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力量
在此次参加云栖大会之前,我订了一间离会场大约3KM左右的房间。基于我参加华为大会的经验,我原本以为这种技术型盛会的参与人数不会很多,因此我早上赖床直到9点才起床(开场时间是9点30分)。然而,当我到达签到处时,我大吃一惊:眼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群,而且令我震惊的是,其中超过80%都是年轻人。
在参加华为全联结大会时,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行业专业人士、企业代表和外国团体,会议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旨在推销产品和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很少提供给开发者交流讨论的机会和场所。然而,阿里云举办的云栖大会却完全打破了我对此类会议的刻板印象。云栖大会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技术爱好者前来参与,展现出年轻一代对技术创新和云计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体现了阿里云对年轻一代培养的重视和支持。
在云栖大会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年轻人对技术的热情,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各种技术论坛和工作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他们不仅对云计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还会关注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和贡献,这也让我很是惊讶。
此外,云栖大会也为年轻人和技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组织各种现场实操、技术比赛、创新项目孵化等活动,鼓励年轻人参与技术创新,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在这里,年轻人可以结识同行、分享经验,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并与业界专家深入交流。云栖大会营造的开放和包容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热情。
虽然我个人年龄不算大,但却已超过求学年龄了,与这么多年轻人一起参加活动也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我今天参加会议时,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感。他们仿佛给整个会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这也让我不禁感到自己也被激发起来,在经历了两三年的工作生涯之后,我第一次感到自己获得了一种新的“重生”。
云栖大会是真的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是真的给社会和年轻人带来了福祉。
技术的方向
就孟晚舟女士和王坚院士的讲话,都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云计算+大模型会是未来的趋势。
在参加华为大会时,孟晚舟女士有提到如下内容:
全面智能化,共同抓住战略机遇,加速行业智能化
首先,要让所有的对象可联接。这不仅仅是物理实体的,也包括逻辑的、虚拟的;这不仅仅包括数字化的设备,也包括传统的终端和装置;这不仅仅要使数据上得来,也包括意图下得去。
其次,要让所有应用可模型。通过大模型范式,让智能应用快速惠及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每个组织。
第三,要让所有的决策可计算。以算力的无所不在,加速智能的无所不及,并且让数据在算力中不断地释放潜力。
在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指引下,华为将持续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
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而在今日王坚院士的讲话中也提到这些:
如果回过头来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如果再从那场一百多年以前的电力革命看,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动机的关系。
我相信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的,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才会让更多技术创造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结合本人在线下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技术人员、讯飞星火技术总监及阿里云通义千问技术人员聊到的一些对于未来的看法:
大模型或者说人工智能的结合是人类未来的必经之路,我们过去二十多年在信息化上走过的老路,都会在未来以大模型为底座重走一遍;我们过去的所有技术、经验、认知都将被重新审视并结合大模型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在未来,对于人们职业能力的定义不再局限于职业本身的能力,在AI普及的后AI时代,个人能力更多是自身AI能力水平和职业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
综合下来,无疑就只释放了一个信号:一个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要来了,或许有人会好奇,人工智能不是很早就出现并渗透进人类的生活了吗?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一次,它会以大模型为楔子,彻彻底底的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重塑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这里又得聊回到云栖大会了,这次云栖大会B馆的主题全部都是基于AI或大模型来打造的。
其中主要包括如下:
B2 基于一站式人工智能平台体验全链路的云原生AI工程化能力
B3 模型开源社区:发现、学习、定制、分享心仪的模型
B4 模型服务平台:基于一站式大模型服务平台体验全链路的大模型开发工具
