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网络编程——C/S模型TCP(二)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服务 Serverless 版 ACK Serverless,952元额度 多规格
容器服务 Serverless 版 ACK Serverless,317元额度 多规格
简介: Linux下的网络编程——C/S模型TCP(二)

前言:

TCP协议被广泛应用 其根本原因就是提供了详尽的可靠性保证 基于TCP的上层应用非常多 比如HTTP、HTTPS、FTP、SSH、MySQL等。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单播协议,在发送数据前,通信双方必须在彼此间建立一条连接。所谓“连接”,其实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内存里保持的一份关于对方的信息(IP地址、端口号)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下什么是TCP协议吧

TCP协议

1.TCP通信时序

下图是一次TCP通讯的时序图。TCP连接建立断开。包含大家熟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握手根据半关闭断开连接

(1).三次握手

      1)客户端向主机端发送申请建立连接

       2)主机端向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申请请求并确定连接

       3)客户端接收到主机端并确定是最近的一次确定连接申请后,确定连接

       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端,发送 SYN 标志位,请求建立连接。 携带序号号、数据字节数(0)、滑动窗口大小。

      被动接受连接请求端,发送 ACK 标志位,同时携带 SYN 请求标志位。携带序号、确认序号、数据字节数(0)、滑动窗口大小。

     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端,发送 ACK 标志位,应答服务器连接请求。携带确认序号。

 

(2).四次握手

      1)客户端向主机端发送申请断开连接

       2)主机端向客户端发送信息,说明已经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

       3)待主机端处理完线路上两者之间的数据后主动推送数据给客户端代表此时已经处理完所有数据

       4)客户端确定后,最后确定并释放自己的连接

          主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发送 FIN 标志位。

           被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应答 ACK 标志位。          ----- 半关闭完成

           被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发送 FIN 标志位。

          主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应答 ACK 标志位。         ----- 连接全部关闭

注意:不能三次挥手的原因:第四次挥手用于确定主机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的确认

2.滑动窗口(TCP流量控制)

       介绍UDP时我们描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发送端发送的速度较快,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处理的速度较慢,而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是固定的,就会丢失数据。TCP协议通过“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机制解决这一问题。看下图的通讯过程:

  1. 发送方仅能发送发送窗口内的数据,发送窗口之外的数据不允许发送
  2. 接收方只能接收接收窗口内的数据,接收窗口之外的数据不能被接收;
  3. 窗口的大小由接收方控制,用于调整传输的速率

  1. 发送端发起连接,声明最大段尺寸是1460,初始序号是0,窗口大小是4K,表示“我的接收缓冲区还有4K字节空闲,你发的数据不要超过4K”。接收端应答连接请求,声明最大段尺寸是1024,初始序号是8000,窗口大小是6K。发送端应答,三方握手结束。
  2. 发送端发出段4-9,每个段带1K的数据,发送端根据窗口大小知道接收端的缓冲区满了,因此停止发送数据。
  3.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2K数据,接收缓冲区又有了2K空闲,接收端发出段10,在应答已收到6K数据的同时声明窗口大小为2K。
  4.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又提走2K数据,接收缓冲区有4K空闲,接收端发出段11,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4K。
  5. 发送端发出段12-13,每个段带2K数据,段13同时还包含FIN位。
  6. 接收端应答接收到的2K数据(6145-8192),再加上FIN位占一个序号8193,因此应答序号是8194,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接收端同时声明窗口大小为2K。
  7.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2K数据,接收端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4K。
  8.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剩下的2K数据,接收缓冲区全空,接收端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6K。
  9.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在提走全部数据后,决定关闭连接,发出段17包含FIN位,发送端应答,连接完全关闭。

       上图在接收端用小方块表示1K数据,实心的小方块表示已接收到的数据,虚线框表示接收缓冲区,因此套在虚线框中的空心小方块表示窗口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应用程序提走数据,虚线框是向右滑动的,因此称为滑动窗口。

发送给连接对端,本端的缓冲区大小(实时),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3.TCP状态转换

结合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理解记忆。

  1). 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端:    

CLOSE  --》 发送SYN  --》  SEND_SENT   --》   接收 ACK 、SYN   --》   SEND_SENT   --》  发送 ACK   --》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server: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wrap.h"
 
#define MAXLINE 8192
#define SERV_PORT 8000
 
void do_sigchild(int num)
{
    while (waitpid(0, NULL, WNOHANG) > 0)
        ;
}
 
int main(void)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
    socklen_t cliaddr_len;
    int listenfd, connfd;
    char buf[MAXLINE];
    char str[INET_ADDRSTRLEN];
    int i, n;
    pid_t pid;
    struct sigaction newact;
 
    newact.sa_handler = do_sigchild;
    sigemptyset(&newact.sa_mask);
    newact.sa_flags = 0;
    sigaction(SIGCHLD, &newact, NULL);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nt opt = 1;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Listen(listenfd, 20);
 
    printf("Accepting connections ...\n");
    while (1) {
        cliaddr_len = sizeof(cliaddr);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addr_len);
        printf("-------------------------%d\n", connfd);
 
        pid = fork();
        if (pid == 0) {
            Close(listenfd);
            while (1) {
                n = Read(connfd, buf, MAXLINE);
                if (n == 0) {
                    printf("the other side has been closed.\n");
                    break;
                }
                printf("received from %s at PORT %d\n",
                        inet_ntop(AF_INET, &cliaddr.sin_addr, str, sizeof(str)),
                        ntohs(cliaddr.sin_port));
 
                for (i = 0; i < n; i++)
                    buf[i] = toupper(buf[i]);
 
