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变量系统自动初始化,局部变量必须让程序员初始化。
四种内存空间:
1.堆(heap):由程序员手动分配和释放,存放new出来的对象,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在程序结束时由系统回收,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由于堆是程序员管理的,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内存泄露的问题,内存泄露指已经分配的内存空间无法被系统回收也无法被继续使用。解决这个问题,C++可以使用智能指针对象去指向分配的内存,在对象析构时释放内存防止内存泄露。在JAVA中由于有垃圾回收期,因此可以不用担心内存泄露的问题。(但java还是会存在内存泄露,什么样的情况下java会发生内存泄露?java中内存泄露的对象特点是:1.对象可达,2.对象无用,这些对象因为可达,因此不会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但又会一直占用内存,java中不可达的对象都会被系统回收。java中内存泄露的情况: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例如一个全局变量持有了局部对象的引用,或者成员对象持有了成员函数中局部对象的引用。
2.栈:由编译器自动分配自动释放,用于存放局部变量和参数,栈内的对象先进后出,所以先创建的对象会后析构。栈由于是编译器自动管理的,所以栈内的对象不会存在内存泄露问题。
3.常量区:存放常量字符串,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静态变量区: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这些对在在程序运行期间都存在。全局对象会在main函数之前进行初始化,如果希望想在main函数执行之前进行一些操作的话,可以将操作写在全局对象的构造函数里。静态变量在程序中只执行一次初始化,分成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开始进行初始化,并且不会像其他局部变量那样,随着函数的结束而被回收,静态变量的生命周期是很程序一致的。而静态全局变量则表示该变量只在本文件中使用
六种存储区域:
从逻辑层面(操作系统)把数据分成不同的段(不同的区域)来存储:
一、代码段(codesegment/textsegment):放代码的又称文本段,用来存放指令,运行代码的一块内存空间此空间大小在代码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内存空间一般属于只读,某些架构的代码也允许可写在代码段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只读的常数变量,例如字符串常量等。
二、数据段(datasegment):初始化了的可读可写存储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初始化的static变量数据段中数据的生存期是随程序持续性(随进程持续性)随进程持续性:进程创建就存在,进程死亡就消失
三、bss段(bsssegment):未初始化的可读可写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static变量bss段中数据的生存期随进程持续性bss段中的数据一般默认为0
四、rodata段:放常量只读数据比如printf语句中的格式字符串和开关语句的跳转表。也就是所说的常量区。例如,全局作用域中的 const int ival = 10,ival存放在.rodata段;再如,函数部作用域中的printf(“Hello world %d\n”, c);语句中的格式字符串"Hello world %d\n",也存在.rodata段。
五、栈(stack):可读可写存存储的是函数或代码码中的局部变量(非static变量)栈的生存期随代码块持续性,代码块运行就给你分配空间,代码块结束,就自动回收空间
六、堆(heap):可读可写存储的是程序运行期间动态分配的 malloc/realloc的空间堆的生存期随进程持续性,从malloc/realloc 到free一直存在
基础类型:
8种基本类型默认初始化的值:基础类型只占一块内存。
引用类型:
JAVA中除了基本类型之外的变量类型都称为引用类型。引用类型占两块内存
一块是放指针在栈里,一块放指针指向的东西在堆里。
JAVA中的对象都是通过引用对其操作的,对象名也叫引用名,所有的引用类型都是指针。