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解决方案

简介: 零信任

零信任解决方案是一种安全模型,它假设默认情况下任何用户或设备都是不可信的,因此每次请求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这种模型不依赖于内部网络或者可信区域,而是基于最小权限原则,即每个用户或进程只能拥有完成其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最小权限。

零信任解决方案的核心功能包括:

验证: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MFA)等措施来加强安全性,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上下文策略:实施基于实时计算的上下文风险级别的访问控制,以显著改善组织的安全状况。例如,对公司范围内的连接和远程登录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
无密码身份验证:消除凭据被破解和密码被窃取的风险,实施无密码身份验证。
分析:使用AI和ML支持的分析来跟踪登录行为和访问模式,帮助识别安全漏洞和潜在攻击。
实施零信任原则的步骤包括:

对远程终端进行可信认证以及身份管理,通过认证的设备才能访问内部系统,同时采集分析终端安全数据,实时而非静态的判断入网设备的安全性。
对访问者信息采用交叉安全认证方式进行统一的高强度安全认证,同时以智能模型分析可信验证结果,综合判断访问身份的可信等级,实现用户权限的动态分配。
通过IDaaS产品打通不同应用系统间的账户认证和授权体系,实现集中权限管理以及全面审计能力。
使用网络隐身、动态自适应认证、终端动态环境检测、全周期业务准入、智能权限基线、动态访问控制、多源信任评估等核心能力,满足新形势下多场景的企业应用安全访问需求。
总之,零信任安全模型已成为保护组织内部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访问控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2024-3-18隐语学习笔记: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数据要素可信流通,重构技术信任体系。信任四要素:身份可确认,利益可依赖,能力有预期,行为有后果。外循环中四要素遭到破坏,导致信任降级甚至崩塌:责任主体不清,能力参差不齐,利益诉求不一致,责任链路难追溯。数据可信流通 需要从运维信任走向技术信任。
|
6月前
|
运维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课1-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构建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关键在于建立技术信任。该体系基于信任四要素:身份确认、利益依赖、能力预期及行为后果。数据内循环时,持有方负责数据安全;外循环则面临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为实现可信流通,需由运维信任转向技术信任,依托密码学和可信计算技术,并遵循数据二十条政策。技术手段包括可信应用身份、使用权跨域管控、安全分级标准和全链路审计,确保内外循环的数据管控。基础设施——密态天空计算,支持以隐私计算为核心的密态数联网,实现责任界定的全链路数据安全。
|
6月前
|
运维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
4天前
|
供应链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中的零信任架构:从概念到部署
网络安全中的零信任架构:从概念到部署
|
3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零信任安全模型及其在网络中的实现
【8月更文挑战第24天】
109 1
|
5月前
|
存储 运维 安全
导论|数据可信流通 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强调全流程合规与监管,确保数据来源合法、隐私保护和交易规范。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但面临身份确认、利益依赖、能力预期和行为后果的信任挑战。安全事件暴露了所有权保障和越权使用风险,外循环模式下责任主体不清、利益不一致等问题突显。为解决信任问题,需从运维信任转向技术信任,利用密码学和可信计算实现身份确认、利益对齐、能力预期和行为审计。关键技术包括可信数字身份验证、使用权跨域管控、安全分级测评和全链路审计。数据密态时代借助密码学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降低流通风险,实现广域数据的可信流通。基础设施如密态天空计算将支持这一转型。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安全
# 隐私计算实训营note#1 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 笔者前言&摘要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从宏观的层面介绍隐私/可信计算的基本概念,技术愿景和实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是理解隐私查询(PIR)、隐私机器学习(PPML)和其他的多方安全计算(MPC)技术的远大技术愿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视频链接:[第1讲: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J4m187vR/)。
|
6月前
|
运维 安全 数据处理
第1讲: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从数据二十条——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展开,数据可信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整体可控,但外循环模式下,数据风险较大。随着数据可信逐渐从主体身份可信扩展到应用身份可信,这就将数据的全链路审计和跨域管控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60 0
|
6月前
|
运维 安全 区块链
隐私计算训练营第一讲 :数据可信流通,从运维信任到技术信任
构建数据可信流通体系旨在解决数据流转中的安全和信任问题,确保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界定、过程可追溯及风险可控。体系基于身份验证、利益对齐、预期能力和行为审计的技术要求,采用可信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从原始到衍生数据的全程可信环境。密态计算技术成为关键,推动数据密态时代的到来,其中密态天空计算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8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