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华为”造芯片,小米离“中国芯”有多远?

简介:

一个造手机卖手机的,干了6年多,突然从兜里掏出一块芯片,告诉你,我们不仅造手机,还能造芯片了。这样的芯片和手机,你买不买?2月底,小米公司正式发布旗下松果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缩写SoC)“澎湃S1”,搭载该芯片的首款手机小米5C也同步亮相,小米由此成为全球继三星、苹果、华为之后第四家同时拥有终端及芯片研发制造能力的手机厂商。然而,“澎湃S1”发布前后的一系列巧合,却让小米显得有些被动。先是MWC 2017大会上,高通最新旗舰芯片骁龙835“中国首秀”的机会被国产手机中兴展出的Gigabit Phone(千兆手机)截了胡;随后,高通的一条官方新闻让各路手机争了好久的“全球首发”机会板上钉了钉,确认“索尼Xperia XZ Premium”将是首款面向市场的骁龙835手机。

中兴Gigabit Phone千兆手机,据说可实现每秒1Gbps的下行速率,也即是说已达5G技术的门槛

  索尼Xperia XZ Premium,给个blingbling的背影

不过等等,小米的芯片,怎么又和高通扯上关系?这个逻辑是这样的,过去几年,高通旗下骁龙旗舰芯片的发布,都要引起手机界下游厂商一番“抢首发”的厮杀,小米更是一向以旗舰机标配高通芯片为荣。现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就“被逼上梁山”。你说高通以后是继续给你提供芯片,还是把你视为竞争对手,给你掐了粮道?当然,这还不是主要问题,只要给够钱,高通也不至于傻到不卖货,只不过,小米“自研手机芯片计划”的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最大的考验很可能是小米芯片本身的技术问题。按照雷军公布的信息,澎湃S1用了4×1.4Ghz+4×2.2Ghz的8核big.LITTLE CPU架构,2×32位双通道内存,Mali T860 MP4的GPU以及14位的双核ISP,支持2K分辨率,4K视频录制,数据上看,是一颗目前还算标准的中端SoC。

  但有两个点是雷军和小米没有刻意说明,而你应该知道一下的。

首先是通信基带,就是管手机信号的那块电路。发布会PPT上,雷军用的介绍词是“可升级的基带 OTA进行基带底层升级”。

这其中的意味就多了。

从给出的数据看,它支持5模23频的通信制式,中国移动和联通的3G和4G网络基本都能用。但只是“基本”,它还不支持CDMA,也就是说,中国电信的用户现在还用不上。

“可升级”,也就相当于小米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后期可以通过OTA在线升级,从软件层面解锁对电信网络的支持。

看起来还是没太大问题,但雷军和小米没有说的是,CDMA大量专利在高通手中,所以,即使以后要升级能用CDMA,还得给高通交专利费。如果按小米5C 1499元的售价以及高通调整后的专利费标准,每卖出一部,就得交48.75元,卖个100万台,就得4875万元,1000万台,那就是4.875亿元。

你说小米这是应该升级还是不升级?

行,CDMA专利保护期总会过去,可以再等等,又或者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没移动和联通多,4G和5G时代也日渐式微,大不了不要这点用户,但另外一个技术大坑,小米始终还得绕过去,那就是制程。

在半导体行业,制程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它意味着当下晶体管可以做到的最小尺寸,而缩小晶体管的最主要目的,是可以在更小的芯片中塞入更多的晶体管,让芯片不会因技术提升而变得更大,从而降低耗电量,并满足手机轻薄化的需求。

目前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已经到了“10纳米”,这也是芯片厂商2017年的目标和争抢对象。

无论是率先达到10纳米标准的高通骁龙835,联发科Helio X30,还是三星刚刚推出的首颗10纳米芯片猎户座Exynos 9(芯片代号为Exynos 8895),都让围观者对哪家厂商将第一个交货充满期待。

这么一对比,在10纳米已经问世,14和16纳米已经风起云涌的当下,拿出一枚耗资10亿人民币、落后1代甚至2代的“28纳米”芯片,难免有些掉价。

“造芯”是好事,“拔高”没必要

当然,万事开头难,考虑到是一家毫无芯片研发制造经验的企业第一次做芯片,选择较为成熟且容易控制成本的工艺和技术,也可以理解,毕竟技术还有进步空间,但问题是,小米似乎总有些“包装过度”之嫌。

雷军介绍说,澎湃S1的设计目标是“做可大规模量产的中高端芯片,追求性能与功耗的绝佳平衡。”

