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大全-3

简介: 用户管理命令:useradd 【创建用户】

十四.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命令:useradd   【创建用户】


             语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u:指定UID标记号


                    -d:指定宿主目录


                    -e:指定账号失效时间


                    -g: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


                    -G: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


                    -M:不为用户建立并初始化宿主目录


                    -s: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用户管理命令:passwd  【管理账号密码】


             语法:passwd 【选项】 用户名


                    -d:清空用户的密码


                    -l:锁定用户账号


                    -S:查看用户账号的状态


                    -u:解锁用户账号


                    --stdin:使用管道符之前的字符串作用户密码


                           语法:echo ‘123’ | passwd –stdin 用户名


      修改用户账号属性:usermod


             语法: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l:更改用户账号的登录名称


                           -L:锁定用户


                           -U:解锁用户账户


                           其他与usreadd含义相同


      删除用户账号:userdel


             语法:userdel 【-r】 用户名


                    -r:先用户的宿主目录一并删除


      组账号文件:


             /etc/group:保存账号基本信息


             /etc/gshadow:保存组账号的密码信息


      添加组账号:groupadd

             语法:group 【-g GID】 组账号名


      添加删除组成员:gpasswd


             语法:gpasswd 【选项】 组账号名


                    -a:向组内添加一个用户


                    -d:从组中删除一个用户成员


                    -M:定义组成员列表,以逗号分割


      删除组账号:groupdel


             语法:groupdel 组账号名


   


      查询账号信息


             查询用户身份标识:id 用户名


             查询用户所属组:groups 用户名


             查询用户账号的详细信息:finger 用户名


             查询以登录到主机的用户的信息:users,w,who


             修改用户密码状态chage


                    语法:chage 【选项】用户名


                    选项:


                           -l:列出用户的详细密码状态


                           -d日期:修改密码最后一次更改日期


                           -m 天数:两次密码修改间隔


                           -M 天数:密码有有效期


                           -W天数:密码过期前警告天数


                           -I 天数:密码过后宽限天数


                           -E 日期:账号失效时间


             切换用户身份su


                    语法:su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选项只使用‘-‘代表连带用户的环境变量一起切换


                                  -c:仅执行一次命令,而不切换用户身份  


                                         例子:su -root -c “useradd  user1”  #执行添加用户命令


   


十五.磁盘和文件系统:

      主分区:最多四个


      扩展分区:做多一个


      逻辑分区:IDE硬盘最多59个逻辑分区


                           SCSI硬盘最多支持11个逻辑分区


             检测查看硬盘:fdisk -l 磁盘设备


             在交互式的操作环境中管理磁盘分区:fdisk 【磁盘设备】


             交互常用指令:


                    m:查看操作指令的帮助信息


                    p:列表查看分区信息


                    n:新建分区


                    d:删除分区


                    t:变更分区类型


                    w:保存分区设置并退出


                    q:放弃分区并退出


             创建文件系统: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创建XFS文件系统:mkfs -t xfs 分区设备


                    创建FAT32文件系统:mkfs -t vfat -F 32 分区设备


                           选项:-F 指定FAT的版本


             创建交换文件系统:mkswap  分区设备


                    swapon:启动交换分区


                    swapoff:停用交换分区


      重新读取分区表信息:partprobe


      LVM:逻辑卷管理  #动态调整磁盘容量


             图形界面管理工具:system-config-lvm


         


             LVM机制:PV VG LV


                    功能:

                           scan扫描


                           create建立


                           display显示


                           remove删除


                           extend扩展


                           reduce减少


             主要命令:


                    pvcreate 设备名1 设备名2


                    vgcreate 卷组名 物理卷名1 物理卷名2


                    lvcreate -L 容量大小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lvextend -L +大小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ext4格式增减


                    lvresize -L +200G /dev/Vgtest/Lvtest     #增加200G容量


                    e2fsck -f /dev/Vgtest/Lvtest                   #强制检测文件系统


                    resize2fs /dev/Vgtest/Lvtest                   #刷新


             减:


                    umount /dev/bdqn    #如果要减少容量需要先挂载光盘


                    e2fsck -f /dev/Vgtest/Lvtest     #对lv强制执行文件系统检测


                    resize2fs /dev/Vgtest/Lgtest    #使用resize2fs对lv逻辑卷的逻辑边界空间大小调整为缩减后的大小


                    lvreduce -L 7G /dev/Vgtest/Lgtest         #使用lvreduce对lv逻辑卷的物理边界进行缩减


                 


         


             磁盘配额:

                    作用范围:针对指定的文件系统


                    限制对象:用户,组


                    限制类型:磁盘容量,文件数量


                    限制方法:软限制(soft) 硬限制(hard)


