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方案保护车联网企业的“第一公里”,让无人驾驶全速前进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上个十年智能手机让巨头挣得盆满钵满,下一个十年,无人驾驶这个超大移动终端成为新的风口。但在道路上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顺畅运转,是需要汽车智能化与车联网进行完美结合。车联网需要实现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利用传感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交通信息服务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以此为无人驾驶铺平道路,那么现如今的车联网,准备的如何呢?

无人驾驶并不遥远,车联网准备好了吗?




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召开,会上宣布,顺义区第三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顺利通过验收,截至目前,顺义区累计开放测试道路77条,双向共计408.78公里,成为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最长、场景最丰富的地区。

这意味着,曾经仅限于想象中的场景:坐在车里随意聊天、玩游戏、吃东西,甚至睡上一觉,无需驾驶汽车便自动行驶到目的地,这些距离我们的生活中并不远。



此时的汽车不再是一个孤独的装上轮子的钢铁盒子,而是生存在整个智慧交通生态中的交点。在汽车生态系统中,每时每刻要借助车联网与车、人、路、服务平台进行网络连接。车联网作为神经网络,在连接驱动整个生态的畅通运行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车联网技术是在交通基础设备日益完善和车辆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2014年,被称为是车联网落地的元年,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车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作为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中的一种,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把车与车、车与行人、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等)、车与网络、车与云连接在一起,搭建网络,车连万物。

车联网作为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要依托云、网、边、端协同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也是全球市场在追逐的创新热点。



至今,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以及车联网的部署。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备,车联网成为汽车工业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力。车联网的装机率约三百多万台,市场增长率有107%,渗透率有15%。



多年发展,车联网成绩斐然,更有5G技术加持,智慧交通看似在车联网的互联问题上已经万事俱备,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5G仅仅是个基础





传统汽车中,在汽车内部也有“联网”,即通过安装传感器,产生表达空调、音响、摄像头、发动机、轮胎等部件状态的数据,来监测和控制车辆。早期的网络技术很难实现让汽车在长距离、大范围的高速移动中进行外部通讯,直到DSRC、LTE-V的出现,人们看到借助车联网的实现远程驾驶甚至是自动驾驶的希望。再到后来的5G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支撑车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但快的对立面是,其流畅度和稳定性还在不断完善中。在4G网络时代,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游戏卡顿的糟糕体验,汽车作为超大号的移动终端,靠谱的网络服务体系则更为重要。想象一下,车联网一秒钟的掉线,后果不会是“血泉复活”那么简单,它所支撑的整个业务体系在蝴蝶效应下产生巨大风暴。



虽然5G技术逐渐成熟为车联网提供强大助力,但车联网落实到应用层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车联网应用架构是关键





车联网是由汽车、电子、信息通信、服务平台、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其产业链,技术深度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能看得见的是车机系统带来的各种智能体验,看不见的是支撑车联网背后的云计算、大数据、AI、安全、物联网等服务,以及车企的业务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平台的融合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决定车联网的未来创新和发展制高点。



然而车联网行业当前普遍面临痛点如下:

1.用户平均日活提升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已成为家庭必备交通工具,每天通勤固定用车,节假日出游,这成为每天数据采集上传的必备过程。


2.海量数据并发接入

随着日活用户提高,单用户平均在线时间更长,采集数据包含车辆状态信息、位置信息、环境感知,人车行为数据等,平台负载逐渐增大,业务面临高并发冲击与成本的双重挑战。


3.数据价值难以挖掘

车联网海量数据面前,企业缺乏有效手段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融会贯通,为企业的业务创新和运营的效率提升提供原动力。


4.缺乏使能套

车联网应用开发急需应用套件来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上线时间,使应用快速开发、易于部署,避免在额外的硬件和软件上进行大量的投资,并进行许多复杂的工作。


5.车联网数据安全问题

车联网领域涉及各种车以个体为单位的差异化数据采集环境,复杂的网络传输环境,涉及到企业数据、车辆数据、用户数据等核心数据资产,尤其是车辆控制、辅助驾驶等场景,遭受攻击和数据泄露将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


