之后,不能单独使用,在二者之间也不能插入其他语句,但是在一个try-catch结构中,可以只有try块而无catch块。即只检查而不处理,把catch处理块放在其他函数中。
(3)try和catch块中必须有用花括号包起来的复合语句,即使花括号内只有一个语句,也不能省略花括号。
(4)一个try-catch结构中只能有一个try块,但却可以有多个catch块,以便与不同的异常信息匹配
(5)catch后面的圆括号中,一般只写异常信息的类型名,如catch(double)
(6)如果在catch子句中没有指定异常信息的类型,而用了删节号“..."。则表示它可以捕捉任何类型时异常信息。
(7)try-catch结构可以与throw出现在同一个函数,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函数中。
(8)在某些情况下,在throw语句中可以不包括表达式,如果在catch块中中包含throw:
catch(int)
{//其他语句
throw; //将已捕获的异常信息再次原样抛出
}
此时catch块把当前的异常信息再次抛出,给其上一层的catch处理。
(9)如果throw抛出的异常信息找不到与之匹配的catch块,那么系统就会调用一个系统函数terminate,使程序终止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