                    启动磁盘配置支持:usrquota,grpquota


             ext4文件系统磁盘配额


生成配置文件 quotacheck -ug /dir

开启配额功能 quotaon /dir      关闭配额功能:quotaoff /dir

编辑用户配额 edquota -u 用户 /dir

             XFS格式配额格式:


             xfs_quota -x -c ‘limit -u bsoft=N bhard=N isoft=N ihard=N 用户名’ 挂载点


             选项:

                    -u:用户


                    -g:组


                    -x:专家


                    -c:limit命令创建配额


             bsoft:磁盘容量软限制


             bhard:磁盘容量硬限制


             isoft:文件数量软限制


             ihard:文件数量硬限制


             查看配额使用情况:

                    格式:xfs_qouta -x -c ‘report 选项’ 挂载点


                           选项:-a -i -b -u -g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df 【选项】 【文件】


                           -hT:显示MB大小和文件类型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挂载文件系统mount


                    格式:


                           mount 【-l】 #查询系统已经挂载的设备


                           mount 【-a】 #依据配置文件/etc/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


                           mount 【-t 文件系统】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mount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指定系统文件挂载到指定目录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umount  文件位置或挂载点目录


             设置自动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etc/fstab


格式:


设备名


文件系统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例:defaults,rw,ro,noexec,表示默认参数


文件是否需要dump备份:一般为1时表示需要,设为0时将被dump忽略


启动时进行磁盘的检测的顺序:0表示不进行检查,1表示优先检查,2表示其次检查,根分区应设为1,其他分区设为2.


      显示磁盘状态命令:dumpe2fs


             语法:dumpe2fs 分区设备文件名


dump备份命令


      格式:dump [选项] 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源文件或目录


选项:


      -level:就是我们说的0-9是个备份级别


      -f 文件名:指定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u:备份成功之后,把备份时间记录在/etc/dumpdates文件


      -v:显示备份过程中更多的输出信息


      -j:调用bzlib库压缩备份文件,其实就是把备份文件压缩为.bz2格式


      -W:显示允许被dump的分区的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


restore还原命令


      格式:restore [模式选项]  [选项]


选项:


      -C: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i:进入交互式模式,手工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t:查看模式,用于查看备份文件中拥有那些数据


      -r:还原模式,用于数据还原


      -f:指定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十六.权限管理-ACL权限

查看分区ACL权限是否开启

语法:dumpe2fs -h /dev/sda3

:查询指定分区详细文件系统信息的命令


      选项:-h:显示超级块中信息,而不显示磁盘块组的详细信息


临时开启分区ACL权限

mount -o remount,acl /

:重新挂载跟分区,并挂载加入acl权限


             永久挂载:/dev/fstab  添加内容


      管理ACL命令:


查看ACL命令:getfacle 文件名  #查看acl权限

设定ACL权限的命令:

语法:setfacl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m:设定ACL权限


                            格式:setfacl -m u:user:rwx project/


                                          u用户g组 m mask权限:用户名:权限  目录


                     -x:删除指定的ACL权限


                            格式:setfacl -x u:user project/


                                                         用户名


                     -b:删除所有的ACL权限


                            格式:setfacl -b 文件名


                     -d:设定默认ACL权限


#为父目录设定ACL权限,子文件也会继承权限


                            格式:setfacl -m d:u:用户名:权限  目录名


                     -k:删除默认ACL权限


-R:递归设定ACL权限


#所有子文件和子目录也会拥有ACL权限


                            格式:setfacl -m u:用户名:权限 -R 目录名


十七.权限管理-文件特殊权限

SetUID   #身份升级

配置前提:


拥有x执行权限

只可以对二进制执行命令文件使用

设定SetUID:


       chomod 4755 文件名


       chomod u+s 文件名


SetGID

配置针对执行文件前提:

 与配置SetUID相似


当用户去访问配置了SetGiD的文件后自动跳转好root组进行使用

可以对目录配置


普通用户必须对目录拥有r和x权限

此目录中的有效组变成此目录的属组

其他用户先建立了文件属组会变成这个目录的属主

设定SetGID:


       chomod 2755 文件名


       chomod g+s 文件名


Sticky BIT

SBIT粘着位作用:

1.只对目录有效


2.普通用户对该目录拥有w和x权限


3.普通用户自己创建的只有自己可以删除,其他普通用户没有权限  


             设定Sticky BIT:


                    chmod 1755 /目录位置


                    chmod o+t /目录位置


文件系统属性chattr

格式:chattr [+-=] [选项] 文件或目录名


+:增加权限


-:删除权限


=:等于某权限


      选项:


i:对文件设置I属性,不允许对文件进行删除,改名也不能添加和修改数据


      对目录只能修改文件和数据,不能建立和删除


             a:对文件只能增加数据


                    对目录只允许在目录下建立和修改不可以删除


sudo权限

sudo的操作对象是系统命令


#root把本来只能超级用户执行的命令赋予普通用户执行


                 


                    sudo使用


                           visudo #实际修改的是/etc/sudoers文件


                    语法:


