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仿真效果
matlab2022a仿真结果如下: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基于GA-LSTM遗传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的电力负荷数据预测算法是一种结合了遗传算法(GA)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用于预测电力负荷数据。该算法通过遗传算法优化LSTM模型的超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算法的原理、公式和实现过程。
2.1、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优化算法,用于解决优化问题。它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使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寻找最优解。在遗传算法中,每个解被称为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由一个染色体表示。染色体由基因组成,每个基因都有一个值,称为等位基因。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
计算适应度:对于每个个体,计算其适应度函数的值。适应度函数用于衡量个体的优劣程度,值越大表示个体越优秀。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函数的值,选择出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作为父代。选择操作有多种方式,如轮盘赌选择、锦标赛选择等。
交叉操作:对选出的父代进行交叉操作,生成子代。交叉操作是将两个父代的染色体按一定概率交换基因的过程。
变异操作:对子代进行变异操作,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值。变异操作的概率较低,一般取较小值。
迭代更新:重复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2.2、长短时记忆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是一种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变体,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它通过引入记忆单元来保存先前的信息,解决了传统RNN在处理长序列时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LSTM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
LSTM模型由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记忆单元组成。输入门负责将输入数据送入记忆单元,遗忘门负责将上一时刻的输出从记忆单元中遗忘掉,输出门负责将记忆单元的内容作为输出。记忆单元保存了上一时刻的输出和当前时刻的输入,用于计算当前时刻的输出。
LSTM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
输入门: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当前时刻的输入xt和上一时刻的输出ht−1合并成一个向量it,再通过一个非线性函数将向量it映射成输入门输出gt和候选输出ct。
遗忘门: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当前时刻的输入xt和上一时刻的输出ht−1合并成一个向量ft,再通过一个非线性函数将向量ft映射成遗忘门输出rt,用于决定哪些信息需要被遗忘掉。
记忆单元:记忆单元保存了上一时刻的输出ht−1和当前时刻的输入xt,用于计算当前时刻的输出。具体来说,将上一时刻的输出ht−1和当前时刻的输入xt通过全连接层合并成一个向量zt,再通过一个非线性函数将向量zt映射成候选输出ct。同时将遗忘门输出的向量rt与上一时刻的记忆单元状态ct−1相乘,得到被遗忘掉的信息dt,再将候选输出ct加上被遗忘掉的信息dt得到当前时刻的记忆单元状态ct。
输出门:将记忆单元状态ct和上一时刻的输出ht−1通过全连接层合并成一个向量yt,再通过一个非线性函数将向量映射成当前时刻的输出ht。
2.3、GA-LSTM混合模型
基于GA-LSTM遗传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的电力负荷数据预测算法将遗传算法和LSTM相结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LSTM模型的超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该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归一化等处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同时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于训练和测试模型。
LSTM模型参数设置:根据提取的特征,设置LSTM模型的参数。这些参数将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变量。本课题选择的优化参数是隐含层规模。
构建GA-LSTM混合模型:将遗传算法和LSTM模型相结合,构建GA-LSTM混合模型。具体做法是将LSTM模型的参数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变量,使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参数。在搜索过程中,使用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来产生新的参数组合,并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估其优劣程度,最终得到一组最优参数。
训练GA-LSTM混合模型:使用训练集对GA-LSTM混合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学习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计算梯度并更新参数。
预测电力负荷数据:使用训练好的GA-LSTM混合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并输出预测结果。为了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可以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对测试集进行划块处理,并对每个块进行预测。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将遗传算法和LSTM相结合,通过不断迭代和交叉变异来寻找最优解,克服了LSTM模型参数较多、训练过程复杂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学习能力和泛化性能。同时,该算法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数据预测问题。
3.MATLAB核心程序
```while gen < MAXGEN
gen
Pe0 = 0.999;
pe1 = 0.001;
FitnV=ranking(Objv);
Selch=select('sus',Chrom,FitnV);
Selch=recombin('xovsp', Selch,Pe0);
Selch=mut( Selch,pe1);
phen1=bs2rv(Selch,FieldD);
for a=1:1:NIND
X = phen1(a);
%计算对应的目标值
[epls] = func_obj(X);
E = epls;
JJ(a,1) = E;
end
Objvsel=(JJ);
[Chrom,Objv]=reins(Chrom,Selch,1,1,Objv,Objvsel);
gen=gen+1;
Error2(gen) = mean(JJ);
end
figure
plot(smooth(Error2,MAXGEN),'linewidth',2);
grid on
xlabel('迭代次数');
ylabel('遗传算法优化过程');
legend('Average fitness');
[V,I] = min(JJ);
X = phen1(I);
numFeatures = 2;
numResponses = 1;
numHiddenUnits = round(X);% 定义隐藏层中LSTM单元的数量
layers = [ ...% 定义网络层结构
sequenceInputLayer(numFeatures)
lstmLayer(numHiddenUnits)
...............................................................
net = trainNetwork(P,T,layers,options);
ypred = predict(net,[P],'MiniBatchSize',1);
figure;
subplot(211);
plot(T)
hold on
plot(ypred)
xlabel('days');
ylabel('负荷');
legend('实际负荷','LSTM预测负荷');
subplot(212);
plot(T-ypred)
xlabel('days');
ylabel('LSTM误差');
save R2.mat T yp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