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评价类赛题常用算法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数学建模竞赛】评价类赛题常用算法解析

解析常见的评价类算法

常见的评价类算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主观赋值评价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该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多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简便、灵活有效的决策方法。

其原理是将分析一个现象或问题之前,首先将现象或问题根据它们的性质分解为有关因素,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经验或专家,来判断和衡量低层因素对高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根据重要性的程度得出权重排序,进而可以量化分析比较。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将影响因素层次化和数据化,它把一个抽象的现象或问题由难到易地予以分解,易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直观地判断,并作出决策。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且计算简单,应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应用在人员素质评估、多方案比较、科技成果评比和工作成效评价等多领域多方面。具体而言,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将一个决策事件分解为目标层(例如选择旅游地)、准则层(影响决策的因素,例如景色、交通、费用等)以及方案层(指的是方案,例如去广州、桂林等地旅游)。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决策和评价的方法,通过层次化和权重排序来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和分析。它是一种简单、灵活且应用广泛的决策方法。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评估技术,它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专家之间不互相讨论和联系,只能与调查员(组织者)通信。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德尔菲法的评估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组织者将规格说明和记录表格发给每位专家,并请专家估算。

每位专家提出3个规模的估计值,包括最小值、最可能值和最大值。

组织者整理专家的估算值,计算每位专家的平均值和期望值。

综合各位专家的结果后,再次填写表格,比较估算偏差,并找出原因。

重复多次,最终获得一个多数认可的结果。

德尔菲法的优点包括:

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较高。

能够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

能避免专家会议的一些缺点,如权威人士意见的影响、专家不愿意发表与他人不同意见、不愿意修改原来的意见等。

灰色综合评价法

另外,因果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因果图表示问题根源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估。因果分析法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寻找影响质量、时间进度、成本等问题的潜在因素,并用图形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它们如何与各种潜在问题或结果联系起来。因果分析法能帮助集中注意力搜寻问题的根源,并为收集数据提供指导。

灰色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处理数据不完备、信息不充分或者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多种因素进行评价和排序。它是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评价因素归一化并赋权,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函数来计算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灰色综合评价法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处理数据不完备、信息不充分或者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评价;

可以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赋予不同的权重;

可以通过计算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总之,灰色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模型的基本概念包括"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理想解是指设想中的最优解,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好的值;负理想解是指设想中的最劣解,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坏的值。TOPSIS法的模型建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对原始决策矩阵进行正向化,将所有指标转换为同一方向上的正向指标,以保证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将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1之间,以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

计算得分并归一化,根据每个备选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来评估其综合评价得分,再对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方便进行排序和比较。

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并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

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法是指通过计算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目标值之间的误差来评估网络的性能。具体来说,BP神经网络使用最速下降法反向传播算法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重和阈值,以最小化网络的平方误差之和。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对于输入样本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

在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设定初始权重和阈值。通常情况下,这些值可以通过随机初始化的方式得到,也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初始化。遗传算法可以通过优化搜索的方式来找到最优的网络权重和阈值的组合。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将训练样本逐个输入到网络中,并计算网络的输出值与目标值之间的误差。然后,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将这个误差从输出层向隐藏层传播,并调整每个神经元的权重和阈值。这个过程不断迭代,直到整个训练样本集的误差减小到符合要求为止。

综合评价法是通过计算网络在测试数据集上的平均误差来评估网络的性能。通常,我们会将一部分数据作为训练集用来训练网络,然后将另一部分数据作为测试集用来评估网络的性能。在测试集上计算得到的误差可以反映出网络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