B5 通义千问系列
B6 大语言模型实践
但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认为突出的重点或者说亮点只有两个,第一是B5的通义千问系列,第二是B6的大语言模型实践。
通义千问2.0
通义家族全系列产品集体亮相。大模型通义千问正式升级为2.0版本,过去6个月,通义千问2.0在性能上取得巨大飞跃,相比1.0版本,通义千问2.0在复杂指令理解、文学创作、通用数学、知识记忆、幻觉抵御等能力上均有显著提升。目前,通义千问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GPT-3.5,加速追赶GPT-4。另外,通义千问APP在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正式上线,大家可以通过 APP体验最新模型能力。
除了通义千问,基于通义大模型训练的8大行业模型同样吸引众人的目光,有个性化角色创作平台通义星辰、有帮助理解和总结晦涩论文的AI阅读助手通义智文、健康助手通义仁心、理解法律文书的通义法睿,还有智能客服的通义晓蜜、智能投研助手的通义点金、还有每天处理5万余个音视频的通义听悟,目前累积用户超100万。而最让我惊喜的是——AI编程助手通义灵码,它是真的很会写飞机大战的(笑~)
大语言模型实践
展馆现场展示了许多大模型时代的最佳实践,在交通、电力、金融、教育、智能搜索、汽车、医疗与生命科学等领域阿里云大模型均有丰富的落地案例。这也是我之前提到,大模型是真的已经可以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根据以上内容,我认为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模型的普及,未来对于开发者的AI知识水平要求会逐渐变高或者是成为必备技能之一。
在现在,开发者有AI相关知识意味着有一定竞争力和优势,但在未来,如果你缺乏AI的相关知识可能就直接面临着淘汰!
这里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重生”,笔者在技术认知上的局限性因为今天这场盛会而被打开,同时也明白了未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里也想额外说一句勉励的话:我们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学习和更新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时代所需。
创新和跨界的思维
透过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展示和创新产品,不仅仅展示的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和重新定义。创新和跨界的思维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核心能力。
下午也是有幸参加了Opentalk圆桌会议,听取了诸多大佬们的观点。这个会议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代表们,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一些经验和创新实践。
笔者在这个交流平台上,也是看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和融合,意识到跨界思维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的碰撞,才会产生最具创造力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点,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遇。这也算是笔者的第三次“重生”吧。
结语
除了上述的三点之外,此次云栖大会留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有一点就是其丰富的动手实操环节,主要是在C馆中,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平台、服务,提供大型沉浸式动手体验区,让开发者充分体验阿里云全栈Serverless产品。
如在Serverless Hands-on Lab展示,轻松体验流程式编程CloudFlow,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就可以快速搭建系统,几分钟模拟一个用户下单,商家接单的交易系统。相信开发者可以基于CloudFlow,简化复杂的云上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便捷地在云上构建应用。
数据库体验、MaxCompute大数据体验、IOT物联网平台一站式开发、FC函数计算、SAE 黑客松挑战赛、Serverless 生产力学院区域等等,应有尽有。
我本人作为阿里云的忠实技术人上把能够白嫖的clouder认证都考完了,上面这些实操自然也没有问题,然后工作人员为了鼓励直接送了我几个58元的clouder兑换码,结果我一看,能换的也都被我给换完了QAQ,罢了,就放文章下面送给大家自取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EDU-64C22F4794369555633029-F977A76E-8099-4549-8D5D-169271356D79
EDU-64C22F4793350926160321-5094FB69-8581-4DC7-9E0A-0015E183D839
EDU-64C22F479238B020553300-C935266D-108C-47C7-A28C-1E1BCD2FB003
EDU-64C22F4791437266330235-4E4CA100-7D1F-4676-B7B9-8FEF1BC9705B
EDU-64C22F4790492828982518-4B08ECCF-075D-43AA-B27E-E8C8B22C5797
EDU-64C22F478F47F532484248-9E16ED50-4155-41DC-BA88-F6C95F15E35A
EDU-64C22F478DEF9424642076-F05C231A-7E79-4A0E-B037-E7D7B88D2036
EDU-64C22F4712B0B433614607-6BDE54CA-C159-460F-871E-365DC0457E5F
最后引用CSDN上文章的最后一段来结个尾吧:
云栖大会像是一扇窗口,开放、前沿、有趣,让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技术爱好者参与和见证中国技术新发展,可以说,云栖大会已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大模型技术发展,智能化时代的帷幕已徐徐拉开,云栖大会让开发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