既然知道制程还有点落后、芯片还有点羸弱,既然“高”和“绝佳”等词汇放出来可能会引起争议,就老老实实说“中端芯片”,在话术体系和手机定价上也给自己留条后路,要不然,研发团队辛辛苦苦努力3年,都栽在市场和营销上了。

至于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将其上升到“中国芯”、“芯国货”的层面,就更没必要。

要知道,自主研发也是分层次的,SoC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更像是基于ARM等公版架构基础上的“集成封装”。

这本身并没什么问题,产业链全球化分工之下,三星和苹果也这么干,华为也同样如此,而且中国科技企业在整体技术实力落后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小的突破。

但三星、苹果和华为好歹在CPU、GPU、基带等核心的元器件上或多或少掌握一些专利和技术。等到真正能自己研发这些元器件,哪怕是其中一项有点专利,再贴上“中国芯”、“芯国货”的标签,才不至于被人戳脊梁骨。

不过,要说小米做“芯”没有任何价值,也是贬损过度。

对于中国芯片产业,“九死一生”的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环境中,又有一家中国企业,敢于冲击信息科技巅峰,敢于杀向国际巨头的腹地,这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对于小米自己,造芯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方面,对于小米这种被上游绑架的终端厂商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终端产品的出货量。

来自晶圆代工厂的种种动向暗示,今年上半年“10纳米”的出货将受到限制,三星即将发布的S8已经延期,可以预见的是,高端手机出货量一定会被核心零部件所抑制。

此种情况,在头部旗舰机只能被动等待的时候,暂且发发自研芯片,卖卖中低端手机,不仅可以增加产业链话语权,也不失为一个保证出货量的好办法。

另一方面,小米的终端远不止手机,小米自研芯片看起来也有提前布局“5G”智能家居的打算。

从路由器到电视、从空气净化器到电饭煲、从智能插线板到智能家庭套装,小米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智能家居,而在5G时代,所有智能化的家具里都将装有芯片,届时芯片领域将会迎来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

当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芯片的要求就更高,小米想在5G来临后实现自己的愿景,得要加紧步伐了。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5G 云计算 Android开发
腾讯与小米是否终将一战?
”配置过剩“是我几年前就听说过的一个词汇,而且深以为然。
腾讯与小米是否终将一战?
|
人工智能 芯片 异构计算
华为尴尬了,高通中端芯片 AI成绩出炉:完胜麒麟970
在今年 10月,高通意外宣布中端处理器高通骁龙675 正式诞生,要知道距离上一款中端芯片骁龙670 登场还没过多久,这芯片的更新换代频率实在是太快了。然而,宣布归宣布,高通骁龙675 的商用时间需要等到 2019年春季,预计 OPPO 或 vivo 的某款设备将会首发这款芯片。
185 0
华为尴尬了,高通中端芯片 AI成绩出炉:完胜麒麟970
|
新能源 物联网 程序员
手机密集上新,造车靴子落地:小米和雷军的当下与未来
如你所知,小米2021年春季新品发布会,分成了上下两场。小米原定计划是一场,时长超过4小时,对媒体,对观众,甚至对雷军来说,这既是考验体力,也是挑战耐心,于是,这场发布会最终改成了上下两场,29号一场,30号一场。连续4次的彩排劳累后,雷军感冒了,发布会上,雷军一开口就破音,熟悉的仙桃口音,只是嗓音嘶哑,好在,随着演讲的继续,现场氛围烘托下,他的表现也渐入佳境。
197 0
手机密集上新,造车靴子落地:小米和雷军的当下与未来
|
SQL 人工智能 算法
芯片“自”造:智能音箱从支点到拼图的进阶史
智能音箱这次把炮火打到了“芯片”战场。
芯片“自”造:智能音箱从支点到拼图的进阶史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智能硬件
重构客厅,华为智慧屏开辟电视行业新赛道
重构客厅,华为智慧屏开辟电视行业新赛道
281 0
重构客厅,华为智慧屏开辟电视行业新赛道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开车太刺眼?华为超微光解决难题
每天回家我都要经过差不多20多个路口,而每个路口都有至少一个非常非常亮的射灯,灯光的刺眼程度不亚于肉眼直视太阳。
223 0
开车太刺眼?华为超微光解决难题
|
人工智能 语音技术 双11
揭秘:小米做大家电背后的原因
小米大家电业务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核心战略又是什么?
6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