6.高频率技术更迭

随着新型车企的不断加入,汽车行业开启了多条赛道,各家发布的新车型频率越来越高。车联网企业需要保持新技术的高度关注,快速迭代,提升研发效率。才能应用市场的快速变化及满足市场需求。


车联网形态下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需要强大的系统算力,以及需要强算力网络和低时延网络质量的支撑。然而,在车联网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车企因历史原因,应用架构仍部署在传统IDC环境。传统IDC在面对以上一系列挑战之后,成为了车联网创新发展的阻碍。此时,“云+网+边”服务成为了车联网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架构。





云、网、边协同为车联网构筑坚实基础




将云、网、边服务一体化融合,为车联网提供基础设施一站式部署解决方案。通过公有云服务部署车联网平台,结合专有云网络,连接全球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便于就近覆盖终端用户。配合精准的云网调度系统,将用户的请求分配就近节点,助力终端用户获得最佳体验。



云网边一体化基于产业链能力的融合,为车联网业务架构落地如下能力:

1.业务架构上云:基于公有云服务(如云服务器、AI、大数据、MySQL、对象存储、安全等),构建面向联接车联网的平台,开放架构易于外部系统,打通研、产、销环节。同时整合数据采集、处理、执行三大能力,实现短时间内处理更重要价值的数据,轻松处理高并发连接,满足车企业务全球化运营需求。

2.边缘计算协同:通过公有云+边缘云协同,可拓展车联网平台服务,实时就近分发全国乃至海外客户。通过排列本地优先级、实行数据过滤和智能化以减少数据流量,为更重要的流量处理保留了有限的网络带宽,并通过对车况和驾驶行为等车辆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在云上实现人和车的数字画像,通过精准车主驾驶行为及出行场景分析,以做到智能内容分发和业务推荐。

3.云交换网互联:基于开放式和一体化的云原生网络,为车联网平台联接全球公有云、海量边缘云、自有数据中心、企业分支等全场景。构筑车联网坚实、安全、可靠的“第一公里”网络。云交换网络可充分减少由网络和距离导致的延迟,为汽车提供安全可靠联接,支撑亿级海量联接和百万级高并发。同时借助云交换网络可将多个异构环境的数据和业务结构分离,帮助车企掌控数字资产,汇聚第三方内容和网络应用生态,构筑以车企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并提供属地化的业务逻辑和应用智能,实现采集、转发、计算、推断在本地,训练、管理、配置在云端,使得应用具有灵便、快速反应的能力,帮助企业大大降低成本。


基于云、网、边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构建面向联接的车联网平台,提供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联网“第一公里网络”服务支撑,并保障强算力网络和低时延网络质量,让车联网业务在实际应用时顺畅、稳定,为车联网企业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相关文章
|
7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北斗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车辆智能监管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随着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道路交通压力的持续增加,如何保障交通安全和提升出行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车辆智能监管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方式,具有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等优势,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秩序,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出行安全。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弹性计算
全国交通智慧升级,阿里云视频上云打造高速公路“视觉中枢”
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目标如何实现?阿里云视频上云轻松解决!
全国交通智慧升级,阿里云视频上云打造高速公路“视觉中枢”
安智汽车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领跑中国ADAS量产创新双车道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安智在ADAS领域产品的市场化进展和未来更高阶智能驾驶产品的创新技术布局。
261 0
和谐汽车完成“一体三翼”战略升级 深化新能源车产业布局
和谐汽车“一体三翼”的业务布局完成了全面升级。
308 0
|
传感器 自动驾驶
李彦宏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三大境界”,最后一公里自动驾驶更早到来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三大境界:基础设施智能网联、自动泊车、无人自动驾驶。
319 0
|
传感器 存储 自动驾驶
“云科新能”完成 数千万元A3轮融资,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新能源物流车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及车路协同无人驾驶一体化解决方案相关技术研发与运营。
56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