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metaclass 的原理和应用(下)

简介: Python metaclass 的原理和应用

一个现实世界的元类例子

在 django.models 或者 peewee 等 ORM 中,我们一般使用类的成员变量来定义字段,这里就用到了元类。

class Field:
    pass
class IntegerField(Field):
    pass
class CharField(Field):
    pass
class MetaModel(type):
    def __new__(meta, name, bases, attrs):
        # 这里最神奇的是:用户定义的类中的 bases 和 attrs 都会作为参数传递进来
        fields = {}
        for key, value in attrs.items():
            if isinstance(value, Field):
                value.name = '%s.%s' % (name, key)
                fields[key] = value
        for base in bases:
            if hasattr(base, '_fields'):
                fields.update(base._fields)
        attrs['_fields'] = fields
        return type.__new__(meta, name, bases, attrs)
class Model(metaclass=MetaModel):
    pass

这样用户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定义:

>>> class A(Model):
...     foo = IntegerField()
...
>>> class B(A):
...     bar = CharField()
...
>>> B._fields
{'foo': Integer('A.foo'), 'bar': String('B.bar')}

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访问 X._fields,而不用每次都通过反射遍历一次,从而提高效率以及做一些验证。

不过,其实这个完全可以通过装饰器来实现:

def model(cls):
    fields = {}
    for key, value in vars(cls).items():
        if isinstance(value, Field):
            value.name = '%s.%s' % (cls.__name__, key)
            fields[key] = value
    for base in cls.__bases__:
        if hasattr(base, '_fields'):
            fields.update(base._fields)
    cls._fields = fields
    return cls
@model
class A():
    foo = IntegerField()
class B(A):
    bar = CharField()

但是用装饰器的话,就失去了一些类型继承的语义信息。

总结与思考

Python 中的元编程还是一种很强大的特性,但是也比较复杂,有时候很难以理解。实际上,过分的动态特性也导致了 Python 的解释器和静态分析、自动补全等很难优化,因为有好多信息必须到运行时才能知道。

实际上近些年新开发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加入了静态类型的特性,比如 swift, rust, go 等。就连 Python 本身也增加了 type hinting 的功能,很遗憾的是,这个功能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也很难用来提升性能。

元类这块应该是我在 Python 语言方面了解的最后一大块知识了。接下来除了写业务代码不会再深究 Python 了,研究 Golang 去了~

Au revoir, Python!

目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监控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Python Rich库使用指南:打造更美观的命令行应用
Rich库是Python的终端美化利器,支持彩色文本、智能表格、动态进度条和语法高亮,大幅提升命令行应用的可视化效果与用户体验。
61 0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文字识别 Java
Python实现PDF图片OCR识别: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流程解析
本文详解2025年Python实现扫描PDF文本提取的四大OCR方案(Tesseract、EasyOCR、PaddleOCR、OCRmyPDF),涵盖环境配置、图像预处理、核心识别与性能优化,结合财务票据、古籍数字化等实战场景,助力高效构建自动化文档处理系统。
211 0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安全
【强化学习应用(八)】基于Q-learning的无人机物流路径规划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强化学习应用(八)】基于Q-learning的无人机物流路径规划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119 0
|
26天前
|
数据可视化 Linux iOS开发
Python脚本转EXE文件实战指南:从原理到操作全解析
本教程详解如何将Python脚本打包为EXE文件,涵盖PyInstaller、auto-py-to-exe和cx_Freeze三种工具,包含实战案例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助你轻松发布独立运行的Python程序。
327 2
|
28天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运维
Python装饰器实战场景解析:从原理到应用的10个经典案例
Python装饰器是函数式编程的精华,通过10个实战场景,从日志记录、权限验证到插件系统,全面解析其应用。掌握装饰器,让代码更优雅、灵活,提升开发效率。
91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神经架构搜索NAS详解:三种核心算法原理与Python实战代码
神经架构搜索(NAS)正被广泛应用于大模型及语言/视觉模型设计,如LangVision-LoRA-NAS、Jet-Nemotron等。本文回顾NAS核心技术,解析其自动化设计原理,探讨强化学习、进化算法与梯度方法的应用与差异,揭示NAS在大模型时代的潜力与挑战。
283 6
神经架构搜索NAS详解:三种核心算法原理与Python实战代码
|
2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数据可视化
Python网络爬虫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污染源监测数据抓取与分析
在环保领域,数据是决策基础,但分散在多个平台,获取困难。Python网络爬虫技术灵活高效,可自动化抓取空气质量、水质、污染源等数据,实现多平台整合、实时更新、结构化存储与异常预警。本文详解爬虫实战应用,涵盖技术选型、代码实现、反爬策略与数据分析,助力环保数据高效利用。
109 0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并行计算
Python多线程与多进程性能对比:从原理到实战的深度解析
在Python编程中,多线程与多进程是提升并发性能的关键手段。本文通过实验数据、代码示例和通俗比喻,深入解析两者在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性能表现,帮助开发者科学选择并发策略,优化程序效率。
115 1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开发者 Python
Python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应用与实践感悟####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旨在深入探讨Python编程中设计模式的应用价值与实践心得。在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领域,设计模式如同导航灯塔,指引开发者构建高效、可维护的软件架构。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现设计模式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解决复杂问题,提升代码质量,并分享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 ####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