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多路IO复用poll)

简介: Linux网络编程(多路IO复用poll)

前言

上篇文章我们讲解了使用select进行IO复用,这篇文章我们来讲解使用poll函数来进行多路IO复用。

一、poll函数讲解

poll() 函数是在网络编程中常用的一个系统调用函数,用于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状态,以确定是否有文件描述符准备好进行读取、写入或出现异常。

以下是 poll() 函数的基本用法:

#include <poll.h>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

fds 参数是一个指向 pollfd 结构体数组的指针,每个结构体描述了一个文件描述符及其关注的事件。

nfds 参数是 fds 数组中元素的数量。

timeout 参数是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指定 timeout 的值可以控制 poll() 函数的阻塞行为。

pollfd 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pollfd {
    int fd;       // 文件描述符
    short events; // 感兴趣的事件
    short revents; // 实际发生的事件
};

fd 是被监视的文件描述符。

events 是要监视的事件的掩码,可以是以下值之一或它们的组合:

POLLIN:有数据可读。

POLLOUT:可写入数据。

POLLERR:发生错误。

POLLHUP:连接关闭。

POLLNVAL:文件描述符非法。

revents 是 poll() 函数填充的实际发生的事件。

poll() 函数的返回值表示有几个文件描述符准备好了,即满足所关心的事件。返回 值的三种情况如下:

返回值大于 0:表示准备好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

返回值等于 0:表示在指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文件描述符准备好。

返回值小于 0:表示执行发生错误。

使用 poll() 函数的步骤如下:

1.设置 pollfd 数组中每个文件描述符的 fd 和 events 字段。

2.调用 poll() 函数,并传递 pollfd 数组、元素数量和超时时间。

3.检查返回值,根据 revents 字段判断具体发生的事件。

二、使用poll函数完成并发服务器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poll.h>
#define MAX_CLIENT  1024//最大可连接客户端的数量
int main()
{
    int server = 0;
    struct sockaddr_in saddr = {0};
    int client = 0;
    struct sockaddr_in caddr = {0};
    socklen_t asize = 0;
    int len = 0;
    char buf[32] = {0};
    int maxfd;
    int ret = 0;
    int i = 0;
    server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erver == -1 )
    {
        printf("server socket error\n");
        return -1;
    }
    s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addr.sin_port = htons(8888);
    if( bind(server, (struct sockaddr*)&saddr, sizeof(saddr)) == -1 )
    {
        printf("server bind error\n");
        return -1;
    }
    if( listen(server, 128) == -1 )
    {
        printf("server listen error\n");
        return -1;
    }
    printf("server start success\n");
  /*将fds中的fd全部置为-1*/
    struct pollfd fds[MAX_CLIENT];
    for(i = 0; i < MAX_CLIENT; i++)
    {
        fds[0].fd = -1;
    }
    /*将服务端套接字添加到fds数组中*/
    fds[0].fd = server;
    fds[0].events = POLLIN;
    while( 1 )
    {        
        ret = poll(fds, MAX_CLIENT, -1);
        if(ret < 0)
        {
            printf("poll err\n");
            return -1;
        }
        if(fds[0].revents & POLLIN)
        {
            /*有客户端连接上来了*/
            asize = sizeof(caddr);  
            client = accept(server, (struct sockaddr*)&caddr, &asize);
            printf("client is connect\n");
            /*将新连接添加到fds数组中*/
            for(i = 1; i < MAX_CLIENT; i++)
            {
                if(fds[i].fd == -1)
                {
                    fds[i].fd = client;
                    fds[i].events = POLLIN;
                    break;
                }
            }            
        }
        /*遍历现有连接进行读取和处理数据*/
        for(i = 1; i < MAX_CLIENT; i++)
        {            
            int clientfd = fds[i].fd;
            if(clientfd > 0 && (fds[i].revents & POLLIN))
            {
                printf("process data\n");
                len = read(clientfd, buf, 1024);
                if(len == 0)
                {
                    /*客户端断开连接,关闭客户端文件描述符*/
                    close(clientfd);
                    fds[i].fd = -1;
                    printf("client is disconnect\n");
                }
                else
                {
                    printf("read buf : %s\n", buf);
                    write(clientfd, buf, len);
                }
            }
        }
    }
    close(server);
    return 0;
}

三、poll的优点缺点

优点:

