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感知器进行信用分类和使用KNN进行图书推荐实战(附源码和数据集)

简介: 【Python机器学习】感知器进行信用分类和使用KNN进行图书推荐实战(附源码和数据集)

需要源码和数据集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私信~~~

一、KNN进行图书推荐

KNN算法思想简介

KNN 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分类算法之一,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分类算法之一。注意:KNN 算法是有监督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它看起来和另一个机器学习算法 K-means 有点像(K-means 是无监督学习算法),但却是有本质区别的。

KNN 的全称是 K Nearest Neighbors,意思是 K 个最近的邻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一些 KNN 算法的蛛丝马迹了。K 个最近邻居,毫无疑问,K 的取值肯定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最近的邻居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KNN 的原理就是当预测一个新的值 x 的时候,根据它距离最近的 K 个点是什么类别来判断 x 属于哪个类别。

要度量空间中点距离的话,有好几种度量方式,比如常见的曼哈顿距离计算、欧式距离计算等等。不过通常 KNN 算法中使用的是欧式距离。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拿二维平面为例,二维空间两个点的欧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该如何确定 K 取多少值好呢?答案是通过交叉验证(将样本数据按照一定比例,拆分出训练用的数据和验证用的数据,比如6:4拆分出部分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从选取一个较小的 K 值开始,不断增加 K 的值,然后计算验证集合的方差,最终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 K 值。

 

描述:下面比表7.5中是一个图书网站的数据,有5位用户对4本图书进行了评分。详细评分的值越大表示喜好越强烈。使用KNN模型找出与用户F最相似的用户。

预测结果如下 用户C与用户F喜好最为相似

部分代码如下

# -*- coding: 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 import neighbors
knn = 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1)   #取得 knn 分类器
data = np.array([[1.1, 1.5, 1.4, 0.2],
                 [1.9, 1.0, 1.4 ,0.2],
                 [1.7, 1.2, 1.3, 0.2],
                 [2.6, 2..2]])
labels = np.array(['A','B','C','D','E'])
knn.fit(data)
print("预测结果:",knn.predict(np.array([[1.6, 1.5, 1.2, 0.1]]).reshape(1,-1)))

二、使用感知器Perceptron进行信用分类

感知机(perceptron),又称“人工神经元”或“朴素感知机”,由Frank Rosenblatt于1957年提出。作为神经网络的起源算法,通过深入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神经网络的部分工作原理。

感知机接受多个输入信号,输出一个信号。感知机的信号只有“0(不传递信号)”和“1(传递信号)”两种。

单个感知机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只能表示由一条直线分割的空间,对于非线性问题(即线性不可分问题)仅用单个感知机无法解决。

使用感知器对信用分类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将信用分成两个部分

部分代码如下

# -*- encoding:utf-8 -*-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Perceptron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loaddata(): 
    people = pd.read_csv("credit-overdue.csv", header=0) # 加载数据集
    X = people[['debt','income']].values
    y = people['overdue'].values
    return X,y 
print("Step1:read data...")
x,y=loaddata() 
#拆分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
print("Step2:fit by Perceptron...")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0.2,random_state=0) 
#将两类值分别存放、以便显示
positive_x1=[x[i,0]for i in range(len(y)) if y[i]==1]
positive_x2range(len(y)) if y[i]==0] 
#定义感知机
clf=Perceptron(n_iter=100)
clf.fit(x_train,y_train)
print("Step3:get the weights and bias...")
#得到结果参数
weights=clf.coef_
bias=clf.intercept_
print('  权重为:',weights,'\n  截距为:',bias)
print("Step4:compute the accuracy...")    
#使用测p5:draw with the weights and bias...")
plt.scatter(positive_x1,positive_x2, marker='^',c='red')
plt.scatter(negetive_x1,negetive_x2,c='blue')
#显示感知机生成的分类线 
line_x=np.arange(0,4)
line_y=line_x*(-weights[0][0]/weights[0][1])-bias
plt.plot(line_x,line_y)
plt.show()

创作不易 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收藏~~~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掌握Python数据科学基础——从数据处理到机器学习
掌握Python数据科学基础——从数据处理到机器学习
69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入门:Python与scikit-learn实战
机器学习入门:Python与scikit-learn实战
107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Python数据科学实战:从Pandas到机器学习
Python数据科学实战:从Pandas到机器学习
|
计算机视觉 Python Windows
推荐一个计算机视觉图书:python计算机视觉编程
编辑部的主页:好像没啥用 http://shop.oreilly.com/product/0636920022923.do 每章的代码,github上面的:中文版 https://github.
1066 0
|
23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Python高性能编程:五种核心优化技术的原理与Python代码
Python在高性能应用场景中常因执行速度不及C、C++等编译型语言而受质疑,但通过合理利用标准库的优化特性,如`__slots__`机制、列表推导式、`@lru_cache`装饰器和生成器等,可以显著提升代码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实用的性能优化技术,帮助开发者在不牺牲代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程序性能。实验数据表明,这些优化方法能在内存使用和计算效率方面带来显著改进,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递归计算等场景。
58 5
Python高性能编程:五种核心优化技术的原理与Python代码
|
2月前
|
Python
[oeasy]python055_python编程_容易出现的问题_函数名的重新赋值_print_int
本文介绍了Python编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函数名、类名和模块名的重新赋值。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将内建函数(如`print`、`int`、`max`)或模块名(如`os`)重新赋值为其他类型后,会导致原有功能失效。例如,将`print`赋值为整数后,无法再用其输出内容;将`int`赋值为整数后,无法再进行类型转换。重新赋值后,这些名称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可能导致程序错误。总结指出,已有的函数名、类名和模块名不适合覆盖赋新值,否则会失去原有功能。如果需要使用类似的变量名,建议采用其他命名方式以避免冲突。
52 14
|
2月前
|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数据处理
技术评测:MaxCompute MaxFrame——阿里云自研分布式计算框架的Python编程接口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阿里云推出的MaxCompute MaxFrame(简称“MaxFrame”)是一个专为Python开发者设计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它不仅支持Python编程接口,还能直接利用MaxCompute的云原生大数据计算资源和服务。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最佳实践测评,探讨MaxFrame在分布式Pandas处理以及大语言模型数据处理场景中的表现,并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116 2
|
2月前
|
Unix Linux 程序员
[oeasy]python053_学编程为什么从hello_world_开始
视频介绍了“Hello World”程序的由来及其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从贝尔实验室诞生的Unix系统和C语言说起,讲述了“Hello World”作为经典示例的起源和流传过程。文章还探讨了C语言对其他编程语言的影响,以及它在系统编程中的地位。最后总结了“Hello World”、print、小括号和双引号等编程概念的来源。
126 80
|
2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Python编程入门:从零基础到实战应用
本文是一篇面向初学者的Python编程教程,旨在帮助读者从零开始学习Python编程语言。文章首先介绍了Python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编写Python代码。接下来,文章详细介绍了Python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语法知识。最后,文章通过一个实战项目——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编程技能。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开发者
探索Python编程之美:从基础到进阶
本文是一篇深入浅出的Python编程指南,旨在帮助初学者理解Python编程的核心概念,并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更高级的技术。文章不仅涵盖了Python的基础语法,还深入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高级主题。通过丰富的代码示例和实践项目,读者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编程技能。无论你是编程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踏上Python编程的美妙旅程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