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ULL约束
NOT NULL - 指示某列不能存储 NULL 值。
现在我们创建一个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
可以看到,当我们没有进行约束的时候,id 和 name 都是可以为NULL的。
当前这个表没有任何的约束,所以在往表里插入NULL的时候也是可以的: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null, null);
那么,现在来修改一下这个student,给这个表加上NOT-NULL约束: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ot null,name varchar(20));
那么现在就可以看到两个表的差别了,第二次创建的表,对于id这一列,是不允许为空的。
所以当我们在插入NULL的时候,有了NOT-NULL的约束,程序就不会正常运行了:
insert into student (null,null);
对于NULL约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二、UNIQUE约束
UNIQUE- 保证某列的每行必须有唯一的值
现在还是创建一个student表,不加任何约束,并插入一个学号为 1 ,名字叫张三的记录:
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张三');
再把张三这条记录插入进去:(程序不会报错)
此时我们创建studenet表时加入UNIQUE约束,并插入张三的记录:
1.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unique, name varchar(20)); 2.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张三');
加入UNIQUE约束后,可以看到,id这一列的key是UNI(UNIQUE)的缩写:
因此,加入UNIQUE 约束之后,后续进行插入/修改的时候,都会先进行查询,看当前这个被约束的列的值是否已经存在。约束虽然能够引入更多的检查操作,也会增加系统的开销。
创建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加任何默认值约束,可以看到student表中的默认值为NULL。
当我们对student表进行指定列插入:
三、DEFAULT约束
DEFAULT - 规定没有给列赋值时的默认值
进行指定列插入的时候,其他未被指定到的列就会被设成默认值。
在这里我们还是以上面的student为例,重新创建student表并不加任何约束:
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
因此,加入UNIQUE 约束之后,后续进行插入/修改的时候,都会先进行查询,看当前这个被约束的列的值是否已经存在。约束虽然能够引入更多的检查操作,也会增加系统的开销。
创建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加任何默认值约束,可以看到student表中的默认值为NULL。
当我们对student表进行指定列插入:
四、PRIMARY KEY约束
PRIMARY KEY - NOT NULL 和 UNIQUE 的结合。确保某列(或两个列多个列的结合)有唯一标
识,有助于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表中的一个特定的记录。其实就是主键,用来作为一个记录的标识。
现在我们创建一个带有PRIMARY KEY约束的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20));
通常创建表的时候都会指定一个主键。除了上面基础的使用之外,还有一种情况-联合主键,它也是只有一个主键,但是这个主键是由多个列联合构成的。这里不做赘述。
加入主键约束后,插入记录的时候,主键的列是不能为空的:
其次,主键的列的值也是唯一的: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张三');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张三); //再次插入和第一条同样的记录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张三);
再次插入和第一条同样的记录,程序就会报错,因为记录重复。
五、FOREIGN KEY约束
FOREIGN KEY - 保证一个表中的数据匹配另一个表中的值的参照完整性
5.1 语法
外键用于关联其他表的主键或唯一键:
foreign key (字段名) references 主表(列)
5.2 案例代码
创建班级表:
create table class (class_ID int, name varchar(20));
创建学生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varchar(20),class_Id int);
班级是要包含学生的,比如说班级现在有这样几个插入的数据:
1. insert into class values 2. (1,'210701班'), 3. (2,'210702班'), 4. (3,'210703班');
现在,往学生表里面插入数据:
1.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2. (1,'张三',1), 3. (2,'李四',2), 4. (3,'王五',100);
现在,王五这个同学,不在班级表中存在,因此,这是一个不太科学的数据。而引入外键约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希望学生表中的class_ID 都在班级表中存在,此时就可以使用外键约束。
create table class ( class_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class_ID int, foreign key (class_ID) references class(class_ID));
前面说到的约束,都是在定义表的时候,哪一列需要约束,就创建到哪一列的后面。而外键约束,则是写到最后。即把所有前面的列都定义好了之后,在最后通过FOREIGN KEY创建外键约束。
创建外键的时候,要指定三个信息:
本表哪个列
引用自哪个表(references)
引用自另外一个表的哪个列
此时就要求,本表(student)中这个列的数据必须要在引用的另外一个表的对应列中存在,这个情况下,也可以认为,班级表约束了学生表。把这种约束其他表的表,称为父表,而把学生表这种被约束的表,成为子表。
引入外键之后,就会在对应的父表中检查子表插入的值是否在父表中存在,不存在就报错。其实,外键约束是双向的,父表约束子表,子表也会约束父表。比如:要想删除父表的记录,必须先删除子表对应的数据,确保子表中没有数据引用父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