                           root    ALL=(ALL)                         ALL


                           用户名   被管理主机的地址=(可使用的身份)授权命令


                           #%wheel  ALL=(ALL)                         ALL


                           #%组名    被管理主机的地址=(可使用的身份)授权命令(绝对路径)


相关实践学习
CentOS 8迁移Anolis OS 8
Anolis OS 8在做出差异性开发同时,在生态上和依赖管理上保持跟CentOS 8.x兼容,本文为您介绍如何通过AOMS迁移工具实现CentOS 8.x到Anolis OS 8的迁移。
目录
打赏
0
0
0
0
2
分享
相关文章
|
4天前
|
linux命令详细说明以及案例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 Linux 命令及其详细说明和示例,包括:`ls`(列出目录内容)、`cd`(更改目录)、`rm` 和 `mv`(删除与移动文件)、`grep`(搜索文本)、`cat`(显示文件内容)以及 `chmod`(更改文件权限)。每个命令均配有功能描述、选项说明及实际案例,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 Linux 命令的使用方法。
83 56
|
6天前
|
Linux基础:文件和目录类命令分析。
总的来说,这些基础命令,像是Linux中藏匿的小矮人,每一次我们使用他们,他们就把我们的指令准确的传递给Linux,让我们的指令变为现实。所以,现在就开始你的Linux之旅,挥动你的命令之剑,探索这个充满神秘而又奇妙的世界吧!
50 19
|
21天前
|
Linux 常用文件查看命令
`cat` 命令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适用于快速查看和合并文本文件内容。常用示例包括:`cat file1.txt` 查看单个文件,`cat file1.txt file2.txt` 合并多个文件,`cat > filename` 创建新文件,`cat >> filename` 追加内容。`more` 和 `less` 命令用于分页查看文件,`tail` 命令则用于查看文件末尾内容,支持实时追踪日志更新,如 `tail -f file.log`。
46 5
Linux 常用文件查看命令
|
4天前
|
linux常用命令详细说明以及案例
本文介绍了Linux中几个常用的命令及其用法,包括:`ls`(列出目录内容)、`cd`(切换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 -p`(删除目录及内容)和`mv`(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目录)。每个命令都配有详细说明、语法格式、常见选项及实用案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基础命令。内容源自[linux常用命令详细说明以及案例](https://linux.ciilii.com/show/news-285.html)。
Linux 超级强大的十六进制 dump 工具:XXD 命令,我教你应该如何使用!
在 Linux 系统中,xxd 命令是一个强大的十六进制 dump 工具,可以将文件或数据以十六进制和 ASCII 字符形式显示,帮助用户深入了解和分析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 xxd 命令的基本用法、高级功能及实际应用案例,包括查看文件内容、指定输出格式、写入文件、数据比较、数据提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密解密等。通过掌握这些技巧,用户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各种数据问题。
527 8
|
5月前
|
如何检查 Linux 内存使用量是否耗尽?这 5 个命令堪称绝了!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检查内存使用情况的5个常用命令:`free`、`top`、`vmstat`、`pidstat` 和 `/proc/meminfo` 文件,帮助用户准确监控内存状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1442 6
|
2月前
|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106 24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
27天前
|
Linux od命令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 `od`命令,包括其基本语法、常用选项和示例。通过这些内容,你可以灵活地使用 `od`命令查看文件内容,提高分析和调试效率。确保理解每一个选项和示例的实现细节,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时能有效地处理各种文件查看需求。
57 19
Linux中yum、rpm、apt-get、wget的区别,yum、rpm、apt-get常用命令,CentOS、Ubuntu中安装wget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了解了 `yum`、`rpm`、`apt-get`和 `wget`的区别、常用命令以及在CentOS和Ubuntu中安装 `wget`的方法。`yum`和 `apt-get`是高层次的包管理器,分别用于RPM系和Debian系发行版,能够自动解决依赖问题;而 `rpm`是低层次的包管理工具,适合处理单个包;`wget`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下载工具,适用于各种下载任务。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系统类型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的便利性。
177 25
|
2月前
|
Linux查看内存命令
1. free free命令是最常用的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命令。它显示系统的总内存、已使用内存、空闲内存和交换内存的总量。 free -h • -h 选项:以易读的格式(如GB、MB)显示内存大小。 输出示例: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5Gi 4.7Gi 4.1Gi 288Mi 6.6Gi 9.9Gi Swap: 2.0Gi 0B 2.0Gi • to
55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