1.简单易用:相对于低级别的系统调用如 select,poll 提供了更简单的 API,更易于使用和理解。

2.没有文件描述符数量限制:poll 没有预定义的文件描述符数量限制,可以适应更大规模的并发连接。

3.支持文件描述符数组:相对于 select 的位图方式,poll 使用了文件描述符数组,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操作。

4.高效:poll 采用轮询的方式监视文件描述符的状态变化,只有活动的文件描述符才会返回,减少了无用的轮询过程,提高了效率。

5.支持非阻塞IO:与 select 类似,poll 也支持非阻塞IO模式,可以在等待期间继续处理其他任务。

缺点:

1.每次调用都需要遍历整个文件描述符数组:即使只有少数文件描述符活跃,poll 在每次调用时都需要遍历整个文件描述符数组,这会带来性能上的开销。

2.没有提供超时精度控制:poll 的超时参数是以毫秒为单位的,无法提供更高的精度,因此在需要更精确超时的情况下,不太适用。

3.不可移植性:poll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系统调用,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提供该接口,因此在编写跨平台代码时,需要考虑兼容性。

4.没有对信号处理的支持:与 select 不同,poll 不提供对信号处理的支持,因此无法直接处理信号事件。

总结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到了poll函数的使用方法并且使用poll实现了一个并发服务器,这个大家可以结合上篇文章的select函数进行对比思考。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网络编程,多线程,IO流综合小项目一一ChatBoxes
**项目介绍**: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C/S架构控制台聊天室,支持局域网内多客户端同时聊天。用户需注册并登录,用户名唯一,密码格式为字母开头加纯数字。登录后可实时聊天,服务端负责验证用户信息并转发消息。 **项目亮点**: - **C/S架构**: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TCP连接通信。 - **多线程**:采用多线程处理多个客户端的并发请求,确保实时交互。 - **IO流**:使用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进行数据传输,确保高效稳定的通信。 - **线程安全**:通过同步代码块和锁机制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168 23
|
5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Linux
【Linux】进程IO|系统调用|open|write|文件描述符fd|封装|理解一切皆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进程IO与系统调用,包括 `open`、`write`、`read`和 `close`函数及其用法,解释了文件描述符(fd)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Linux中的“一切皆文件”思想。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编程,使得处理不同类型的IO设备变得更加一致和简单。通过本文的学习,您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中的进程IO操作,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213 34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PI Python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网络编程与异步IO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调试技巧、数据科学、机器学习、Web 开发和 API 设计。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网络编程和异步IO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
8月前
|
网络协议 物联网 API
Python网络编程:Twisted框架的异步IO处理与实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Python 是一门功能强大且易于学习的编程语言,Twisted 框架以其事件驱动和异步IO处理能力,在网络编程领域独树一帜。本文深入探讨 Twisted 的异步IO机制,并通过实战示例展示其强大功能。示例包括创建简单HTTP服务器,展示如何高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
131 1
|
9月前
|
Linux C++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poll,epoll)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Linux下C/C++编程中IO多路复用的两种机制:poll和epoll,包括它们的比较、编程模型、函数原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机制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多个连接。
228 0
Linux C/C++之IO多路复用(poll,epoll)
|
8月前
|
网络协议 调度 开发者
Python网络编程:Twisted框架的异步IO处理与实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介绍了Python网络编程中的Twisted框架,重点讲解了其异步IO处理机制。通过反应器模式,Twisted能够在单线程中高效处理多个网络连接。文章提供了两个实战示例:一个简单的Echo服务器和一个HTTP服务器,展示了Twisted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
125 0
|
10月前
|
存储 机器人 Linux
Netty(二)-服务端网络编程常见网络IO模型讲解
Netty(二)-服务端网络编程常见网络IO模型讲解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Java Linux
高并发编程必备知识IO多路复用技术select,poll讲解
高并发编程必备知识IO多路复用技术select,poll讲解
|
12月前
|
安全 Java Linux
(七)Java网络编程-IO模型篇之从BIO、NIO、AIO到内核select、epoll剖析!
IO(Input/Output)方面的基本知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这也是在学习编程基础时就已经接触过的内容,但最初的IO教学大多数是停留在最基本的BIO,而并未对于NIO、AIO、多路复用等的高级内容进行详细讲述,但这些却是大部分高性能技术的底层核心,因此本文则准备围绕着IO知识进行展开。
306 1
|
Linux 数据处理 C语言
【Linux】基础IO----系统文件IO & 文件描述符fd & 重定向(下)
【Linux】基础IO----系统文件IO & 文件描述符fd & 重定向(下)
1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