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简介: TCP协议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互联网中广泛使用。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四次挥手终止连接。本文将详细介绍TCP协议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指在建立TCP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需要进行三次交互才能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报文,表示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
  2. 服务器收到SYN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ACK报文,表示确认收到该报文。
  3. 客户端收到ACK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报文,表示完成了连接的建立。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确保TCP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机制。以下是三次握手的原理: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报文,请求建立连接。如果服务器没有收到该报文,则无法建立连接。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ACK报文,确认收到该报文。如果客户端没有收到该报文,则无法建立连接。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ACK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表示完成了连接的建立。如果服务器没有收到该报文,则无法建立连接。

通过三次握手的过程,我们可以确保TCP连接的可靠性。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则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客户端发出的SYN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导致服务器无法收到请求,从而无法建立连接。
  2. 服务器发出的ACK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客户端无法收到确认,从而无法建立连接。

因此,为了确保TCP连接的可靠性,需要进行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是指在终止TCP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需要进行四次交互才能终止连接。四次挥手的过程如下: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FIN报文,表示客户端要关闭连接。
  2. 服务器收到FIN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ACK报文,表示确认收到该报文。
  3.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报文,表示服务器也要关闭连接。
  4. 客户端收到FIN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报文,表示确认收到该报文。

为什么需要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是确保TCP连接释放的重要机制。以下是四次挥手的原理:

  1.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报文,表示客户端要关闭连接。客户端无法再发送数据,但是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
  2.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FIN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ACK报文,表示确认收到该报文。此时服务器仍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3.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FIN报文,表示服务器也要关闭连接。服务器无法再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但是仍可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FIN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表示确认收到该报文。此时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已经关闭了连接,可以安全地释放资源。

通过四次挥手的过程,我们可以确保TCP连接的安全释放,并且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1. 客户端只发送一个FIN报文,服务器没有接收到该报文,导致连接未正常关闭。
  2. 服务器只发送一个FIN报文,客户端没有接收到该报文,导致连接未正常关闭。

因此,为了确保TCP连接的安全释放,需要进行四次挥手来终止连接。

总结

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四次挥手终止连接。三次握手确保TCP连接的可靠性,而四次挥手则确保TCP连接的安全释放。在实际应用中,TCP协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成为了TCP协议中重要的机制。

虽然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增加了通信的开销和延迟,但是这种机制可以确保TCP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避免出现重复数据、丢失数据等问题。因此,在编写应用程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并使用TCP协议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Ubuntu
虚拟机ip不停地变每次使用ssh不好登录?有手就行!
虚拟机ip不停地变每次使用ssh不好登录?有手就行!
403 1
|
6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API
白板秒变IDE,草图直接生成可运行代码!Pad.ws:白板+代码编辑器深度结合,创意到实现无缝衔接
Pad.ws是一款创新的在线开发环境,将交互式白板与完整IDE工具深度结合,支持多人实时协作和多种编程语言,无需安装即可通过浏览器访问。
220 1
白板秒变IDE,草图直接生成可运行代码!Pad.ws:白板+代码编辑器深度结合,创意到实现无缝衔接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编译器
【AI系统】LLVM 架构设计和原理
本文介绍了LLVM的诞生背景及其与GCC的区别,重点阐述了LLVM的架构特点,包括其组件独立性、中间表示(IR)的优势及整体架构。通过Clang+LLVM的实际编译案例,展示了从C代码到可执行文件的全过程,突显了LLVM在编译器领域的创新与优势。
475 3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匿名化技术:数据隐私与价值挖掘的平衡探索》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产,匿名化技术作为保护数据隐私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它通过去除或混淆个人身份信息,如数据脱敏、泛化和加密等方法,有效保护隐私。然而,匿名化可能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价值挖掘。为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需明确使用目的、加强数据治理、创新技术应用,确保数据安全合规,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469 30
|
10月前
|
SQL 安全 算法
网络安全之盾:漏洞防御与加密技术解析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维护个人隐私和企业资产的重要防线。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漏洞,并分析如何通过加密技术来加固这道防线。文章还将分享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预防潜在的网络威胁,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189 2
|
11月前
|
Java
深入探讨Java中的中断机制:INTERRUPTED和ISINTERRUPTED方法详解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中断机制是协调线程行为的重要手段。了解和正确使用中断机制对于编写高效、可靠的并发程序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中的`Thread.interrupted()`和`Thread.isInterrupted()`方法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283 4
|
12月前
|
存储 JSON API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
网络协议 Linux
Linux下connect函数 阻塞 与 非阻塞 问题
Linux下connect函数 阻塞 与 非阻塞 问题
741 0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Pandas库实战指南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Pandas库实战指南
|
12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通义】AI视界|迎接Apple Intelligence,Mac家族进入M4芯片时代
本文概览了近期科技领域的五大热点:苹果宣布Apple Intelligence将于2025年4月支持中文;新款Mac将搭载M4芯片;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2.5亿,主要收入来自订阅;Meta开发AI搜索引擎减少对外部依赖;周鸿祎支持AI发展但反对构建超级智能。更多详情,访问通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