总而言之,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法是通过计算网络在测试数据集上的误差来评估网络的性能,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BI
团队管理者必读:高效看板类协同软件的功能解析
在现代职场中,团队协作的效率直接影响项目成败。看板类协同软件通过可视化界面,帮助团队清晰规划任务、追踪进度,提高协作效率。本文介绍看板类软件的优势,并推荐五款优质工具:板栗看板、Trello、Monday.com、ClickUp 和 Asana,助力团队实现高效管理。
58 2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解析HashSet的工作原理,揭示Set如何利用哈希算法和equals()方法确保元素唯一性,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其“无重复”特性的具体应用
在Java中,Set接口以其独特的“无重复”特性脱颖而出。本文通过解析HashSet的工作原理,揭示Set如何利用哈希算法和equals()方法确保元素唯一性,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其“无重复”特性的具体应用。
80 3
|
8天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控制局域网上网软件之 Python 字典树算法解析
控制局域网上网软件在现代网络管理中至关重要,用于控制设备的上网行为和访问权限。本文聚焦于字典树(Trie Tree)算法的应用,详细阐述其原理、优势及实现。通过字典树,软件能高效进行关键词匹配和过滤,提升系统性能。文中还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字典树在网址过滤和关键词屏蔽中的具体应用,为局域网的安全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34 17
|
13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潜意识Java】深度解析黑马项目《苍穹外卖》与蓝桥杯算法的结合问题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算法学习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以提升编程竞赛中的解题能力。通过《苍穹外卖》项目,介绍了订单配送路径规划(基于动态规划解决旅行商问题)和商品推荐系统(基于贪心算法)。这些实例不仅展示了算法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还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蓝桥杯等编程竞赛。结合具体代码实现和解析,文章详细说明了如何运用算法优化项目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9 6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基于红黑树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C++ 算法解析
在当今网络环境中,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对企业和学校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红黑树数据结构的高效算法,用于管理用户的上网行为,如IP地址、上网时长、访问网站类别和流量使用情况。通过红黑树的自平衡特性,确保了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文中提供了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该算法,并强调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Transformer的算法基础与工程实践
Graph Transformer是一种结合了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与图神经网络(GNNs)特点的神经网络模型,专为处理图结构数据而设计。它通过改进的数据表示方法、自注意力机制、拉普拉斯位置编码、消息传递与聚合机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对图中节点间关系信息的高效处理及长程依赖关系的捕捉,显著提升了图相关任务的性能。本文详细解析了Graph Transformer的技术原理、实现细节及应用场景,并通过图书推荐系统的实例,展示了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强大能力。
247 3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企业内网监控系统中基于哈希表的 C# 算法解析
在企业内网监控系统中,哈希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网络连接和用户操作记录,确保网络安全与效率。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哈希表存储和管理用户的登录时间、访问IP及操作行为等信息,实现快速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哈希表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尽管存在哈希冲突等问题,但通过合理设计哈希函数和冲突解决策略,可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深入解析PID控制算法: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介绍一下经典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算法,并着重讲解该算法的编码实现,为实现后续的倒立摆样例内容做准备。 众所周知,掌握了 PID ,就相当于进入了控制工程的大门,也能为更高阶的控制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在很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都会遇到PID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模式,可以让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基本介绍 PID 深入理解 (1)闭环控制系统:讲解 PID 之前,我们先解释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简单说就是一个有输入有输出的系统,输入能影响输出。一般情况下,人们也称输出为反馈,因此也叫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比如恒温水池,输入就是加热功率,输出就是水温度;比如冷库,
442 15
|
3月前
|
算法 Linux 定位技术
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进程调度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我们将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来揭开进程调度算法的神秘面纱,展现其背后的精妙设计与复杂逻辑,让读者仿佛跟随一位虚拟的“进程侦探”,一步步探索Linux如何高效、公平地管理众多进程,确保系统资源的最优分配与利用。 ####
89 4
|
3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核心组件之一——进程调度器,着重分析了其采用的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不同于传统摘要对研究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概述,本文摘要将直接揭示CFS算法的核心优势及其在现代多核处理器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公平的资源分配,同时简要提及该算法如何优化系统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为读者快速构建对Linux进程调度机制的认知框架。 ####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