                Write(STDOUT_FILENO, buf, n);
                Write(connfd, buf, n);
            }
            Close(connfd);
            return 0;
        } else if (pid > 0) {
            Close(connfd);
        }  else
            perr_exit("fork");
    }
    return 0;
}
 client:
/* client.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wrap.h"
 
#define MAXLINE 8192
#define SERV_PORT 800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buf[MAXLINE];
    int sockfd, n;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addr.sin_addr);
    serv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while (fgets(buf, MAXLINE, stdin) != NULL) {
        Write(sockfd, buf, strlen(buf));
        n = Read(sockfd, buf, MAXLINE);
        if (n == 0) {
            printf("the other side has been closed.\n");
            break;
        }
        else
            Write(STDOUT_FILENO, buf, n);
    }
 
    Close(sockfd);
 
    return 0;
}

   2). 主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   发送 FIN  --》 FIN_WAIT_1    --》   接收ACK     --》 FIN_WAIT_2(半关闭)

接收对端发送 FIN    --》    FIN_WAIT_2(半关闭) --》   回发ACK    -- 》  TIME_WAIT(只有主动关闭连接方,会经历该状态) --》   等 2MSL时长    --》    CLOSE

   3). 被动接收连接请求端:

CLOSE    --》   LISTEN   -- 》   接收 SYN    --》     LISTEN    -- 》   发送 ACK、SYN    --》 SYN_RCVD   --》    接收ACK     --》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4). 被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   接收 FIN    --》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    发送ACK    --》     CLOSE_WAIT (说明对端【主动关闭连接端】处于半关闭状态)      --》   发送FIN  --》     LAST_ACK     --》    接收ACK     -- 》    CLOSE  

 

重点记忆: ESTABLISHED、FIN_WAIT_2 <--> CLOSE_WAIT、TIME_WAIT(2MSL)

                  netstat -apn | grep  端口号

4.   2MSL时长:

一定出现在【主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 对应 TIME_WAIT 状态。

保证,最后一个 ACK 能成功被对端接收。(等待期间,对端没收到我发的ACK,对端会再次发送FIN请求。)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目录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程序员
提高网络稳定性的关键:TCP滑动窗口与拥塞控制解析
**TCP可靠传输与拥塞控制概要:** 小米讲解TCP如何确保数据可靠性。TCP通过分割数据、编号段、校验和、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和拥塞控制(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保证数据安全传输。拥塞控制动态调整窗口大小,防止网络过载,提升效率。当连续收到3个相同ACK时执行快重传,快恢复避免剧烈波动。关注“软件求生”获取更多技术内容。
33 4
提高网络稳定性的关键:TCP滑动窗口与拥塞控制解析
|
3天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协议详解:TCP/IP与HTTP
【7月更文挑战第24天】TCP/IP协议和HTTP协议是现代互联网通信的重要基石。TCP/IP协议提供了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底层支持,而HTTP协议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超文本数据的传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TCP/IP协议和HTTP协议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综合建模中的模型网络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综合建模中的模型网络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
9天前
|
网络协议 程序员
TCP报文格式全解析:网络小白变高手的必读指南
**TCP报文格式详解摘要** 探索TCP,传输层的关键协议,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报文含源/目的端口(标识应用),32位序号(跟踪字节顺序),确认序号(确认接收),4位首部长度,6位标志(URG, ACK, PSH, RST, SYN, FIN),窗口大小(流量控制),检验和(数据完整性),紧急指针(优先数据)及可变长选项(如MSS, 时间戳)。了解这些字段,能更好地理解TCP连接的建立、管理和数据交换。
23 3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图神经网络是一类用于处理图结构数据的神经网络。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不同,
图神经网络是一类用于处理图结构数据的神经网络。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不同,
|
10天前
|
Shell Linux C语言
|
15天前
|
网络架构
OSI网络七层模型
OSI网络七层模型
|
8天前
|
网络协议 Ubuntu Linux
|
15天前
|
Linux
linux网络统计信息和端口占用情况基本语法
linux网络统计信息和端口占用情况基本语法
|
15天前
|
网络协议 程序员 定位技术
学习网络的第一步:全面解析OSI与TCP/IP模型
**网络基础知识概览:** 探索网络通信的关键模型——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OSI模型(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层)提供理论框架,而TCP/IP模型(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应用层)更为实际,合并了会话、表示和应用层。两者帮助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为网络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了解这些模型,如同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持有了地图。
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